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山東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山東會堂隆重開幕。

山東省企業文化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文秋參加會議并就《加快推進我省工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加快國有企業混改步伐》《企業黨建文化建設》做了提案建言。
會議期間,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省企業文化學會副會長朱文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加快國有企業混改步伐。混改為企業帶來了發展新機遇,近年來,山東省把混改作為國企改革的突破口,混合所有制經濟規模不斷發展壯大。
“山東省對企業混改給予了大力支持,3年內‘混改’戶數、資產占比均將超過75%,資產證券化率達到70%以上。”朱文秋告訴記者,山東省混改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在混改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國企混改中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思想認識偏差、自身制約以及企業融合度不夠高三個方面。”朱文秋認為,國企掌握社會重要領域資源,但在混改中面臨體機制不活、加快釋放資源、資本以及削弱自身對國有資源、資產的掌控力等問題。他說,國企混改應通盤考慮,統籌謀劃,建立不同產權主體多元發展、互補互促、相互融合的新的產權配置結構和經濟形式。
對此,朱文秋建議,對于基礎性行業的國有企業混改應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主動改、積極合,堅持質量提升和社會效益并行的原則,對于發展勢頭、市場潛力、創新能力較成熟的民企以參股為主,應充分保留民營企業自身發展優勢,切莫出現“大魚吃小魚”、“ 行業壟斷”或“體制壟斷”現象,真正實現資源、價值的深度融合與高效發展。
朱文秋表示,混改不是簡單的企業之間的加減法,應將資源、人才、技術、管理等各方面領域匯聚創新,形成“酵母”效應,實現新的價值增長點和優勢互補的混合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