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ydtpl"><meter id="ydtpl"><bdo id="ydtpl"></bdo></meter></label>
    <label id="ydtpl"><meter id="ydtpl"></meter></label><span id="ydtpl"><optgroup id="ydtpl"><xmp id="ydtpl"></xmp></optgroup></span>

      1. <li id="ydtpl"><mark id="ydtpl"><strong id="ydtpl"></strong></mark></li>

        <thead id="ydtpl"><optgroup id="ydtpl"></optgroup></thea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社會 > 社會萬象
        投稿

        “疫襲”幼兒園

        2022-02-07 00:40:24 來源: 中國經營報 作者: 孟慶偉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編者按/ 中國境內的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得到控制,但是,民辦幼兒園所面對的考驗,或許才剛剛開始。

          因為疫情防控而不得不停課,這讓民辦幼兒園的資金鏈開始經受史無前例地考驗。不少民辦幼兒園只能通過借錢貸款的方式發放教職員工的工資,而更多的民辦幼兒園不敢像一般企業那樣,通過裁員降低成本支出,因為那將在未來觸碰師生比不足的監管紅線,而不得不走向關門歇業的終點。

          這場不僅是對辦園的民營資本的考驗,也是對當下整個幼教體制的考驗。

          一線調查

          民辦幼兒園“新冠考驗”:抵押桌椅借錢發工資 多數不敢真裁員

          這個“冬天”,超乎想象地漫長。

          浙江民辦幼兒園舉辦者王月芬在外整整跑了一天,和融資公司談貸款,好給老師們發工資。但當天并沒有馬上談妥。

          “借200萬元,還24期,每個月需要還99333元,加上手續費,估算利息在1.5分~1.8分,壓力很大。”2020年3月26日,王月芬告訴記者,如果這筆信用貸款談成,她的兩套房產,還有幼兒園的空調、桌椅板凳等都會拿去做抵押。

          這是她平生第一次和融資機構打交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王月芬名下的5所幼兒園不能正常開學,兩個月沒有收入,但近百名教職工的工資等著發放,有60多萬元,這還不算需要繳納的社保。

          “教育用地不能在銀行抵押貸款,只能用自己的資產抵押,可是誰有那么多資產夠抵押用呢?”王月芬說,選擇利息高的融資機構實屬迫不得已。

          她當天在融資機構還遇到了同縣另外3位幼兒園的舉辦者,“大家都扛不住了”。全縣有70多所民辦幼兒園,4位舉辦者名下就有10余所。

          疫情對民辦學前教育的影響是全行業的。中教投研的調查顯示,截至3月30日,被調查的上千所民辦園中,近60%已無法支撐正常運轉,能支撐3個月的僅為2.7%。面對資金短缺,44.3%的園所求助銀行貸款,19.1%的園所則尋求轉讓。

          此外,近兩年不少轉普惠性的民辦園因收費較低、資金積累少、疫情前政府補貼不到位等問題生存壓力原本就較大,此次受疫情影響的程度更大。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原副會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第二任理事長楊志彬認為,受民辦幼兒園行業特殊性影響,預計民辦園今年會有7個月的收入冰凍期,年底能夠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就很不錯。“若得不到國家及時救助,超過一半的民辦園隨時都有倒閉的危險。”

          除了老師主動離開,民辦幼兒園卻不敢像一般企業機構一樣,通過一定規模的裁員等以降低支出和運營成本。中教投研的調查顯示,只有11.1%的受調查幼兒園裁員。這一局面形成則有特殊原因——大部分園所教職工很緊張,按照國家要求很多不達標,一旦裁員,那么開園后將面臨開工不足。這使得民辦幼兒園進退維谷。

          遭遇重創

          投入1000多萬元,負債300多萬元,招生才3個學期,幼兒園的操場還是土路,陜西的郝國強和老伴于愛華投建的幼兒園就面臨了一場生死考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所占地15畝、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嶄新幼兒園從元旦放假后再無法正常開學,沒有學費收入。

          “銀行的120萬元貸款,正常應該9月份到期,雖然現在銀行同意可以延期3個月,但每個月光利息就3萬多元,最后還要一次性還清大筆本金,壓得人喘不過氣來。”3月23日,于愛華告訴記者,這只是一部分貸款,還有郵政儲蓄銀行的100萬元也將于明年底到期,周圍親戚朋友的上百萬元需要還。

          兩人的年紀已經無法再申請貸款,情急之下,郝國強把2012年買的四輛校車中的兩輛低價賣了,但“兩輛只賣了一輛的錢,11萬元多點”。

          還是不夠,他又讓孩子辦了幾張信用卡。疫情暴發以來,已經先后透支了10來萬元,就這么“拆東墻補西墻”。

          現年70歲的郝國強曾經是所在地的勞模、致富帶頭人,“獎狀掛了滿屋”。2016年,他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為了能讓鎮上的孩子“有好學上”,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同樣的教育環境和師資,他和老伴把畢生積蓄都拿了出來,在堆滿垃圾、荒廢了20年的舊磚廠上,決定建一所有規模、標準化的幼兒園。

          當時政府也鼓勵社會資本辦幼兒園。“過去的幼兒園,沒有廁所,房間狹小,夏天孩子熱得不行。我們這幼兒園有空調,老師也好,大專、本科學歷的有很多。”于愛華說,幼兒園是按照國家標準建設的,圖紙都是到西安設計的。

          按照預算,這1000多萬元原本綽綽有余,但建設的過程中,物價大幅上漲,最終老兩口背負了300多萬元的債務。

          但幼兒園的學費并不高,每學期650元,“基本是賠錢的價格”,伙食費每天7元,最開始校車也是免費的,后來象征性地每月收點。“老郝喜歡孩子,老了老了就想做點益事。”于愛華說。

          建好的幼兒園可以提供600個學位,但因為剛運行3個學期,疫情前在園孩子只有100多人。按照教育部門的規定,幼兒園是不能提前預收學費的。沒有收入積累,再加上巨額負債,疫情到來時,郝國強夫婦的資金壓力陡然增加。

          “我們有手有腳,不想欠人家錢,可實在熬不下去了,我們求助了教育局和縣政府,但都沒辦法幫我們渡過難關。所以我們懇請各界愛心人士幫幫我們,如果能有人借錢給我們,或者合資辦園,幫我們把債還上,幼兒園給國家都成。”于愛華說,他們近日給市委書記的一封信中也表達了同樣的訴求。

          于愛華預計,隨著境外輸入病例增加,5月底幼兒園也未必能開學,已經有3位老師向她提出了離職。疫情后肯定需要再招人,但能給出的待遇肯定會不如之前,招聘的難度會很大。對剩下的教職工,她承諾等疫情結束復學后,工資會給大家補上。

          和于愛華不同,劉麗身處浙江浙西地區,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辦幼兒園。但是她說,這個春天,是她所經歷的最艱難的一次。

          “我們園在疫情之前,有將近600個孩子在園,每個月保教費880元,外地還有50個孩子準備這學期報名,受疫情影響估計開學也來不了了,單是保教費收入,這兩個月損失就130萬元。但是工資不能不發,是要上報教育局考核的。若以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再加上社保、公積金,兩個月就得60萬元。”劉麗說。

          幼兒園經過不斷發展壯大才有了今天的規模,但盈利情況并不很好,在新園運行的頭幾年里一直虧損,2011年開始盈利,每年大約在100萬元。

          而2016年教師工資大幅上調,改變了她和幼兒園的命運,幼兒園從盈利轉為虧損,年虧損額有120萬元之多。

          “按照教育部門的要求,民辦幼兒園教師工資不得低于公辦園教師工資的80%。按照這一標準,2016年,我們給老師們工資上漲了三分之二,人員工資也因此幾乎占到了幼兒園全部收入的100%。”劉麗說。

          其間,為了提升幼兒園一個等級,劉麗還追加了700多萬元用于園所建設,幾年下來,資金鏈徹底斷裂。

          無奈之下,去年底,她以自家房產抵押,向銀行貸款500萬元,發放了100萬元年終獎,又填補了120萬元的虧損。這兩日,她還要用這筆錢發放人員工資。“頂多還能堅持兩個月。”雪上加霜的是,已有100多名孩子準備退學。

          在劉麗看來,沒有民辦園,單是公辦園政府財政是吃不消的。但教育部門并沒有給予民辦園很多支持。“很多民辦園生存艱難,面臨關停,尤其是小園,疫情加劇了這一局面。”

          一周前,劉麗和其他幾所民辦園一起向當地教育局提交了一份申請,希望疫情期間教育局能給予幼兒園一定的生均補助和教師工資補助。不過截至目前,還沒有得到回復。

          開學還沒有明確時間,疫情帶來的損失還在擴大。劉麗認為,疫情對整個幼兒園的影響具有一定延續性,長的話可能會達3年之久。“現在是損失近200萬元,疫情再持續的話,損失可能要到三五百萬元。”

          劉麗甚至已經開始做最壞的打算。“我孩子在北京工作,我也想到北京打工,還完債,幼兒園也不想辦了。”

          “沒有50萬就破產”

          像于愛華和劉麗這樣有償貸壓力、又沒有充足資金儲備的民辦幼兒園舉辦者并非個例。

          教育行業研究機構——中教投研發布的一份《疫情下民辦幼兒園經營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截至3月30日,被調查的上千所民辦園中,57.3%未提前預收保教費,超過一半在疫情期間需要償還貸款。

          按照教育部的規定,民辦幼兒園需要按月或按學期收取保教費。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因為屬于民辦非營利性機構,在融資層面,無法向銀行申請貸款,又沒有公司制度下的安全現金流和危機儲備金,幼兒園的運行嚴重依賴于保教費收入。

          這意味著,當大的危機突然來臨時,這樣的民辦幼兒園抗風險的能力極差。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學前教育專委會”)近期開展的一項調研反饋顯示,前期靠銀行抵押貸款等形式籌措資金的民辦園,以及少數2019年剛投資新建、原定2020年春開園的民辦園,將面臨更嚴峻的生存考驗。“一個在園孩子百人左右的園所,每月最少也需要十五六萬元的支出,幾個月下來沒有50萬元左右的資金保證,就會面臨破產。” 楊志彬向記者表示。

          中教投研的報告稱,面對資金短缺,被調查的民辦園中,44.3%尋求銀行貸款、19.1%則尋求轉讓。此外,23.7%進行了股東增資、9.5%引入新的投資方,還有28.6%實施減薪。

          王月芬正在想辦法維持幼兒園的運轉。在銀行不能貸款的情況下,她無奈向融資機構申請200萬元高息信用貸款,賬面資金已無力支付60萬元的人員工資。“加上手續費,估算利息在1.5分~1.8分,壓力很大。”

          但即便困難重重,危機之下,穩定園所和師資隊伍是辦學者們的當務之急。

          王月芬認為,只有師資穩定了,才能保證開學時滿班滿員,學位不減。她的幼兒園都是普惠園,保障學位供給的任務更重。

          在學前教育行業中,人力成本是幼兒園成本支出的第一大項。

          學前教育專委會的調研反饋稱,幼兒園成本支出的第一大項為人力成本,約占總收入的45%~55%;房租及物業成本為第二大成本,約占15%~20%;建設成本攤銷等約占15%~20%。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部分資金壓力大,甚至面臨關門風險的幼兒園,舉辦者們正多方籌措資金,向銀行、融資機構貸款或向私人借貸,以償還此前的貸款,同時發放人員工資、交房租,但更多只能承諾疫情結束后會再發放工資。據了解,有的園所連今年1月份的工資也無力發放。

          而資金情況稍好些的,二三月份雖然照常發了工資,但金額已與疫情前相差甚遠。甚至國內一些大的幼教集團,雖然現金流相對寬裕,也只給員工發放了1000多元的待崗工資。

          現實的情況是,辦學者們一邊借貸,老師們一邊流失,他們是主動離開,并非幼兒園資方主動裁員,這其實是辦學者不愿意看到的。相比于其他企業機構,裁員可以降低成本支出。但使企業生存下來而言,民辦幼兒園不敢主動裁員,因為如果沒有老師,待到疫情緩解可以開學時,幼兒園就將失去生源,那將是更徹底的生死考驗。

          去年投資了150萬元改善幼兒園,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河北保定的辦學者張曉承受了巨大的資金壓力:車貸、房貸、幼兒園房租,還有幾個月大的孩子。

          她認為,如果老師流失,開學后很多家長也不會送孩子入園,肯定還會有很多孩子轉學。但她不想讓幼兒園就這樣死掉。“前期投入太多了,我得想辦法能開學,而不是關門。”

          劉麗的幼兒園也走了不少老師,將近10個人,占了全部員工的20%。

          這并不是幼兒園舉辦者的主動裁員。中教投研的報告稱,接受調研的幼兒園中,只有11.1%的比例主動裁員,降低支出“過冬”。

          對此,中教投研負責人劉三石向記者分析,大部分園所教職工很緊張,按照國家要求很多不達標,一旦裁員,那么開園后依然面臨開工不足。這些選擇裁員的大部分為平時員工充裕或退園人數較多的園所。

          既然不裁員,那么老師們是不是主動離開,則與薪水的發放密切相關。重慶一位幼兒園園長告訴記者:“發少了,老師們會有情緒,他們也要生存;發多了,幼兒園承受不了。”

          而這種困難,公辦幼兒園其實也有。據了解,公辦幼兒園雖然由財政統一管理,收支兩條線,但編制外人員也出現了減薪。

          “編制外員工的工資是由保教費的一部分發放的,沒有保教費收入,因此疫情期間工資會少一點。但編制內的老師都是教委發工資,應該不會受影響,且工資基數本身就比編制內高很多。”北京一家公辦幼兒園老師告訴記者,全園百分之八九十是合同制員工,“沒有保教費,幼兒園也很難”。

          而據記者了解,疫情期間,只有少數有條件的幼兒園在盡全力不讓老師們的收入遭受大的影響。

          馮惠燕任總園長的北京一家大的幼教集團旗下有多所幼兒園,其中部分已于2019年轉為普惠園,部分還未轉。

          “二三月份的人員工資基本是按照全額發放的,減少的只是出勤獎、效益獎,而這兩部分占工資總收入的很少一部分。”馮惠燕告訴記者,實際上該集團的資金壓力并不小,全園沒有學費收入,非普惠性園也沒有政府補貼。

          “但舉辦者挺為教職工著想的,她堅持這樣發放。”馮惠燕說,這也是“為了穩定師資隊伍”。

          開學才是拯救

          什么時候開學,這是行業當前最關心的問題。

          按照教育部最新的要求,開學很重要的前提條件之一,必須是疫情得到基本控制,目前各地也基本按照這一要求安排開學計劃。

          目前有個別省份首批學校在3月已開學,但更多省份則將首批學校的開學時間安排在了4月中旬或下旬。

          按照錯時錯峰開學的大原則,高三、初三一般會排在前面,幼兒園則排在最后。這意味著,到4月底,或仍將有部分省份幼兒園不能開學。

          目前,我國依然有4個省份維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一級,包括北京、湖北、天津和河北。這意味著,這些省份的開學時間或將更晚。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我國境外輸入病例持續增加,給開學時間增加了不確定因素。

          “北京是國際大都市,目前出現了境外輸入病例,防控境外輸入病例的壓力很大。”國家衛健委疾控部門相關人士日前在接受學生家長詢問時表示。

          國家衛健委的官方數據顯示,截至4月2日24時,全國31個省區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已達870例。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3月26日表示:“防止疫情擴散的壓力依然很大,要做好更加持久的防控準備。”

          而就在3月26日,我國宣布收緊外國人入境政策。外交部、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公告稱,鑒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快速蔓延,中方決定自2020年3月28日0時起,暫停持有效中國簽證、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

          有外教的幼兒園或將受到這一政策的影響,開學后,外教課程或不能馬上復課。

          “外教課肯定還會有的,但目前看復課肯定會暫緩,要看真正開學后的情況如何,來決定外教返崗時間,因為首先要保證安全。”北京一家有外教的高端民辦幼兒園老師稱。

          不過,據記者了解,外教海外招募工作并沒有停止。

          “外教是一個長期的準備,國內比較正規的教育機構都有外教的儲備,和我們也有長期的合作,會提前做招募。所以相關工作還在繼續,只是會推遲外教來華的時間。因為外教來不了中國,所以招募正在通過線上方式轉化。但隨著疫情的好轉,招募工作下半年到明年又會回到常態,這是不會變的。”中國國際人才市場國際教育部部長王雨石向記者表示。

          在多個因素的影響下,實際上,辦學者們對開學后復園情況并不感到樂觀,認為開學后能照常入園的孩子數量會大幅減少。

          “如果沒有針對新冠肺炎有效的藥物和疫苗,我保守估計,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只要家里有老人帶就不會入園。”前述重慶一幼兒園園長說。

          楊志彬也認為,民辦幼兒園在疫情中受到的沖擊更大,困難更多,因此恢復期會更長。

          “假設5月份可以復園,7月初又要放暑假,收入第二次歸零,9月份開學重頭再來,年底能夠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就很不錯了。”楊志彬向記者表示,民辦園今年會有7個月的收入冰凍期,這是民辦幼兒園與其他行業不同的特殊點。如果得不到國家及時救助,超過一半的民辦園隨時都有倒閉的危險。

          學前教育專委會認為,由此導致的虧損、破產、停辦,將給社會帶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

          也因此,楊志彬認為,國家相關部門明確對民辦幼兒園支持的專項幫扶政策迫在眉睫,希望對民辦幼兒園能實施更加寬松的支持優惠政策,更多省份能明確對普惠園的經濟補助,設立民辦園房租專項補貼等。

          面對復雜嚴峻的形勢,部分幼兒園開始了自救。

          “我年紀太大,打工老板都不要,就求情去干。前幾天干輸電鐵搭的安裝,機工一天是400~500元工資,我們普工是120元。”甘肅平涼的王建軍告訴記者。

          王建軍的幼兒園在2016年以來實行免費,政府給予生均補貼,每個孩子每學期500元,其余的自負盈虧。但算下來,每年要虧損兩三萬元。

          本就是虧本辦園,此次疫情加劇了這一窘境。去年他就曾出去打工過一段時間,以補貼幼兒園的虧空。這次疫情復工后,他又出去了,但畢竟年過花甲,近幾日竟然累倒。

          比王建軍年輕,作為一位幼兒園的“老板”,廈門的吳歌也正帶領一個團隊在自救。

          “這是一次國際性災難,幼兒園舉辦者自己要有態度和行動自救,不能等政府。”吳歌說,雖然廈門市正在陸續發放補助資金,但按照她的計算,這部分資金放哪一塊都不夠,“不夠工資,也不夠房租。”也因此,幼兒園的舉辦者必須得想辦法幫助大家渡過困難期,“留住老師們。”

          吳歌提供的照片里,3位女教職工正在幼兒園里做手工活,桌上擺滿了汽車雨刷條,旁邊的地上堆放著開封和未開封的雨刷條和配件紙箱。

          不光是組裝雨刷,還有其他手工活,報酬分批結算。以組裝雨刷為例,組裝一個9分錢,手快的老師一天能收入60~90元。吳歌帶著園長每天處理公文和有關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有時間就坐下來和老師們一起做手工。她告訴記者,她打算帶著老師們把手工活干到開學。

          對這次危機,吳歌一直保持著積極的心態。“先要讓老師們家庭安定、心定。社保要穩定,工資得自己出力,對老師們也是一次考驗。”

          的確,這個春天,所有行業都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考驗,但對幼教行業來說,更多人也在期待疫情過后能有一場大的變革。

        責任編輯:孫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

        中文字幕电影在线| 国产一区曰韩二区欧美三区|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特黄| 蜜桃成熟时仙子| 女人体a级1963免费|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免费午夜扒丝袜www在线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国产女主播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3d玉蒲团之极乐宝鉴|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 成品煮伊在2021一二三久|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台湾三级香港三级经典三在线|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91在线老师啪国自产|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а√天堂资源8在线官网在线| 怡红院老首页主页入口|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日本www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四虎成人免费大片在线| 网曝门精品国产事件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午夜免费1000部| 白嫩光屁股bbbbbbbbb| 免费黄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欧美日韩|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