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組織書記是村(社區)“兩委”班子的“龍頭”和“核心”,在基層組織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棗陽市是農業大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任務十分艱巨,如何適應新形勢,實現新發展,打造高素質的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是重中之重。近年來,棗陽市緊緊抓住“關鍵少數”,努力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為夯實農村基層基礎、推動農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一、堅持不拘一格,持續選優。建設一支過硬的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選優配強是前提和基礎,是必須把好的“第一道關口”。一是高標準開展村(社區)“兩委”換屆。去年村(社區)“兩委”換屆,重點從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大學生村官等年輕優秀人才中選拔村干部,共調整村黨組織書記218人,調整面達45.1%,村干部隊伍面貌煥然一新,戰斗力明顯增強。我市吳店鎮西趙湖村黨支部書記李經洪,原為村致富帶頭人,在村里創辦合作社,去年換屆被選拔為村書記、主任后,積極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農民增收致富,不到一年時間,把西趙湖村建設為棗陽市美麗鄉村試點。二是及時開展換屆“回頭看”。印發《關于開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履職評估的通知》,組建18個評估小組,對全市554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從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工作業績、廉潔自律和群眾認可度5個方面進行全面評估,對履職能力弱、群眾意見大的書記,及時進行調整。三是做細做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我市在2018年村(社區)“兩委”換屆中,逐步建立起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制度,通過縣委主導、縣鄉聯動、全程把關,村黨組織書記隊伍質量得到全面優化提升。換屆后,我市繼續按照縣級備案管理制度要求,按照干部考核的程序標準,對3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考察調整,推動村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備案管理常態化制度化。
二、堅持多措并舉,精準育強。積極適應新時期農村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新要求,結合黨組織書記自身現狀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不斷提高農村黨組織書記的綜合素質。一是開展系統培訓。舉辦市級示范培訓班、鎮級輪訓班,實現農村黨支部書記培訓工作全覆蓋,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要培訓內容,重點抓好基層黨建、“三農”政策、社會治理、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今年以來,市鎮兩級舉辦各級各類農村黨支部書記培訓班20多期,培訓2000余人次,有力提升了農村黨組織書記的履職能力和服務能力。二是打造學習品牌。大力選樹優秀農村黨組織書記王春紅、劉大剛等一批先進典型,在本地電視臺、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大力宣傳,并邀請在黨組織書記培訓班上作輔導報告,用身邊典型教育身邊人,讓全市農村黨組織書記學有典型、學有榜樣。開設“田園微黨校”,把農村黨組織書記培訓課堂搬到田間地頭,進行全封閉集中培訓,白天深入組、農戶實地“看、聽、做”,晚上以看《新聞聯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章黨規等為主“學、議、思”,堅持學與做結合、學與思結合,提高學習培訓的實效。三是加快梯隊建設。制定出臺了《關于在全市復轉軍人等人員中組織開展“村(社區)干部選育工程”的方案》,在全市復轉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鄉大中專畢業生、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農村(社區)無職黨員等領域人員中,公開選聘317名優秀人員到村(社區)工作。大力推進繼續教育,宣傳動員退役軍人黨員、流動黨員參加“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招生考試,接受全日制大專教育,為村級后備干部儲備人才。
三、堅持強化措施,堅決嚴管。好干部既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我們堅持不斷健全和完善黨組織書記管理、考核和激勵機制,激發他們的干勁和活力。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農村黨組織書記專職化管理,研究出臺了《關于從嚴管理村干部隊伍的意見》、《村干部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建立了村黨組織書記選拔任用、辦公值班、便民服務、重大事項報告、履職盡責考核等制度,全面從嚴加強農村黨支部書記的管理。二是加強日常監督。對農村黨組織書記履職情況進行常態化暗訪督查,對發現的問題以督辦件的形式,向相關鎮村及時進行反饋,要求限期做好整改。暢通黨組織書記“出口”,加大對不合格村黨組織書記處置力度,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省委巡視反饋問題整改、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問題整改等工作,對22名農村黨組織書記進行了問責,其中免職1人,有力促進了村黨組織書記轉變作風、改進工作。三是嚴格績效考評。嚴格績效考評,實行“基礎工資(60%)+績效工資(40%)+獎勵報酬”的結構報酬制,基礎工資按月發放,績效工資由各鄉鎮黨委根據村主職干部實績完成情況年底考核兌現,拉大工資待遇報酬檔次,部分鄉鎮農村黨組織書記年工資最高達4.57萬元,最少的2.26萬元,極大提升了農村黨組織書記工作積極性。
四、堅持落實保障,努力用好。我們持續加大對農村基層的支持力度,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為農村黨支部書記開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投入“真金白銀”筑牢基層陣地。近幾年,市財政配套7110萬元資金,市管黨費拿出400多萬元,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全市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整體提檔升級,并以此為平臺,將75項便民服務項目納入村級代辦服務范疇,全面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真正實現了村級“活動場所”向“基層陣地”轉變。二是拓展村組織書記發展空間。加大從優秀農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的力度,實增強他們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2012年以來,我市共有23名優秀村書記通過公務員招考考試進入公務員隊伍;2016年鄉鎮換屆,6名農村書記,因工作成績突出選拔為鄉鎮干部。三是逐步提高村書記收入。制定出臺了《棗陽市村干部經濟待遇管理辦法(試行)》,將村黨組織書記工作報酬比照當地副鄉鎮長工資水平確定底線標準,村主職干部工資3.7848萬元/年,建立正常增長機制,將村干部報酬與村集體經濟效益掛鉤,對工作實績特別突出的,按確定的提成比例進行獎勵,我市部分工作成績突出的村黨組織書記每年綜合收入可達6萬多元,避免了做多做少一個樣、做好做壞一個樣。四是提高離職村書記福利待遇。對在職村干部,市財政每年投入329.7萬元,實行養老保險全覆蓋。其中,對在職村主職干部,按每人每年2000元標準給予繳費補助,直接進入個人帳戶。對未納入參加養老保險范圍的離任村黨組織書記,根據任職年限不同,每年給予離任生活補助,解決村干部生活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