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省財政廳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貴州省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實施方案》,要求加強會計工作人員繼續教育工作,而《會計法》中也規定,每年要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工作,以提高其工作水平,所以更要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為了打造高素質的會計團隊提供有效保證。
“德”的再教育,筑牢防腐之堤。從事會計行業的人員每天都要與“錢”打交道,如果抵受不住侵蝕,放松思想上的防線,面對物欲橫流的社會,就會缺乏應有的清醒和理智,從而使自己在違紀違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可自拔,北京市東城區某離退休干部休養所原出納王某就是如此,通過假的銀行對賬單,模仿單位領導簽字,使用現金支票,把公款轉移到個人銀行賬戶,在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內侵吞、騙取公款達720余萬元,均被其個人奢侈消費、高檔生活揮霍一空,被開除公職,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罰金一百萬元人民幣。而導致王某出現違法犯罪行為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對其的政治教育、廉潔教育和警示教育等職業道德的教育。所以對會計人員加強道德教育非常重要,更能讓其忠于職守,愛崗敬業,刻苦鉆研,工作嚴謹,廉潔奉公,團結協作,謙虛謹慎。
“法”的再教育,規范工作流程。我國每年都有新的政策、法律法規出臺,如果不及時加強新的政策、法律法規學習和及時更新會計知識,勢必要落伍,不利于工作開展。會計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些同志法律法規意識淡薄,不學法,不懂法。導致不依法依規處理工作中的事情,無形中觸犯了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所以政策法規繼續教育,重點加強會計法規制度及其他相關法規制度的培訓,提高會計人員依法從事會計工作的能力。
“技”的再教育,提高工作效率。進入信息化時代,我們的工作也幾乎是信息化,而有些基層財務,從來沒接觸過財政財務知識,又不認真、積極、主動學習業務,碰到不懂的業務問題也不向前輩學習請教,要么自己想當然亂處理,要么就索性把問題擱置不管,長久以來,導致問題越留越多,越多越復雜,越復雜越弄不清楚,最后容易導致違紀違法問題。可見,加強履行崗位職責所必備的會計準則制度等專業知識、內部控制、會計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訓,對于提高會計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
作為基層財政的一員必須重視會計繼續教育工作,一是通過對會計理論、業務知識和技能訓練繼續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業務水平,才能更好的為黨委政府為人民服務。二是通過對政策法規、職業道德的學習培訓能夠讓基層財政人員學法、知法、懂法,才能更好的做到自覺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