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各級黨委要把‘三農’工作擺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當前,要在嚴格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全力組織春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保障夏糧豐收。”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上述重要指示,令人振聾發聵!
誠然,打好新冠肺炎攻堅戰、阻擊戰、總體戰,是當前工作的重心,任務艱巨,牽動14億人的心;特別是武漢人、湖北人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任務仍然異常艱巨,一點也不能掉以輕心。當前盡管疫情總體形勢向好,但拐點尚未到來,大家要堅決克服松懈麻痹疲勞思想,永葆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勁頭,堅決打贏防疫之戰。
但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馬列主義教導我們抓工作,要用全面、辯證、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發展、分析各地具體情況,各地應就疫情風險分區分級差異化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統籌兼顧,學會彈鋼琴,抓好各項工作。目前,對湖北省、北京市以外的地方依據疫情嚴重程度,以縣級為單位,將疫情劃分為低風險區域、中風險區域、高風險區域三類,采取相對應的工作策略,低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的策略,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中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策略,盡快有序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高風險地區實行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嚴格管控策略,要繼續集中精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此落實好中央精神,統籌抓好各項工作。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放眼農村,一個村、連片幾個村沒發現一例確診新冠肺炎,在外防輸入,內防止人員流動,做到不出村、不聚集、不串門的情況下,就要緊抓農時,以單戶單兵作戰為模式開展農業生產。春耕在即,農時緊迫。你誤莊稼一時,莊稼誤你一季。修剪茶葉,麥地除草,及時施肥;清溝排漬,送肥稻田,積極備耕,農民勤勞,順應農時,忙種不止。我們是農業大國,糧食生產是國人生活安定之本。誤抓春季農業生產,就要耽誤一家一戶一季一年吃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為啥國家提倡復工復產,庫存有限,國家統包有限,要永續發展,就得開展生產。糧食都只望進口,危險!因為,一要你手中有錢,二要別人有糧,三要人家愿賣,否則,就得卡住你脖子了,搞不好要喝西北風。推廣說來,農家養雞養豬養魚、開辦豬場雞場茶廠、聯辦苗圃果園山莊等等,要不要預防疫情之下緊盯季節,行動起來,開展生產?!這要考驗一方“諸侯”智慧領導,科學決策,推動生產。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舉個例子來說吧。最近,幾個負責防疫回訪街道社區居戶的同志議論:有類似居戶因兒女打工在縣城買了房子,一家春節前趕到縣城團聚,哪想發生疫情后,老兩口就不能回農村了,他倆老家在農村有幾聯房子,有片片茶葉、稻田、芋地,他強烈要求回農村耕種,季節不等人,可社區及其包保干部只是做人家工作居家防護“不予放行”。居戶著急:回老家也曉得居家隔離,生命重要;可耽誤種田地,一家下年吃啥。 對待任何事物都不能“一刀切”,在不影響防疫偉大斗爭情況下,就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處理問題。是呀,在大災大難大疫面前,要集中集結兵力,動員人民群眾,打攻擊站、阻擊戰、殲滅戰;一旦情況發生某些變化,就不應“僵化”,要區分情況,因勢而謀,科學決斷,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