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高二那年遭遇車禍導致左腿小腿截肢,周桐先后經歷了8次手術,缺課整整7個月。 但他靠自己的努力,從低谷重回年級前列,并在這次高考中考出了684的高分。
1
周桐同學的夏天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展開了。
這名安徽省霍邱縣的高三考生,因為「684分截肢考生」的身份,一夜之間成為被矚目的焦點。
6月23日,安徽省公布高考成績,奶奶、媽媽和班主任李家生陪他一起等在電腦旁。刷出分數的那一刻,李家生激動地喊出了「哇,684!周桐你真是創造了奇跡!」奶奶和媽媽也拍起手來,只有這個18歲的男孩只是靦腆地笑了一下。
這的確是屬于他的奇跡時刻。因為高二那年遭遇車禍導致左腿小腿截肢,周桐先后經歷了8次手術,缺課整整7個月。但他靠自己的努力,從低谷重回年級前列,并在這次高考中考出了超出預期的高分。
而在2個月前,李家生在清華大學「2021年高校專項計劃招生推薦表」上的「推薦理由」一欄寫下:「周桐同學是『自強不息』精神的典范,他在因嚴重車禍造成左膝以下截肢成為殘疾人、住院治療中斷了近7個月學業的情況下,憑借頑強的毅力、自強不息的精神,忍住身體上的痛,堅持自學,嚴格要求自己,陽光向上,將落下的課程一點點地補回來,逐漸進入全年級第2的優秀狀態……我認為『自強不息』四個字,會成為他此后一生的堅定誓言和人格追求。對于未來,他向往人工智能和金融管理,清華一定是他實現夢想的最理想的舞臺。」
最終,周桐的分數名列安徽省理科第171位。清華大學安徽招生組對媒體表示,「周桐的經歷令人感動,他應該已經獲得了清華自強計劃的認定,進清華應該沒問題」。
人們很難想象這個男孩究竟經歷了什么。電話打到媽媽這里,打到老師這里,有時候他不得不接起來,跟電話里的陌生人聊上一會兒。他說話的聲音很小,喜歡沉思,他告訴《人物》,自己不怎么喜歡說話,頻繁接受采訪甚至讓他感到「有點兒煩躁」。
對于大學前的這個暑假,他有自己的計劃。他每天7點左右就會起床,看看電視,玩玩手機。更重要的,他計劃練字和學習英語。
他有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冷靜。好像眼前的喧囂沒什么了不得似的,就像他兩年前遭遇車禍時那樣。
李家生填寫的「推薦理由」
2
車禍發生在一個周六的下午。
2019年9月22日,高二學生周桐騎著電瓶車出門了,他計劃報考中科大少年班,準備去拍證件照。途經霍邱縣關鎮新體育館附近,這一帶周圍有5所中小學,馬路寬闊。一輛本不該這個時間段出現的大型渣土車與周桐騎著的電瓶車突然相撞,渣土車躲閃中沖進了綠化帶,電瓶車被撞得粉碎,渣土車的后輪碾過了騎車人的左腿。
路人迅速圍了過來,從當地媒體發布的視頻中,能聽到周圍路人慌亂的尖叫聲。周桐坐在地上,沒有哭也沒有喊,當聽到旁邊有人說了一句「傷口要趕緊扎起來」后,立刻拆下自己的鞋帶,綁緊了自己正在淌血的小腿。
李家生和周桐的奶奶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李家生從看到周桐「血肉模糊不成形狀的左腿」時就感到了強烈的緊張,同時,他感到非常驚奇:如此嚴重的傷勢,他一聲沒叫疼。
救護車上,周桐一直很安靜,李家生告訴周桐,千萬不要睡過去,保持清醒對你的治療有很大好處,周桐低聲回答:嗯!
他意識一直清醒,同時在安慰奶奶「我沒事的,您不要難過」,還在對李家生說「李老師,對不起」。
等救護車到達六安時,他的血壓低壓只有43了。李家生跑著辦了所有手續,幾乎跪地哀求醫生,請他一定設法保住這個優秀學生的左膝蓋。
事發半個月后,李家生寫下一篇文章:
「當看到血漿掛上時,我稍微放了一點心,明確告訴周桐他的左小腿保不住了,現在科技這么發達,將來裝上假肢對生活影響很小,你將來不能上機械類的專業,但可以報北大的光華學院學經濟,就沒有什么大影響了——依他的成績與潛力,他考清華或者北大一定是沒有問題的!等醫生過來把他往手術室推時,他終于睡過去了!」
經過4個多小時手術,確認沒有生命危險的周桐才被推出手術室。車禍之后,他一共經歷了4次大手術,4次清創手術。
令李家生感到驚訝的是,手術結束才2天,周桐的姑姑就來到學校替他取書——還在重癥監護室的他要求看書。
在病房看書的周桐 圖源受訪者
3
手術第三天,周桐被轉去上海的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手術治療,靠著手機信息跟老師和同學們保持聯系。
上海的治療結束后,周桐回到了六安市當地的醫院住院復健,李家生抽空去看望過他,那是周桐最低落的一段時間:雖然性格安靜不愛說話,但是跟同學們在一起時還是開朗的。復健的那段時間,身邊的家人病友都是年紀更長的人,自己前途一片茫然,周桐顯得十分消沉,也不愛出門。
后來周桐曾告訴采訪他的記者,李老師對他說,「過去的已經發生,不能改變,只能做好下一步」,這句話對他影響至深。
2020年4月,周桐跟同學們一起回到學校,短暫的幾天學習后,又去進行了下一步治療,直到6月才正式恢復學校的學習。6月底的時候,高二全年級進行了一次摸底考,周桐考了100多名,是高中入學以來最差的成績。
但在李家生的觀察中,周桐的情緒跟車禍前沒有明顯的變化,維持著一如既往的安靜、沉穩、聽話——這也是兩年前,李家生第一次見到周桐時對他的印象。2018年,當時已經從教28年的李家生接手了一屆高一新生,中考全縣第5名的周桐是當之無愧的尖子生。
李家生告訴《人物》,周桐非常安靜,安靜到「你講個笑話他都絕不會大笑」;他還非常聽話,但是「也有選擇性」,李家生說,「他會有自己的判斷,他要是覺得建議不好,就會忽略,但是如果他覺得好,就會按照我說的建議堅持努力」。
被周桐認可、嚴格執行的建議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英語學習。
李家生31年的教學生涯都在縣中度過,他是農村出身,深知跟城市的孩子比起來,縣中的孩子們最薄弱的學科就是英語。因此,每一屆高一開學,他都會反復強調英語的重要性,并且給學生們分享自己的實戰經驗:背誦和默寫課文。四十年前,他就是靠著默寫所有的英語課文,把自己的英語成績從初中時的倒數提到了高考時的全縣第一。
周桐聽進去了這個建議,當時他的英語單科排名在全年級1000多名學生中處于200名左右。高一的前半年,他一直默默執行著這個「笨」辦法,甚至有點分散了在強勢學科上的精力,綜合考試成績雖然在年級前10名左右,但會忽上忽下。半年后,英語積累的效果開始顯現,周桐的成績穩在了更靠前的位置。今年高考,他的英語成績考了144分。
2020年的6月,即將進入高三的周桐面對「史上最低」的成績,臉上依然沒有表現出多少波瀾。裝義肢的他平時帶著一根拐杖,上下樓的時候同學們會幫忙扶著他。
車禍前的周桐屬于留守兒童。父母在江蘇鹽城打工,父親干的是建筑相關的苦力活,小他7歲的妹妹跟著父母在當地念書。車禍后,學校給周桐的媽媽安排了一個比較清閑的保潔崗位,并安排了一間一樓的宿舍給母子二人。
半年后,他的成績就回到了車禍前的頂尖狀態——
2021年2月初,在皖西教育聯盟聯考統一測試中,獲得全校第9名;3月,江南十校聯考中,他考了全校第2名;4月,皖豫大聯考、皖南八校聯考中,都獲得全校第2名。
雖然一直沒有考過第一,但是從模考到高考,周桐一直鎖住了年級第二的成績,排名和他的性格一樣沉穩。
周桐 圖源新華社微信
4
在外人看來,這是一個冷靜到幾乎沒有情緒的18歲少年。
在跟《人物》的對話中,周桐形容自己「好事壞事都不怎么放在心上,過了就放下」,當聽到自己被形容成一臺「CPU運轉很快,但是內存很小、隨時清零的計算機」時,他覺得自己一下被理解了,「好像是這樣的!」
而在某些時刻,我們還是能窺見這個男孩的坦誠與率真:這一年的安徽省高考作文和「理想」有關,但當問及作文寫了什么,他直言「我是湊字數的,我真的一直不會寫不會說」;對于「為什么選擇清華優先于北大」,他回答「兩個學校都有降分錄取,清華降得更多更保險」;兩年前錯失的中科大少年班,他并不怎么遺憾,僅僅是「為了提前體驗一下高考,根本沒覺得能考上」;為什么想報計算機專業?「因為好像不需要說太多話」……
一種與生俱來的「鈍感」保護了他。他的大腦仿佛是一臺專注運轉的機器,不會為任何雜念分出一點心思。
周桐的性格也許跟家庭有關。學校的老師形容他們全家「都很安靜善良」,電話中,周桐的母親肖永芝聲音非常輕柔,她很尊重孩子,所有事都想先問問周桐的意見。
從微信朋友圈中能看出肖永芝的狀態有一個明顯的分割線:2019年9月前,她的朋友圈很活躍,雖然文字不多,但會經常分享自己喜歡的歌,偶爾曬自己用面包和水果擺成的笑臉,曬小女兒的出游、表演,在朋友圈詢問大家,兒子生日準備什么禮物好,以及開家長會時拍一段小視頻。
肖永芝最后一條家長會小視頻發布在2019年9月11日,周桐車禍前11天。此后,她只發過兩條朋友圈:一條在2019年11月,感謝所有困難中幫助周桐的人;一條在2021年2月,是一個「接考神」的祈福畫。
未來就這樣展開在周桐面前了。他計劃選擇計算機相關的專業,但面對清華大學與信息技術相關的一大串紛繁復雜的專業名稱和代碼,他有點茫然。計算機方向是李家生老師推薦的,原因老師說得很誠懇:他確實不喜歡人文相關專業;理工科專業中,機械或者其他需要大量體力做實驗的基礎學科,對他的身體狀況來說并不合適;相比之下,「計算機相關的更符合他的性格,他能鉆得下去」。
作為在縣中教書31年的老教師,李家生會在送走每一批畢業生前給他們做心理建設,告訴他們要坦然接受自己跟大城市學生的差距,但是只要自己不放棄、肯努力,這些差距遲早會補起來。近幾年的畢業生中,有兩個學生令他印象很深刻:兩人都考上了重點大學,剛開學時成績在班里都是倒數,但是一個學期后都迎頭趕上,成了優等生。他最欣慰的是孩子們心態沒有受到影響,能夠迅速適應環境,不放棄自己。
因此,當談到「清華計算機專業有太多專業信息競賽的保送生,是否擔心周桐會壓力大」時,他信心很足,「周桐很踏實,肯鉆研,我不擔心他的學習」。
事實上,周桐已經開始每天練字1小時,也計劃花更多心思在英語上。但是他「不知道大學英語學什么」。為此,與《人物》通話的33分鐘里,這個冷靜的男孩拋出了唯一一個提問,「所以,英語到底應該怎么學呢?」
周桐在查分之后和家人的合影 圖源霍邱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