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早上,緬甸帕敢一處玉石礦場發生重大土方塌方災難,超過200多人瞬間被沖走,已經找到162具遇難者遺體,搜救工作已經暫停。
7月2日下午5時許,中國駐曼德勒總領館領事保護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華商報記者,尚未接獲有華人華僑、中國公民傷亡消息。
>>塌方現場
一名工人狂吼“快跑”,
但100多人瞬間就沒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7月2日早上6時30分許,緬甸帕敢會卡村發生高達1000英尺(約合305米)左右的土方塌方事故,超過200名個體玉礦拾撿者被沖走。
救援人員在搜救
塌方附近的目擊者說:“塌方像大潮水落下一樣,場面很恐怖,看到不少人在奮力逃離,但上百人未能及時逃出,被泥石流吞沒。”
據網絡上的塌方現場視頻顯示,當時所有工人皆在作業狀態,土石崩塌一瞬間,巨大塵土揚起,現場傳出陣陣驚呼,速度之快讓人無法反應。一名工人狂吼“快跑”,但100多人瞬間就沒了,淹沒在塵土中。待塌方之勢稍有緩和,救援人員立刻用挖掘機搜救并挖掘遇難者遺體。
挖掘機參與搜救
38歲礦工懷恩親眼目睹了這起事故。他說:“塌方發生時,人們開始大喊‘快跑,快跑!’但在一分鐘時間內,山下的所有人都消失了。有些人陷在泥里大喊救命,但沒人能幫助他們……”
>>停止救援
已找到162具遺體,
發生塌方礦區屬違規開采
緬甸消防局在臉書上寫道:“在暴雨之后,克欽邦附近的礦場出現塌方,許多礦工在一瞬間就被泥水淹沒,目前仍在緊急搶救中。”
緬甸警方表示,近日暴雨不斷造成土石松軟,才釀成巨大塌方災難,一波泥石流吞沒當時在作業的采礦人員。據稱,在7月1日,當地已發布警告要求雨后不得在當地作業,但仍有人無視警告冒險采礦。
已找到162具遇難者尸體
截至當地時間2日下午1點30分,已經找到162具遇難者遺體。因現場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為防止造成更大規模的傷亡,目前,搜救工作已經暫停。
緬甸社會救援組帕敢鎮區負責人郭杰表示:“我們聽說土方塌方,有很多人被沖走掩埋,我們立即展開了搜救工作。但因為下午塌方區域出現裂縫,有的地方還在塌方,救援工作面臨巨大的風險,因此決定暫停救援行動。”
救援人員找到一名遇難者遺體
因有安全隱患,救援行動已暫停
報道稱,緬甸資源與環境保護部已經于6月26日發布通知,要求自7月1日起至9月30日暫停克欽邦翡翠礦區采掘作業。所以,目前發生塌方的礦區應屬違規開采。
>>并非首次
今年已發生8次塌方,
每年約有300多人死亡
緬甸礦區塌方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據帕敢警方統計,自今年年初至6月1日,當地已發生8次塌方,造成15人死亡。
緬甸目前已進入雨季,但是今年帕敢礦區并未按往年慣例暫時關閉,為防止出現塌方,當地已建立監測通報機制。截至目前,帕敢合資開采的礦區有4個,私營礦區有636個,大部分都是非法開采。
據BBC報道,全球90%以上的玉石都來自緬甸。緬甸北部的帕敢由于翡翠儲量巨大,質量高,被稱為“翡翠之鄉”。帕敢不僅是全球知名的翡翠產地,也是緬甸最大的翡翠產地,每年產值達300億美元。
緬甸買家正在審視玉石
警方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帕敢地區的常駐個體玉礦拾撿者超過30萬人,每年約有300多人死亡。帕敢地區的塌方事故基本上每個月都在發生,尤其是雨季,塌方情況尤為嚴重頻繁。
>>中國領館
事發地區外籍人士禁入,
尚無華人華僑、中國公民傷亡消息
7月2日下午5時許,中國駐曼德勒總領館領事保護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華商報記者,目前該領館尚未接獲有華人華僑、中國公民傷亡消息。
該工作人員向華商報記者解釋稱,緬甸有多個區域均被當地政府列為外籍人士禁止進入區域,事發帕敢地區就是其中的“禁地”,進入帕敢地區需要經過當地移民局同意。因此,中國人很少去當地礦區挖掘。
該工作人員說,根據緬甸有關規定,將部分地區劃分為外籍人士禁止進入的區域,如違反規定,外籍人員進入這些禁區,可視情節判處6個月至5年的監禁,或罰款,或并罰。
此外,華商報記者也在中國外交部網站上看到特別提醒:“目前,緬甸有些地區為敏感地區,緬甸政府限制外國人進入,如出產玉石的帕敢和出產寶石的抹谷均為緬政府劃定的禁區,中國公民不要擅自前往。”
>>華人講述
帕敢有30多萬玉礦拾撿者,
“有的挖幾年都挖不到好玉”
7月2日下午,在緬甸仰光經營玉石生意的黃先生告訴華商報記者,塌方發生時被埋的200多人并非工人,應該是在礦山內挖翡翠毛料的民眾。
據黃先生介紹,帕敢玉石礦區內有來自緬甸各地的30多萬個體玉礦拾撿者,他們在廢棄的礦坑尋找毛料、挖掘玉石為生,夢想靠一塊好玉一夜致富,為了發財夢甚至不顧性命安危。大部分的礦山都是被有錢的富商承包了,基本上好的翡翠原石已經被開采出來運走了,剩下的那些都是經過篩選出來因為價格低廉而被扔掉的,當然,有時運氣不錯的話,他們也能撿漏那么幾塊賣給玉石商人。
“這全靠運氣,有的十天半個月就能挖到塊好玉,有的挖幾年都挖不到。我認識一個人,運氣那是真的好,在帕敢曾挖到幾塊好玉,發了財還娶了個漂亮媳婦,但是就是太貪心,去年又去挖,結果把命給挖沒了……”。黃先生說。
黃先生表示,在緬甸,礦區的開采時間是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4月,其他時間都是雨季,坑洞全部積水,加上氣候炎熱,玉礦開采環境惡劣,時有礦難發生,由于當地地形復雜,缺乏安全措施,特別是在雨季,塌方事故經常發生,去年4月的塌方就導致60多人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