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協“科學家故事舞臺劇推廣行動”支持、西南大學傾力打造的原創話劇《袁隆平》迎來首演。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辛業蕓、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王松光、重慶市科協副主席馮綱等嘉賓與該校師生代表近千人共同見證這場科學與藝術交融的致敬。
該劇以袁隆平院士的科研人生為主線,創造性地采用“校友演校友,學弟演學長”的演繹形式。舞臺上,西南大學師生以沉浸式藝術手法,生動再現了袁隆平求學西南農學院、立下“禾下乘涼夢”初心、田間地頭躬耕不輟等關鍵人生場景。
全劇以晚年袁隆平回望為敘事框架,通過十一幕精華場景串聯其一生。“土地會告訴你答案”,重現青年袁隆平受恩師啟迪,勇破“水稻無雜種優勢”理論堅冰;“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展現其與同窗吳明珠等科技報國的赤子情懷;“一家人永遠不分開”刻畫秧苗被毀后奮力搶救三缽不育株的感人堅守。
據悉,劇本歷經六輪深度打磨,依托扎實校史檔案、院士自傳及真實事跡。演員團隊由在校學生與青年教師組成,40余名師生從千余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每一句臺詞都承載著學長的精神重量,激勵我們追尋真理。”飾演青年袁隆平的學生動情地表示。
西南大學有關負責人介紹,首演后將啟動“禾下夢·青年行”巡演計劃。該劇將走進高校與社會場館,并創新采用“話劇+研討”“舞臺+稻田”等形式開展公益演出,旨在讓科學家精神的種子借助舞臺的力量,引領新時代青年在科技報國路上堅定前行。
劇中,袁隆平與同事在試驗田探尋天然雄性不育稻。學校供圖
劇中,袁隆平負責的雜交水稻研究項目獲得驗收組支持。學校供圖
作者:楊國良 雷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