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發性肝癌是占據全球疾病死亡率第二的惡性癌癥,其危險程度僅次于肺癌。根據某年的數據顯示,我國的肝癌死亡率和發病率占據全球的半壁江山,計算顯示每60多秒就會有一人確診,而每70多秒就會有人因此喪失生命。
肝癌的早期癥狀不明顯。與很多癌癥類似,在早期的肝癌發生階段時,被癌細胞侵染的器官依然能夠堅持著正常工作,即使只剩下四分之一的肝臟,在癌癥早期也能夠運行。因此極難從外表發現有人患上了早期肝癌。那么肝癌為何被稱為“癌中之王”呢?有多么嚴重,哪些人需要格外警惕肝癌呢?這4個健康常識需好好了解。
一、肝癌的危險體現在哪里?
肝癌的惡性程度極高,而且在患病條件下的患者存活于世的時間也普遍比較短。被確診為中晚期的患者少則存活不到一個月,多則通常在半年時間左右。網上所流傳的存活了幾十年的患者,一般不是早期患者就是忽略不計的極少數的個例。并且肝癌還缺乏早期的癥狀表現,幾乎沒有可以察覺的征兆。當患者皮膚發黑、身體開始消瘦的時候,往往已經是中晚期的表現了。而且肝癌還極容易轉移,在肝臟內部的轉移導致了早期肝癌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從局部到全面的傳播。
二、肝癌的痛苦程度有多大?
肝癌的晚期癥狀會出現諸如腹脹、出血和并發癥的多種情況,在施加給患者痛苦的同時奪取他們的性命。肝癌患者大多會同時患有嚴重的肝硬化癥狀,肝功能受損嚴重,無法排出的腹水會引發腹腔積液,引起嚴重的腹脹。同時會伴有大出血、便血和嘔血的情況發生,腫瘤破裂時患者會有強烈的劇痛和高度的生命危險。除上述以外,還有行為錯亂、認知障礙和口齒不清的癥狀發生,意識模糊,出現昏迷和嗜睡的現象。
三、有哪些高危人群需要警惕?
以下的幾類人群,更容易患上肝癌。
1.慢性肝炎和肝炎病毒攜帶者。
2.肝硬化的臨床診斷者。
3.有過肝癌家族史的人。
4.50歲以上女性和40歲以上男性。
5.長期攝入酒精的人群和糖尿病人群。
前三類人群需要每隔六個月做一次腹部B超和甲胎蛋白檢測,第四類和第五類人群不需要每隔六個月去一次醫院,但是專家建議最好的檢查時間是每隔一年進行一次。
四、哪些不良習慣會引發原發性肝癌呢?
1.長期酗酒。每天攝入過量的酒精可能不會導致肝癌的發生,但是肝硬化、肝炎都會爭先恐后地找上這些人,而很大一部分肝癌患者都有慢性肝病史。
2.食用發霉食物。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需要避免食用發霉的食物。發霉的食物很有可能含有黃曲霉素,這種物質的攝入會極大增加肝癌誘發的風險。
除了注意規避上述情況外,主動養成多吃蔬菜水果的習慣,多攝入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會有效增加身體抵抗力,幫助人們抵御肝癌的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