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記者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全省公安機關“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全省各地針對停車需求較大的老舊小區、中小學校、醫院及大型商超等道路周邊劃定允許臨時停車路段2700余條,可停放車輛16.5萬余輛;排查備選道路350余條,可停放車輛2.5萬余輛。
據山東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政委劉福宏介紹,山東作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機動車保有量一直位于全國前列,截至目前,全省機動車保有量3047萬,機動車駕駛人數量3450萬,兩項數據均居全國第二。省公安廳始終把停車管理作為一項為群眾解難事、辦好事的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指導各地因地制宜、一路一策,深度挖掘道路資源,緩解城鎮老舊小區居民等“停車難”問題,為建設和諧宜居城市創造文明有序的停車環境。以點帶面,推廣經驗做法。
去年9月7日,山東省公安廳在濰坊召開全省城市停車管理現場推進會,推廣機關事業單位及企業錯時停車共享模式。目前,濟南、青島、淄博、聊城、日照、威海、德州等地市,已相繼出臺便利停車政策,有效破解城區老舊小區、 “醫圈”“商圈”“校圈”等停車“瓶頸”。因地制宜,合理劃定允許停車的路段時段。會同城建、城管部門深入調研城區老舊小區停車供需狀況和周邊道路條件、交通流量,全面摸排具備停車條件的支路。廣泛聽取街道、社區及居民的意見建議,合理劃定允許居民在夜間、周末和法定假期停車的路段、時段;在學校周邊施劃上、放學時段限時停車位,設置接送時段標志牌;在停車位供需矛盾突出的醫院、大型商超周邊,選擇具備條件的支路劃定允許夜間、周末、法定節假日停車路段。嚴格停車執法監管,打造干凈有序停車環境。實行動態交通“網格化”勤務和靜態交通“路長制”管理模式,對違停嚴重、治理難的路段,落實交警支隊、大隊、中隊負責同志承包責任制,一路一策開展整治。綜合運用民警巡邏、執法車攝錄、監控設備抓拍等多種手段,充分發揮協管員隊伍作用,及時查處違法停車行為,及時告知機動車所有人。宣傳引導先行,提升民眾文明出行意識。積極開展“文明交通行動計劃”,聯合文明辦組織開展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動,進行禮讓斑馬線、文明停車等主題宣傳,糾正“路邊、人行道停車合法”等其他違法停車行為的錯誤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