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王”逆天改命的故事,遠比這場相差25歲的婚姻更加吸睛。
一段結婚視頻,讓鮮少出現在公眾視線中的“中國金王”陳景河迅速火遍了全網。
63歲的他,在發妻因病去世一年多后,迎娶了38歲的錢冰。視頻中,新娘子向他真情告白:“曾經我認為婚姻不是一個必需品,直到我遇到了陳先生,他讓我相信了愛情。我們想用一段婚姻來證明,真正的愛情是可以跨越和突破年齡界限的。”
·陳景河(右)與錢冰
這段相差25歲的婚姻被網友們戲稱為“商界楊翁戀”。但拋開人們對于二人年齡差的獵奇“吃瓜”心態,婚禮刷屏背后也是因為陳景河的履歷本身就足夠傳奇。
做地質勘探,他將一座貧礦“點石成金”變成500噸的金山;轉身成為企業家,他掌舵紫金礦業,成功坐擁“中國第一大金礦”。
如此逆天改命的故事,遠比這場婚禮更加吸睛。
“點石成金”
在某種程度上,陳景河的人生就映射著中國金礦發展史。
1957年,他出生在福建永定的一戶普通教師家庭。自幼喜歡玩石頭的他,中學時就成了有名的“地理通”。
21歲那年,他考入福州大學地質專業。大三暑假時,他在圖書館查古代地質,無意中看到《汀江府志》記載:“宋康定年間,紫金山盛產金,因名。”沒想到,這竟是他和紫金山結下不解之緣的開端。
畢業時,他被分配到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做工程師,任務就是去紫金山進行地質勘探。
·陳景河
紫金山雖被稱為“黃金寶地”,但遺憾的是,國家多次在此投入資金卻均未勘探出有價值的礦藏。
陳景河最初也不例外。可他沒有放棄,依然艱苦探索,甚至直接帶隊住進山上的破廟里。10年的風餐露宿,他終于在1983年底發現了一個437平方米的金礦區!
然而很快,一個壞消息擺在了眼前:經過詳細探測,此處銅礦儲量達116萬噸,金礦總儲量僅有5.45噸,被認為不值得開采。
紫金山被放棄。
陳景河偏不信邪。他是做技術出身的,憑借多年來在紫金山從事礦床勘查積累的豐富經驗,大膽推斷紫金山的金礦真實儲量被嚴重低估,可利用的金礦儲量可能達200噸以上。
1992年9月,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陳景河辭掉了體制內“鐵飯碗”,主動申請去紫金山金礦所在的上杭縣礦產公司(紫金礦業前身)出任總經理,開始對紫金山金礦進行開采。
·紫金山金礦
可以預見,開采工作步步艱辛。
彼時,很多專家評估,“南方潮濕多雨、紫金山地形險要,不適合采用堆浸工藝”。但如果按照設計院的設計,對紫金山礦床進行全泥氰化,開采預算總投資則高達2900萬元。
這在當時幾乎是天文數字——陳景河接手時,上杭縣礦產公司僅有351萬元總資產、76名職工,只能靠買賣零星礦產度日。
帶著團隊一番摸索,陳景河最終決定再大膽一把:選用專家不看好但是投資額低、生產成本也低的堆浸工藝。結果,他真的成功了。
之后,隨著礦業界的技術不斷提高,紫金山預計可開采的黃金儲量從原先預計的5.45噸漲至500噸。
一座被遺棄的礦山,在陳景河的不斷努力下,就此變成了金山。
“中國金王”的誕生
開發出一座金山的陳景河,不久后又迎來了一次機遇——
1994年,上杭縣政府決定減持紫金礦業的國有股份,拿出14%的國有股,讓職工參股。陳景河率先購入了原始股。
此后幾年間,他又向社會公開募股,直到2000年9月,紫金礦業順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從國企正式改制為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其間,陳景河帶領團隊不斷發展技術,使紫金山成為了中國單體礦山中采選規模最大、黃金產量最大、經濟效益最好的黃金礦山之一。
到改制完成時,高歌猛進的紫金礦業總資產已達6億,年營收4億,比8年前增長200倍,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5家金礦企業之一。
2003年,紫金礦業在港交所上市,成為首家境外上市的國內黃金生產企業。5年后,紫金礦業回歸A股登陸上交所。
一時間,陳景河風頭無兩。
不過,這一切并未讓陳景河心滿意足地停下腳步,而是早早開始了全球版圖的擴張。
2005年,紫金礦業開始在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蒙古、秘魯、緬甸等地投資項目。隨后的十幾年間,紫金礦業在世界各地擁有了8個在產礦山,其中包括銅礦、鋅礦和金礦。
據其官網介紹,公司目前的海外資源儲量和礦產品產量及利潤在集團占比均超過三分之一,已成為中國在海外控制黃金和有色金屬資源量、礦產品產量最多的企業之一。
經過20多年的發展,陳景河成功讓一個年凈利潤僅有3萬元的小企業,搖身一變成為市值超過1500億的礦業巨頭。與此同時,他也被外界推到了“中國金王”的寶座上。
截至2019年,紫金礦業保有金資源儲量1886.67噸,占國內總量14%;銅資源儲量5725.42萬噸,占國內總量50%。今年7月,紫金礦業在《財富》中國500強中,位列第77位。
陳景河實現了曾經的愿望:“騎著‘五龍’駕霧,伴著‘麒麟’入眠;多少汗水、多少艱辛,終于發現了我日思夜想的黃金!”
他和紫金礦業的故事完全可以濃縮為四個字:不可思議。
再婚不是唯一風波
如今,陳景河再婚,人們自然關心他背后的紫金礦業是否會受此影響。
根據紫金礦業半年報,今年7月底陳景河便將其持有的紫金礦業5100萬股A股股票以非交易過戶方式轉讓給了與發妻所生的兒子。按最新股價計算,這些股票價值約為3.1億元人民幣。
這個操作在當下,尤其是新任小嬌妻“真愛宣言”刷屏的情況下,自然引起了外界的諸多聯想與猜測。
其實,陳景河將股票轉給兒子并不令人意外。畢竟,他的成功離不開發妻賴金蓮的支持。
兩人是中學同班同學,成績都很好,彼此欣賞,互有好感。高二時,陳景河給賴金蓮寫了一首詩,隱晦地表達了愛慕之情,二人自此開始了青澀的戀愛,大學畢業后結婚。
婚后,賴金蓮一直支持著陳景河的事業,陪伴他經歷了風風雨雨,于2019年1月23日病逝。陳景河隨后在回憶愛妻的文章中寫道:“我目前能有一些成就,要歸功于金蓮對我毫無保留的支持和幫助,沒有她也許就沒有我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成果……”
·陳景河(右)與發妻。圖據微信公眾號“全球客家名人堂”,其回憶妻子的文章授權發布在該公眾號上。
事實上,陳景河再婚并非紫金礦業今年所經歷的頭一場風波。
作為中國礦業公司“走出去”的典范之一,紫金礦業今年還一度經歷海外“黑天鵝”事件。
4月份,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其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波格拉金礦項目,未獲得巴新政府特別采礦權延期申請。受此影響,紫金礦業在公告發布的次日股價暴跌超9%,僅僅一天就跌去近100億元。
好在,后續影響沒有那么大,紫金礦業A股和港股市場不久后開始一路上行。
現如今,人們關心的是“中國金王”再婚后,其子是否會接管紫金礦業?企業是否會受影響?礦業巨頭未來將走向何方?
而一切疑問,都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