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再獻先生在暢談東夷文化和骨刻文書法藝術
丁先生自幼酷愛詩詞、書法,受教于孫軼青、歐陽中石、蔣維崧、魏啟后諸先生,被收入中國書法家協會主編的《當代中國書法名人辭典》和山東書協主編的《當代山東書法家辭典》。首先系統破譯出東夷骨刻文字、始創了骨刻文字書法藝術、發表了大量東夷文化論著,被媒體和業界譽為骨刻文字系統破譯者、骨刻文書法藝術創始人。
社會職務:
現任:山東省旅游行業協會駐會副會長,山東省文史書畫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山東省文化旅游聯誼會名譽會長,山東原古東夷文化與骨刻文字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骨刻文書法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古文字學會副會長,中國龍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旅游未來研究分會副會長,山東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員。山東作家協會、山東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詩詞學會理事,山東社科人才庫、旅游專家庫成員。
作者與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孫軼青(中)、學者歐陽中石(左)于1989.6.23日在中國美術館
貢獻成就:
丁再獻先生創作了格律詩詞、攝影、書法專著《山水平仄》、禮儀實戰專著《旅游禮儀》、旅游科普專著《旅游小百科》。丁先生歷時10年所創(第二作者:丁蕾)90多萬字的新作《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專著(文稿總編輯:丁再斌)于2012年出版發行,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論述東夷文化、追溯中華文明源頭的力作;特別是對骨刻文的系統破譯和解讀更是獨具創新、史無前例,為人類文明發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新佐證,被譽為劃時代的文化巨著和東夷文化的百科全書。甲骨文初創于3500年前,統一使用于3300年前。山東大學劉鳳君教授發現、丁再獻先生系統破譯的東夷骨刻文字比甲骨文早了了1300多年,證實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真實存在。
丁再獻先生接受記者訪談
丁再獻先生首先對東夷文化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2013年3月20日,主管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副省長到省旅游部門調研,最后聽取了丁再獻東夷骨刻文字研究成果匯報,轉達了時任省長郭樹清有關部門要重視東夷文化和骨刻文研究的指示。6月,東夷骨刻文研發和利用通過了山東省重大課題立項并結項。丁先生引領開創的東夷文化論壇已連續舉辦了七屆,中國(臨沂)東夷文化節已舉辦了兩屆,就東夷文化和骨刻文字對中華文明源頭考證貢獻達成了共識。到目前為止,丁先生與其兄丁再斌已破譯出900多骨刻文字。丁再獻先生始創的東夷骨刻文書法藝術,其高古、典雅的藝術風格充分體現了東夷人創造文字的智慧和文化領先地位。先生創作了東夷骨刻文書法藝術數千件,不少作品被國家領導和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收藏,在中外引起了重大影響。東夷骨刻文書法藝術展分別于2018年、2019年在美國和加拿大先后舉辦,產生了巨大的反響。中外國家和省市媒體數百次宣傳報道,據不完全統計,報刊、視頻、百度等網絡瀏覽達三億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