時隔5年之后,北京再度遭遇沙塵暴天氣,有關部門發布預測稱整個3月份最多將有12天是沙塵日。這一情況很快引發了各路外國媒體的關注,出現了許多不懷好意的報道,但事實上此次沙塵暴是源自于蒙古國境內的特大沙塵暴。
外媒高度“關注”
一直以來都有一些西方媒體都十分“關心”我國的環境問題,試圖就這個問題建立一個道德制高點詆毀我國的環境治理能力。
但事實上,我國北部各地多年以來一直在積極進行防沙造林工作,據新華社消息,“十三五”以來我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80萬公頃,植被覆蓋面積增加了200多萬公頃,前赴后繼的工作者用雙手為祖國撐起了一把巨大的綠色保護傘。
得益于這些努力,2000年以來我國的沙塵災害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緩解。但那些一直“關注”我國環境的西方媒體對這些環境治理成果視而不見,反而對一些偶爾會出現的惡劣天氣抓住不放。
約1個月之前,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北京記錄到了創紀錄的高溫,其他一些媒體的有關報道也接踵而至。而此次沙塵暴出現之后,英國路透社和一些美國媒體更是“如獲至寶”,紛紛開始渲染北京的天氣問題。今日印度網在轉載路透社的報道時,更是用上了“全城變黃”和“恐怖場景”等字眼。
這些媒體并非不知道此次沙塵天氣源于蒙古國的強烈沙暴,但在報道之中卻在盡量避免提到蒙古國,只是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提到蒙古國同樣在經歷嚴重的沙暴天氣。
來自蒙古國的沙暴
而事實上,此次北京遭遇的沙暴恰恰是源于蒙古國。據《環球時報》報道,3月14日晚,蒙古國肯特、南戈壁和中戈壁等多個地區都遭遇了強烈的沙塵暴襲擊,風速達到每秒20米,陣風每秒30~34米。目前此次沙暴已經在蒙古國造成了9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4歲兒童。另外還有,81人失蹤,部分地區電力中斷,上千頭牲畜受損。
禍不單行,伴隨強沙塵暴來到蒙古國的還有暴風雪天氣。目前蒙古國及其國內各地方政府已經積極派出人員進行搜救工作,截至15日上午9時已有近500人成功獲救。
《環球時報》稱,受氣流影響,沙塵暴逐步南下,并于15日凌晨抵達北京,將繼續影響其南部地區。中央氣象臺預測,此次沙塵暴預計將持續一天,新疆、甘肅、內蒙古、河北和黑龍江等12個省區市都將受到影響。
蒙古國國土大部分被草原覆蓋,本就不太利于抵御沙塵暴,而且牧民數目增加,草原的面積還有所減少。再加上蒙古國采礦業的不斷發展,土地荒漠化進一步加劇。此次強沙塵暴的出現與這兩大因素之間同樣存在著很強的聯系,但無論如何這都不應該是外媒抹黑中國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