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都籠罩在新型肺炎的陰影下。但令人振奮的是,隨著醫療學者、科研人員等對病毒的研究,以及疫情的發展,很多好消息也相繼出現!
一、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國家注冊證書
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與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RT-PCR熒光探針法),28日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書。
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圖片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提供
該檢測試劑基于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信息,針對其特異性基因序列進行了雙靶標基因設計,同時加入了監控取樣過程、樣本提取及RT-PCR過程的內標基因,保證了檢測結果的特異性和準確性。同時配套RNA快速提取技術,樣本的處理只需一步操作,可在分鐘級完成樣本的裂解及核酸的釋放。
二、科研發現: 3種藥物對病毒有較好抑制作用
28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稱,該所研制出了用于研究的抗體檢測試紙;同時,該所與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聯合發現了在細胞層面上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有較好抑制作用的雷米迪維或倫地西韋、氯喹、利托那韋等三種“老藥物”。后續臨床使用正在走相關程序報批。
三、雷神山醫院病床增至1600張
目前,由中建三局承建的雷神山醫院項目一、二期總平面圖全部設計完成,醫護人員生活區平面建筑布局完成,醫技樓鋼結構圖紙初步成型。
來源:殷弘公司供圖
根據最新設計,雷神山醫院總建筑面積擴大至約6萬平方米。其中,醫療隔離區約51000平方米,病床增至約1600張; 醫護住宿區約9000平方米,可容納2000余名醫護人員。
四、李蘭娟院士:我們離擁有疫苗已經很近
2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透露,杭州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分離出了3株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株,它意味著我們離擁有疫苗已經很近了。
資料圖:李蘭娟 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
分離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毒株,相當于擁有了疫苗的種子株,把種子株培養,可以變成疫苗株,通過疫苗株就可以制備疫苗。
但制備疫苗要有個過程:真正拿到疫苗株可能還要一個月,檢查檢測等還要半個月,此外最少還要一個半月審批過程。
五、上海成功研制抗病毒噴劑
26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科研部門傳來好消息,科研團隊經不懈努力,研制出一款抗病毒噴劑,可用于應急病房職業防護,并順利通過倫理審查。首批抗病毒噴劑已送入該中心應急病房。
該噴劑直接通過喉嚨給藥,就可起到預防效果。由于該噴劑需要一定的生產工藝,無法在短期內大規模生產,目前只能供應給一線的醫護人員。
六、黃岡版“小湯山醫院”正式啟用
1月28日,黃岡版“小湯山醫院”——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啟用。當日晚,黃岡市中心醫院開始轉運發熱患者到該中心治療。
來源:黃岡日報
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是黃岡市中心醫院的新院區,之前主體工程、室內外裝飾裝修大部分完成,原計劃今年5月整體搬遷使用。24日,市委市政府緊急征用該中心,將其改造成1000多張床位的疫情隔離點。
山東醫療隊和市中心醫院部分醫護人員進駐大別山醫療中心,并于1月28日晚開始收治病人。
七、全國開通應急防疫物資綠色通道超1萬條
交通運輸部通報,截至1月27日24時,全國開通高速公路應急防疫物資綠色通道超過1萬道,客貨車運力儲備達9.1萬輛。
八、武漢米油豬肉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
據湖北省商務廳報告,近期,武漢市各大商超逾千家門店正常營業,大米、食用油、豬肉、雞蛋、瓶裝水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27日數據顯示,各大門店大米、食用油、豬肉、蔬菜的儲備分別為8萬噸、2萬噸、2萬噸和4.5萬噸,蔬菜搶購有所緩解。
湖北省宜昌市居民在超市選購商品。中新社記者 劉良偉 攝
九、天津首批病毒檢測試劑盒發往武漢
近日,天津首批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2019-nCoV病毒檢測試劑盒”,共計1萬人份已發往武漢。這些試劑盒經檢測合格后,將用于一線檢測。據介紹,生產企業目前試劑原材料供貨穩定,正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生產,計劃1月底前完成5萬人份的生產目標,全部無償提供給湖北等地。
十、已有6097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
據湖北市政府29日通報:截止目前,已有北京、上海等26個省、市、自治區,3支部隊醫院組織共計52支醫療隊、6097人積極支援湖北,現已按照醫院需求,分配到各定點醫療機構,積極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據統計,全國已經有廣東、浙江、山東、湖南、天津、江蘇、四川、上海8個省市,組建了第二批醫療隊(共1137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
希望有更多好消息傳來!
我們定能戰勝病魔!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