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11月3日,北京市西城區啟動“紅墻先鋒工程”,推動全區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在西城區,以“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為核心內涵的“紅墻意識”鼓舞著每一個“紅墻衛士”,全區打造了“西城家園共建共治”“圓桌工作法”“陶然小哥”等70余個特色黨建品牌。“紅墻先鋒工程”是在現有基礎上梳理、整合優秀做法,同時著眼未來五年發展,搭建的以區級為統領,街道、社區逐層細化的黨建品牌體系。“目的是把零散、分散的黨建品牌嵌入體系,把成熟經驗進行復制推廣,同時激發新創意,孵化更多基層黨建品牌,服務屬地群眾。”相關負責人說。

在“紅墻先鋒工程”的街道黨建品牌中,大柵欄街道推出的“圓桌工作法”就是可復制、可推廣的代表。幾張小方桌拼成大“圓桌”,居民提問,大柵欄街道全響應負責人記錄。周圍,還坐著街道辦主任、城建科科長、物業負責人和社區黨委書記。在這張“圓桌”上,他們都是參會者,目的只有一個,解決百姓急難愁盼事。
“社區大事小情,我們心里的困惑,都愿意在這兒說,對口負責人都在一張桌前坐著,說完就管事兒。”張江萍是大柵欄街道大安瀾營社區廠甸11號院的老居民,自打2019年街道開始推行“圓桌工作法”以來,她已數次作為居民代表上會,直接把問題反映給能管這事的人,涉及老年餐桌、小區環境、周圍交通和社保卡等方面,同桌的參會者們不僅解釋情況、給出答案,還會提出合理化建議。

說是圓桌工作法,“圓桌”其實是虛擬,有時候在社區會議室開,有時候在社區小廣場的石桌旁開,有時就在居民樓下的空地上開。大家圍成一圈,有什么說什么。幾年來,大柵欄街道9個社區60個網格里,圓桌會議開了多場,解決的問題一個接一個。今年1至8月份,大柵欄街道接訴即辦平均成績排名全市第14名、核心區第一名。“圓桌工作法”作為優秀案例收入“接訴即辦改革案例庫”。
下一步,西城區將以推動實施“紅墻先鋒工程”為牽引,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全區黨的建設工作,實現黨的領導更加有力、組織體系更加優化、發展效能更加突出、基層基礎更加牢固,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