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天津市靜海區、河西區及濱海新區,圍繞醫療廢物和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等工作開展調研。他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醫療廢物處置相關環保工作,加快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利用處置和環境風險防范能力,確保高質量完成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及“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改革任務,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天津瀚洋匯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在靜海經濟開發區,負責全市16個行政區5000余家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31日上午,黃潤秋一行來到該公司,詢問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能力等情況,了解調度醫療廢物運輸車輛在線監控狀況,實地查看處置現場,詳細咨詢天津市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的產生量及處置情況。黃潤秋說,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內局部地區零星出現疫情,要毫不松懈抓緊抓實抓細醫療廢物處置相關環保工作,嚴格落實“兩個100%”要求,確保所有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和服務100%全覆蓋,醫療廢物、廢水及時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100%全落實。在保障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穩定運行的基礎上,切實提升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做到“應收盡收、應處盡處”。
天津濱海合佳威立雅環境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收集、貯存、處置危險廢物的企業,核準經營的危險廢物類別包括41大類。黃潤秋先后來到企業的焚燒車間、中控室及料坑臺,聽取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情況介紹,查看煙氣排放實時數據,向企業負責人詢問排污許可證核發及相關環保要求落實情況。他強調,危險廢物環境監管事關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要切實強化危險廢物全過程環境監管,著力加強信息化監管能力建設。要扎實推進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專項執法行動,組織開展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嚴厲打擊非法傾倒、收集、貯存、轉移、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等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相關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是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第一責任人,要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堅守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設施穩定運行和污染物達標排放“兩條底線”,實現企業發展和社會民生福祉雙贏。
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性舉措。自2017年實施以來取得顯著成效,預計到今年底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黃潤秋來到天津新能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調研了解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落實情況。據公司負責人介紹,近三年來,公司立足國內市場建立物資再生回收服務體系,積極主動轉型,擺脫了依靠進口廢舊金屬等固體廢物生產經營的被動局面,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綜合性資源再生類規模企業之一。黃潤秋對此表示肯定。他強調,提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為禁止洋垃圾入境創造了良好內部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保障,兩者是互相支撐、相互促進的。要堅定不移禁止洋垃圾入境,不折不扣落實既定目標任務,引導相關企業積極適應改革趨勢,主動調整發展方向,探索創新國內固體廢物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是從城市層面深化固體廢物綜合管理改革的有力抓手,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中新天津生態城自2019年入選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以來,在推行綠色生活方式、實施垃圾分類、加強智慧監管等方面取得許多有特色的實踐成果。調研期間,黃潤秋聽取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情況匯報,查看了垃圾分類電子監控等信息化系統。他強調,中新天津生態城要繼續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將“無廢城市”建設與高質量發展、城市高水平精細化管理緊密結合,繼續做好先行先試,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要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做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無廢城市”建設示范模式,為推動建設“無廢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連茂君,天津市副市長金湘軍陪同調研有關工作。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生態環境執法局主要負責同志,天津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