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助力基層疫情防控萬里行”活動在廣州啟動,鐘南山院士現場解答春節期間基層疫情防控的相關問題。
注射了新冠疫苗不用戴口罩?鐘南山:答案是否定的
有記者提問,注射了疫苗是否就不用戴口罩了?鐘南山表示,答案是否定的,中國的疫苗主要是全病毒滅活疫苗,它安全性非常好,對它的作用評估的話,一般注射第一劑以后出現抗體了,這個抗體大概也就是60%、70%,第二劑注射完14天以后,它的抗體水平能夠達到保護接近90%。疫苗打完起碼兩到三周以后才有抗體,在注射疫苗和產生抗體的間隙,仍有感染風險,也要注意個人防護。
感染者無癥狀也有明顯的傳染性 農村地區現在是疫情的重中之重
鐘南山表示,農村地區現在是疫情的重中之重,從最近發病的情況看起來,60%到70%的疫情發生在農村。
鐘南山表示,很多農村基層普通老百姓都以為,感染新冠病毒就會有很嚴重的癥狀,就必須要住院,所以當他有簡單癥狀時,比如頭疼腦熱時并不引起重視,以為是流感吃點藥就抗過去了。但實際上大多數新冠肺炎患者都是輕癥的,甚至很多是無癥狀患者。因為新冠病毒的傳播率很強,因此生病后不就醫而是硬扛,最終就回導致耽誤了自己,傳染了他人。
鐘南山提醒,對于農村地區的防疫,還要村醫有警惕性,不要有人來看病,就給吃點退燒藥、中藥就行了。一但患者有頭疼、嗓子疼,或者是發燒、非常疲勞的癥狀,就必須要求患者做核酸檢測。
鐘南山指出,希望解決老百姓核酸檢測不方便的問題。有的農村全村人集合坐著大巴到縣城去檢測,既花費時間又容易交叉感染,應采用移動車到村里應檢盡檢,不要讓老百姓興師動眾,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科技體現。
新冠肺炎有一個特點跟SARS不一樣,就是即便感染了病毒也可能沒有癥狀,但沒癥狀也有明顯的傳染性。因此春節期間,在農村的老百姓一定要:1、少串門、少聚會;2、不舒服一定要去看病,不要等病情厲害了再看;3、及時做核酸檢查。
不認為核酸轉陽病例有很強的傳染性
近期有一些地區出現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康復后,核酸檢測轉陽的情況。對此,鐘南山表示不認為轉陽病例有很強的威脅、很強的傳染性,可能這些病例有核酸片段的殘余。但有核酸片段的殘余不等于有活病毒,很少看到核酸轉陽性還會傳染別人。
中國疫苗安全性較高 產生抗體至少維持半年以上
鐘南山表示,中國疫苗安全性較高,產生抗體至少維持半年以上。
鐘南山說,疫苗臨床試驗有效性數據有差別,在于不同的標準。不管是科興還是國藥疫苗,我們一期和二期試驗在中國做好了,但三期試驗沒有地方做,因為中國患者不多,所以我們需要花很大時間跟有疫情的國家做談判做三期試驗,一些國家想要自己做,這樣不同國家標準差別就很大,我們要經受更多考驗。比如有些國家大量注射的是醫護人員,這些人群本身就有很大感染風險,所以現在有不同的有效性數據出來。
鐘南山說,中國疫苗,從一開始打到目前7個月,快8個月了,抗體還維持在90%的水平。疫苗最重要還是安全性,全滅活疫苗的安全性可靠性比較高。輕癥的一般副反應是十萬分之六,就是打完有些發燒,胳膊有些疼,重癥的是百萬分之一。我們平常打流感疫苗也有百萬分之三。打所有的疫苗都會有不良反應,100%沒反應是不可能的。國藥和科興這兩款中國疫苗,已經在全世界接種了2000多萬人。
病毒變異為何導致傳染性變強?
鐘南山院士31日表示,現在病毒最關鍵的突變,是發生在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部位,這容易使得病毒感染人的門打得更開一些,使得病毒容易侵入機體致病,這是新冠病毒傳染性變得更強的原因。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追蹤變異的病毒,另外也要考慮病毒變異后,采用什么樣的病毒株來做疫苗。有沒有可能新冠病毒的毒性慢慢有所變化,會否變成類似流感一樣,每年都變化?每年我們用的流感疫苗,都是由WHO來預測明年有可能的三種病毒株,再來做疫苗。以后新冠病毒會否也是這樣,我們要緊密追蹤。
當前疫情防控面臨病例散發、病毒變種等新挑戰
鐘南山院士在“廣州實驗室科技助力基層疫情防控萬里行”啟動活動上說,現在我們又遇到了第二個挑戰,一個是病例散發的,在農村的傳播,還有遇到了幾個病毒變種,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挑戰。我們最近對疫苗效果也進行了深入研究,這都是非常亟待解決的。隨著病人減少,環境改善,一些地方一定程度上就放松了警惕。現在為什么有些地區,散發的、局部性的傳播厲害,我們要好好思考。馬上要春節了,我們要以時不我待的態度抓緊做好科學研究。
全球疫情形勢能否好轉要看2月份和3月份
鐘南山表示,現在有更多國家在接種疫苗,隨著疫苗接種增多,新冠患病情況將會改善。疫情形勢能否好轉,要看2月份和3月份。在強化管理之外,疫苗接種不管是一劑還是兩劑,都起碼要兩到三周后,產生了抗體才有比較明顯的保護作用。大約到3月份以后,我們將能看到全球疫情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