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ydtpl"><meter id="ydtpl"><bdo id="ydtpl"></bdo></meter></label>
    <label id="ydtpl"><meter id="ydtpl"></meter></label><span id="ydtpl"><optgroup id="ydtpl"><xmp id="ydtpl"></xmp></optgroup></span>

      1. <li id="ydtpl"><mark id="ydtpl"><strong id="ydtpl"></strong></mark></li>

        <thead id="ydtpl"><optgroup id="ydtpl"></optgroup></thea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今日作家
        投稿

        岱崮采風記

        2024-02-24 08:19:26 來源:今日報道網 作者:祁云奎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u=1253482316,3758265877&fm=253&fmt=auto&app=138&(資料圖)

         岱崮是八百里沂蒙山腹地的一個美麗小鎮,地處濟南、臨沂和淄博三市交界處。由于岱崮境內的山峰基本都是圓頂,因此有“沂蒙七十二崮,三十六崮在 岱崮”之說。此話雖無從考證,但境內多“崮”卻是事實。

         去年仲秋時節,筆者從泉城濟南出發驅車320多里,來到期待已久的“岱崮地貌”標志性區域岱崮鎮,參加了一次“百名作家寫岱崮”文學采風活動。

         車到地方,一打開車門,我立刻就被一種豐收的味道包圍了。

         因為激動,曾經向往已久的心情,突然不知被什么東西卡住了,一時竟找不到一句合適的詞語來形容。此時,只有“崮秀天下,世外桃源”八個字,一遍遍從心底掠過。

         那一刻,我感覺整個空氣都是甜的,一縷縷,一陣陣,聚攏開來,隨風沖擊著你的嗅覺,鉆入你的心里。這種香甜來自山間果園,來自田野里的莊稼,忽濃忽淡,忽遠忽近,時聚時散,卻很有誘惑性,置身其中,讓你無法抗拒。如果只是走到某個地方才有,大多不會引起注意。但是,當一個鎮和轄區40多個小山村都被這種香味覆蓋的時候,就有了一種壯闊與氣勢。

         登上梭頭崮頂的“崮上草原”,當地村民指著遠處層巒疊翠的幾座山頭介紹說,這些戴著圓頂“帽子”的山,就叫“崮”。據史書記載,在遠古時期,由于地殼運動和地層斷裂形成,這些山峰頂部大多呈圓形,山頂平展開闊,峰巔四周峭壁陡立,像斧劈刀削一般,蔚為壯觀。

         在梭頭崮對面,有一南一北兩座帶“崮”的山相連,看上去就像兩個手挽手的兄弟。據說登上此崮能遠眺泰山,故此被稱為望岱崮,后來被當地老百姓演繹為岱崮,岱崮的名字由此而來。

        0c0e-6e6c19edcbe92e30fca0800440337c84.png

         在岱崮鎮方圓18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屹立著山勢各異的崮山奇峰30多座,富集了崮、山川、河流、溝壑、梯田、盆地等豐富壯美的自然景觀,成為我國繼“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巖地貌”“張家界地貌”之后的“世界第五大地貌”。這些崮大多以山形取名,如南岱崮,北岱崮,盧崮,龍須崮,臥龍崮,大崮,小崮,板崮,甕崮,油簍崮,梭頭崮、玉泉崮,撥錘子崮,獐子崮、安平崮、蓮花崮、神佛崮、石人崮,蝎子崮,鏊子崮等。崮的名字雖質樸,卻形神兼備,一目了然,寄托著人們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2019年,岱崮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地貌景觀旅游景區”。2021年,“岱崮地貌”榮登“中國郵票”,成為一張獨具特色的“國家名片”。

         在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這里曾經是“英雄岱崮連”一戰成名的地方,是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打響的地方,是涌現過英雄的“沂蒙紅嫂”“沂蒙母親”“沂蒙六姐妹”的地方,是最后的一碗米用來做軍糧,最后的一尺布用來做軍裝,最后的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去戰場“沂蒙精神”誕生的地方,是唱著《沂蒙山小調》迎接勝利曙光的地方……1943年11月,4000余名日偽軍瘋狂進犯我沂蒙山根據地。魯中軍區十一團三營八連奉命駐守岱崮,掩護主力部隊轉移。經過15天浴血奮戰,八連93名勇士依托山崮天險, 打退敵人90多次猛烈進攻,成功掩護主力部隊突出包圍圈。此次戰役共斃傷日偽軍300余人,八連傷7人、犧牲2人,創下了抗日戰爭時期我軍以少勝多的戰例,八連也由此被授予“英雄岱崮連”光榮稱號。

         想到這里,我隨即寫下幾行詩句,以表達對英烈們的崇敬之情:“多少年過去了∕沂蒙山的那場大雪∕仿佛還在我的腦海里下著∕婦女們義無反顧∕跳到冰冷刺骨的河水之中∕她們用肩膀和門板搭成人橋∕把部隊送過河∕把希望送過河∕同時也把一個即將誕生的新中國送過河”。

         如今,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岱崮鎮,每一寸土地,都經過血與火的洗禮,都富含紅色基因,這是新時代革命老區走向富裕和繁榮的精神酵素。

        u=4184996844,1034281904&fm=253&fmt=auto&app=138&

         “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云繞山間,一片片梯田一層層綠,一陣陣歌聲隨風傳……”正像歌聲里唱的那樣,在這里,一座崮就是一個果園,一道山谷就是一個果園,一個村莊就是一個果園。岱崮鎮一位干部介紹說,經過多年的努力,到目前全鎮已建成“岱崮蜜桃”種植基地10萬畝,年生產蜜桃2.6億公斤,岱崮鎮也因此獲評“中華蜜桃第一鎮”、“中國最美小鎮”、“中國最美旅游鄉鎮”等美稱。

         走在這里的角角落落,你會發現,不管是山上山下的果園,還是路邊寬敞的批發市場,到處都有岱崮人忙碌的身影。每時每刻,都有標記岱崮地理標志的“中華蜜桃”在采摘、分揀、封裝、裝車,從這里走出大山,發往全國各地……

         采風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發現的過程。在岱崮采風期間,有一種現象,更準確地說是一群人,一直像謎一樣吸引著我,牽動著我。在他們身上,那些散發著靈魂香味的故事,讓我心生敬佩與感動。

         38年前,一位叫公茂田的岱崮人毅然放棄城市生活,與妻子一起回鄉創業。他們一頭扎進一片叫獐子崮的荒山,修路、架電、打井、種樹、改良品種……幾十年后,他果真在“青石板上”造出了“綠洲”,造出了“花海”,造出了“人間樂園”。昔日荒山野嶺變成了千畝果園、滿山花海,種滿了蜜桃、杏、梨子等應季的水果,此舉不僅拓寬了當地老百姓的致富路,也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一個縮影。

         8d5494eef01f3a297929548a1afab73d5e607cf8.webp.jpg公茂田老人在實現他獐子崮的“生態藍圖”夢

         如今,公茂田老人雖已年屆七十,卻“壯心不已”,他仍在繼續規劃著獐子崮的“生態藍圖”。他立下誓言,要在有生之年,在岱崮建設采摘園、五谷道場、沂蒙精神展示館、自駕營地等,用“美麗經濟”造福父老鄉親。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中這兩句心靈追問,曾道出了多少牽掛和參與家鄉發展事業者的心聲。他們早年通過考學或參軍走出岱崮的大山,去了城市工作、定居。走過幾十年的光陰之后,他們中很多人已成為教授、學者、作家、官員,但他們卻時刻關注家鄉的每一處變化,希望有機會為家鄉做些貢獻。

         王均鎮老人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

         退休之前,王均鎮曾擔任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主席,是國家一級作家、著名詩人。在此期間,他曾多次召集省內外作家們來岱崮鎮開展文學采風活動,以文學的形式推介自己的家鄉。在他的多方奔走下,丁再獻,張弛,李存修,李遠勝,葛玉琴,張義豐,柴大勇、劉鳳君等眾位旅游文化、規劃設計、地質研究專家學者也紛至沓來,成為岱崮地貌旅游開發的早期發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

        微信圖片_20240224072852.jpg 王均鎮老人成為研究蜜蜂的專家

         從省作家協會退休后,王均鎮告老還鄉,回到老家岱崮鎮燕窩村養起了蜜蜂,過上了自然養生的田園生活。他決定養蜜蜂,可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從他祖輩那時起,他家就是遠近有名的“養蜂世家”,祖傳技藝加上他的一個夢想,就是他養蜂的底氣所在。

         燕窩村地處“岱崮三十六崮”之一的臥龍崮腳下,山上山下長滿果樹,村前村后泉水叮咚,溪流潺潺。村邊燕龍河常年淌水,清澈的河水中游著似乎永遠也長不大的魚蝦。成群結隊的水鳥,或飛翔于水面,或棲居于河兩岸的樹林里,一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王均鎮老人介紹說,每年春天3、4月份,這里簡直就是一片花的海洋。最早開的是杏花,接著是桃花、梨花、山楂花、蘋果花、槐花、棗花等,它們互不相讓,撒著歡兒地開放,使整個岱崮鎮都沉沒其中,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不僅如此,這里還是中藥材的天然寶庫,伴隨著各種果樹開花,那些藏在山草叢中的中藥材,如蒲公英、茵陳、黨參、柴胡、遠志草、荊蒿、野百合、益母草、野山韭、酸棗、山菊花等,也像故意湊熱鬧似的你爭我搶,競相開放。然而,就在這場“開花大賽”進行得轟轟烈烈、高潮迭起的時候,岱崮的山間四野卻靜得出奇,靜得讓你能聽得到草叢中螞蚱或蟈蟈振翅的聲音,聽得到蜜蜂對花朵私語的聲音,還能聽得到羊群吃草的聲音。站在這里,讓人如臨仙境……

        69561daf-f3b4-4910-930c-d172c23d27d6.jpg

         “單就開花的數量和花期來說,很少有一個地方的果樹和植物,能跟岱崮比!”王均鎮老人自豪地說。在岱崮,一年四季都是人間樂園:春天是一個山上山下開滿鮮花的花園,夏天是一個泉水叮咚、綠水青山的公園,秋天是一個果滿枝頭的果園,冬天是一個山舞銀蛇、白雪皚皚的雪園。

         王均鎮老人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在整個桃花盛開的季節,他一定會在燕窩村居住。因為,他喜歡靜靜地坐在宅院清風竹影下,看蜜蜂嗡嗡叫著、飛來飛去的采蜜狀態,喜歡守著滿院子的蜂箱看書、寫文章、吃飯、睡覺,喜歡讓那種馥郁芬芳順著窗子一股腦地灌進屋來的感覺。此時此刻,他寫出的文字是甜的,笑聲是甜的,就連做夢也都是甜的。

         有了如此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才有了王均鎮“家庭蜂場”釀出的純天然槐花蜜、棗花蜜、荊蒿蜜、百花蜜,才有了名聲在外的岱崮蜜桃、岱崮全羊湯、岱崮山韭花醬、岱崮山地小米、岱崮雜糧煎餅……

         一年中,王均鎮老人經常來往于岱崮與濟南之間,他把這樣的生活方式稱之為“換頻道”。在鄉下,他是一個追花奪蜜的養蜂人,每天關注蜂蜜的成色,讓養蜂和養生融為一體,經常與親朋好友分享食用蜂蜜、蜂王漿,蜂膠來調理身體的經驗。天冷了,他就把蜂箱交給家人管理,自己和老伴一起回到城市居住,同時也把積攢了一年的故事,講給城里人聽,希望有更多的人在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到岱崮去看看。這種“村城轉換”式的生活,便成了他退休后一種重要的養生方式。

         經過退休后這些年的不懈努力,現在,王均鎮老人的“養蜂規模”已達到幾十箱。家中小院盛不下的時候,他就把這些蜂箱放在門口的地頭堰邊,讓很多從大山里“投奔”而來的野生蜜蜂,在這里得到馴化,漸漸變得“樂不思蜀”起來。這樣的時刻,我不禁想起晚唐詩人羅隱的詩句“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了解王均鎮老人的鄉親說,他是一個熱愛家鄉的人。自從他榮歸故里養起了蜜蜂之后,村里就有很多鄉親跟隨他的腳步,也干起了養蜂的行當。養蜂的人多了,他就組織大家成立了崮鄉養蜂合作社,向他們傳授養蜂知識和經驗,還以自己的形象標識注冊了蜜蜂產品商標“崮仙翁”。

        be20e111b55642be9b7defb3e72e2e57.jpg

         有人說,王均鎮養蜂養得“成仙”了,所以給自己取了個“崮仙翁”的趣稱。事實上,這是他對自己的一種定位,也是一種提醒,提醒自己雖為歸隱田園的一介老人,但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回報家鄉的初心。所以,在養蜂合作社成立之初,他就跟鄉親們約定,不管到任何時候,都要生產真蜂蜜、純天然蜂蜜,都要守住良心底線,因為這是一塊千金難買的“金招牌”。

         堅守誠信的風尚會浸潤,也會像風一樣傳播開來,并且,越浸潤越有傳播力,岱崮也就越有吸引力。

         在采風活動期間,還有一個秘密他沒有說,但來過這里的生態專家都知道,他在養蜂的同時,實際上還在做著一件保護本土蜜蜂種群“中華蜜蜂”繁衍生息的“大事情”。

         從地形上來說,岱崮世界地質公園是一個天然的北方小盆地。這里群崮環抱,綠水環繞,崮秀峰奇,林海花潮,常年雨水充沛,一年72場澆花雨從不欠賬,使得空氣純凈而濕潤。如此藏風聚氣的風水寶地,也為野生蜜蜂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存空間。

         “從遠古到今天,這些野生蜜蜂一直都隱藏在岱崮大山深處的石洞里、懸崖峭壁上,以及密林深處的地壩里、古樹洞中,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王均鎮老人興致勃勃地介紹說,這些飛翔在百花叢中的小精靈,它們通過周而復始的采花、釀蜜過程,維護著大自然生態平衡,也為人們健康生活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營養物質。

         平時閑下來的時候,王均鎮老人喜歡翻山越嶺四處尋訪野生蜜蜂棲居地,認真觀察和研究它們的生活習性,然后做好記錄,寫成文章發表在報刊上,呼吁依法保護岱崮本土野生蜜蜂。他的這一善舉與建議,很快引起養蜂專家和眾多養蜂業人士的關注。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岱崮鎮獲批設立山東省第一個“國家級中華蜜蜂保護區”。

         這是岱崮的驕傲,也是王均鎮老人的夙愿。

         在即將結束此次采風活動的時候,我對王均鎮老人說,明年春天,我一定還會再來,痛痛快快地看一場,看岱崮被桃花盛開大潮包圍的樣子,看羊群在有崮的山坡上悠閑地“吃中草藥、喝山泉水、拉黃金顆粒”場景。當然,更要看他親手搖蜜,如何搖出晚年甜蜜生活的一招一式……

         回到濟南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我仍沉浸在此次采風活動的很多細節之中。采訪中,我挖掘了很多關于王均鎮老人養蜂的素材,這會不會把他的一些養蜂的秘密也給透露了出去?

         一想到這些,我內心就隱隱有了一些歉意。

         好在我2024年春天還會去岱崮采風。相信那時,王均鎮老人一定會告訴我答案。(作者:祁云奎 部分圖片取自網絡)

        責任編輯: 王薛灃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老阿姨哔哩哔哩b站肉片茄子芒果| 成年人午夜影院|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在线第一区二区三区|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夂女yin乱合集高h文|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无忧传媒视频免费观看入口| 久青草国产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高清不卡| 人妻18毛片a级毛片免费看| 福利体验区试看5次专区|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视| 美女被羞羞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香蕉| 91香蕉视频污污|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h视频在线免费| 天天看天天干天天操|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嫣嫣是女大生韩漫免费看|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新梅金瓶之爱奴1国语在线观看|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按摩xxxx全套| 不用付费的黄色软件|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精品国产av一二三四区| 国产va免费精品| 夜来香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老师和同学xxxx|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免费va欧美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