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山東省儒學發展促進會儒風新生活項目發布會暨儒風小鎮啟動儀式在曲阜舉行。

山東省儒學發展促進會會長李長明,曲阜師范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山東省儒學發展促進會副會長生濤,阜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楊同強,阜橋街道黨工委委員謝娜,儒風新生活委員會執行主任、棗莊仁和院長仇友學,濟寧軍創園園長、儒風新生活委員會秘書長韓彥亮,今日報道網總編王寧以及傳統文化愛好者共同參加活動。

李長明在致辭中表示,儒風新生活是山東省儒學發展促進會推出的重要項目,儒風新生活以九進為目標,將儒學與“黨建、校園、社區、鄉村、軍創、鵲橋、康養、監獄、戒毒”相融合,是深入實施百姓儒學、鄉村儒學的重要舉措,以文化助力經濟發展,以文化人,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今年以來,山東省儒學發展促進會陸續提出了多項重要合作計劃,合作內容涵蓋文化、經濟、新媒體等多領域,其中有儒學講堂新推廣計劃;山東省儒學發展促進會儒商企業家俱樂部合作計劃;由山東省儒學發展促進會為主導,多家央企、國企、民企參與籌備成立的山東省儒商發展促進會(籌);全媒體運營師、網絡視聽主播培訓計劃;倡導全民參與的儒風新生活計劃;關注食品安全的食安山東齊魯行等等,我會推出這一系列的重大舉措,能有效促進建設相關產業合作共融、抱團發展的新平臺。我會還開展積極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開啟了“助農惠民·城鄉互動”雙向發展模式,通過深入調研,挖掘了一大批農業科技項目,如具有極大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蟾蜍養殖項目,希望通過這類項目引入和科技指導,帶領鄉親們發家致富振興鄉村。同時,我們也殷切期望各屆朋友,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山東省儒學發展促進會各項工作,讓我們攜手合作,共創輝煌燦爛的明天!

李長明與楊同強共同為全國首家儒風小鎮揭牌,預示著儒風小鎮項目正式啟動。
楊同強表示,儒學走進各級黨委、政府、機關、社區、學校、國企等。我們要因地制宜、融合發展,將儒學講堂、儒風新生活融入當地“傳統節慶”、“民間風俗”、“禮樂傳習”、“全民閱讀”、“尊賢祭祖”、“家教家風”、“四德建設”等文化事業發展和群眾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使之服務于現代社會治理、社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一帶一路”戰略文化走出去等豐富實踐活動之中。大力提倡回歸傳統文化的今天,弘揚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讓儒學落地實踐百姓生活,創造儒風新生活。阜橋街道堅持以改善社會民生,提升服務品質,促進平安和諧為重點,傾心打造陽光惠民工程,把有限的財力優先向民生傾斜,盡心盡力推進民生事業發展,積極探索利民、惠民新辦法。辦群眾之所需。始終踐行執政為民宗旨,傾力提升轄區居民幸福指數。精神文明的建設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儒風小鎮的先行先試。
山東省儒學發展促進會儒風新生活專委會秘書長韓彥亮作儒風新生活項目說明會,他表示,弘揚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著眼于文化復興的高度,始發于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的初心,由此誕生了一批重點文化工程項目,“儒風新生活”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儒風新生活”是中國教育學會立項課題工程,旨在堅持“兩個結合”,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推動儒學思想精華生活化、民俗化,探索打造與中國道路相匹配、與中國歷史文化傳統可對接的東方倫理型生活方式等重大時代課題,引領社會文明風尚,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山東省儒學發展促進會致力于儒風新生活的研究與實踐,儒潤齊魯,百姓儒學。儒風新生活扎實兩個基礎,重視兩個特殊群體,塑造一個人才智庫。兩個基礎:儒風系列實踐工程和儒學系列實效課題。儒風系列立項九進,黨建、校園、社區、鄉村、軍創、鵲橋、康養、監獄、戒毒;儒風系列實效課題研發標準:儒風太極、國禮、中醫、家和、非遺、書法、精典等課題,將標準化、體系化、系統化、認證化課題通過培養人才走進立項工程全心全意做好實踐服務。以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為指導,以儒家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品格、陶冶情操,打造“儒風新生活”綜合試驗區、特色示范區。項目重在人才,十年計劃中培養大量合格的儒學講師人才,頒發國標認證,線上權威查詢,采用培養、選拔、考評、簽約、有償返聘的方式。并將在全國范圍內掛牌標準儒學講堂,設置大量的儒風生活館。讓體系化的次第課題、系統化的時效營運、優秀傳統文化體驗式教學、精致型的軟件教材、產品等植入到百姓生活里去。我們誠摯的邀請社會各界精英翹楚,加入儒風新生活,共創美好未來!(孫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