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ydtpl"><meter id="ydtpl"><bdo id="ydtpl"></bdo></meter></label>
    <label id="ydtpl"><meter id="ydtpl"></meter></label><span id="ydtpl"><optgroup id="ydtpl"><xmp id="ydtpl"></xmp></optgroup></span>

      1. <li id="ydtpl"><mark id="ydtpl"><strong id="ydtpl"></strong></mark></li>

        <thead id="ydtpl"><optgroup id="ydtpl"></optgroup></thea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技博覽
        投稿

        疫情拷問:智慧城市能否更“智慧”?

        2020-04-11 05:28:41 來源:齊魯周刊 作者:許秀靜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提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一時之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成為行業人士探討的熱點。

        “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

        恒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撰文指出,“新基建”是未來發展的短板,新的投資領域是兼顧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長期增加有效供給的最佳結合點,是中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向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的大國重器。同時,“新基建”最受益的項目崛起就是智慧城市建設。

        IDC發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中預測,至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場相關支出規模將達到1240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18.9%,其中,中國市場支出規模將達到266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

         

          2010年,IBM提出“智慧城市”的構想。“充分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于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的響應,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2012年,中國推出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名單。此后,國內不少城市也紛紛推出“智慧城市”建設。

          據報道,截至2018年10月,全國100%的副省級城市、89%的地級以上城市和49%的縣級城市已經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參與的地市級城市數量累計超300,建設投資達6000億元。

        但在2020年這場由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突發應急事件中,智慧城市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過去的一段時間,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政府工作人員要掌握某個數據,需要打電話一一落實;小區開始管控時,突擊辦理紙質出入證,居民要到社區或物業辦公室排隊領取;各單位加強外來管理,但測溫靠人、登記靠筆,且不說交叉感染、效率的問題,就是信息的真實、準確性又有幾分保障?

          前不久,武漢刑釋女在高速公路、物業等排查人員眼皮子底下回到北京某小區的消息,驗證了傳統人防人體系的種種缺漏;而亞洲最大社區天通苑,在疫情中采用與非典時期同樣的純人工管理模式,紙質出入卡出現造假的事情也在網上引起熱議。

          “接上級會議精神,因出門證的使用加大了病毒傳染風險,現要求小區業主出入需提供動態口令,F將2月6日口令公布如下:

          問:朱自清《春》第二段第一句

          答: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

          2020年2月初,一則“小區出入對暗號”的帖子登上了熱搜榜。智慧城市高大上,基層管理卻停留在“敵后武工隊”時代,網友吐槽:喊了十來年的智慧城市怎么了?

        近日,記者探訪智慧城市建設,采訪省級部門、試點城市、通訊運營商、各級系統解決商,探討智慧城市的建設路徑、場景構想,以及基于現實層面的問題。 

             智慧社區:基層治理的突破路徑

           這是上海“南碼頭”智慧社區改造后的場景:

           社區居民徐先生辦事回家,他推著電動車,走向小區停車棚。徐先生的電瓶車上有一張電子標簽,當他距離車棚約一米多的時候,只聽“嘀”的一聲,車棚門快速感應自動打開。

        這張小標簽的作用還不止于此。如果電瓶車沒有停放在車棚內,而是停在樓道或居民區過道上,小區物業就會收到警報,相關人員便前來勸阻,防止亂停車、亂充電現象的發生。

        除了停車感應外,在居民區內,就連路面上的窨井蓋也加裝了智能傳感器,當發生異常時,傳感器會快速向社區綜合管理平臺及一線物業工作人員發出警報,工程人員能夠馬上前來查看、維修。

           在街道內的高層樓道、商鋪、封閉式集中存放場所內,安裝了具有煙感探測功能的智能感知設備,后端社區綜合管理平臺的GIS地圖上,可呈現各區域煙霧探測的詳細信息,一旦監測到異常情況,可快速推送告警及處置,實現火災的預先感知。

           除此之外,小區消防通道的防火門,安裝了感知門磁設備;居民樓里的水箱,則安裝了水質監控設備,如果水質不達標,后臺便會收到告警。

           對于人的管理,也用上了“智能”。街道開發了平安志愿者智能管理系統,可對志愿者、巡邏人員、服務人員進行實時定位和工作簽到,通過智能感知和設備反饋信息,感知他們的分布情況,從而實現精細化管理。

          據報道,南碼頭街道智慧社區建設已經成為上海市智慧社區建設的典范?梢越邮苋珖鞯厥械膮⒂^者前去體驗。

           新冠肺炎疫情下,社區生態成為整個社會生態的縮影。從社區常住人口數量、外來人員情況到居民的健康水平、生活需求、物流配送,可以說,每一個社區的運轉都牽扯到整個社會肌體的健康。

          但對全國大部分城市和地區來說,基于“社區”層面的智慧化建設距離上海還相差很遠。“只有當城市發展到一定水平,政府才有余力投資民生改善工程”,采訪中,一位IT人士這樣認為。

        微信圖片_20200411053039.jpg

          2020年3月,記者在山東省大數據局的網站上,看到一則“山東省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規定:從2019年到2021年,山東省將分三批開展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區試點建設工作。每批建設周期為兩年,共試點建設10個左右的市、30個左右的縣(市、區),打造一批新型智慧城市樣板。

           采訪中,記者得知,中國鐵塔濟南分公司正與濟南市市中區二七新村派出所進行一項智慧社區改造工程。3月11日,濟南鐵塔公司副總經理劉磊告訴記者,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是在落實“網絡強國”戰略、深化國企改革、促進電信基礎設施資源共享的背景下,由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設立的大型國有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企業,公司主要從事通信鐵塔等基站配套設施和高鐵及地鐵公網覆蓋、大型室內分布系統的建設、維護和運營。

           濟南鐵塔公司業務模塊分智能與能源兩大板塊。其中智慧社區建設就是公司智聯業務的主要方向。劉磊介紹:在選擇智慧社區的建設項目上,他們與二七新村派出所的理念不謀而合:智慧社區的功能需求應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圍繞安全民生訴求,服務社區居民。在智慧社區的試點建設上,他們設置了社區黨建、民意直通、智慧社區醫療、居家康養、線上“楓橋”、消防管控、電動車安全管理、社區服務、社區數據生態培育九大功能模塊。并借助數據共享、信息建設,打造居民自治、鄰里互助的“近鄰社區”生態模式。

           劉磊舉例:以消防管控為例,某戶居民家中出現火情,社區信息系統在開啟報警模式的同時,會自動將火警信息發送到周圍鄰居、物業等終端系統,通過手機等,居民可以迅速了解最近的消防器材,開展自救與互助,在消防人員到達前最大程度發揮社區自助效應。這讓人聯想到震驚全國的“保姆縱火案”,物業的反應速度、警報環節的落實效率,往往是關系消防救援效果的第一因素。

           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是濟南鐵塔的合作商之一。他們提出的“分級診療下的智慧社區醫療方案”入選省大數據局“疫情防控有關互聯網平臺產品清單”。公司山東區域總經理馬雪峰給記者闡述智慧社區醫療的設想:在電子病歷、健康信息、社區醫療等資源整合的基礎上,智慧社區平臺可將遠程門診與衛生防疫、社區醫療等機構實現數據共享、互聯互通。居民問診信息在社區平臺上傳后,按照不同病情、分級診療的原則進行分配,小病、常見病的防治優先與社區醫院對接,這樣既可以實現流行疾病的及時監控,又可以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緩解就醫難題,充實基層醫療機構。

                       智慧政務:一網通辦、一次辦成

           1月31日,山東百多安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生產醫用隔離眼罩。以往需到大廳窗口辦理第一類醫療器械備案事項,眼下,只需登錄德州政務服務網,線上提交材料,30分鐘內就能完成備案。

           面對疫情防控阻擊戰,德州市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為抓手,聚焦關鍵環節,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等手段,在多方面發揮科技“硬核”作用,為政府科學防控、精準施策提供了有力支撐。

           比如,在人口管控方面,早在2月2日,來德人員信息填報系統在省內率先上線,減輕了道路交通部門監測人員的工作壓力,也減少了高速路口車輛積壓、人員聚集的風險。

           負責此系統開發的和智信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涂波博士告訴記者:作為經德州市政府、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山東分中心共同確認的大數據研發和成果轉化單位,和智信致力于數據咨詢、數據賦能以及數據融合服務。公司依托三大運營商數據,結合各地政府和經濟實體自有數據、互聯網公開數據等,開展規劃、旅游、交通、零售、金融、安全等領域的大數據技術研究。

           疫情以來,他們與德州、威海、濰坊等地公安部門合作,針對外來人口數據發掘分析,重點人口管理、預警等開發了多起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應用項目。目前工作重點已經轉移到防范輸入型人口管理上來。

         

        微信圖片_20200411053030.jpg

        ▲與濟南交警的良好形象一樣,濟南的“智慧”交通也是全國的一道標桿。

           在政務服務上,此次疫情暴發后,德州市政務服務大廳全面推行“網上辦、預約辦”服務,企業和市民通過德州政務服務網、微信公眾號、“愛山東”APP以及各部門自建的各類APP進行網上辦、移動辦;辦理結果還可以通過郵政速遞免費寄送到家。同時,針對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生活保障物資等生產經營許可審批,開通了戰“疫”審批綠色通道,疫情防控急需的各項審批事項特事特辦、快收快辦。

           德州數字政務服務也是山東省推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次辦成”改革的一個縮影。據介紹,山東省“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總門戶由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牽頭,省大數據局、中國建設銀行等單位參與組建。在內容上率先集成了政府門戶網站、信息公開網、政務服務網,實現了“三網合一”。目前,總門戶已經接入全省各級5.2萬家單位、191.5萬個服務事項,省和16市政務服務、民生警務、公共就業、企業融資等主要辦事服務平臺實現對接,省政府41個部門政務公開內容全覆蓋,連接全省195個政務服務大廳、省和16市的政務服務熱線,收錄全省849家政府網站、200余萬條信息。

           以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和流程優化再造為基礎,“橫向到邊全覆蓋、縱向到底全貫通”,有效整合全省各級政務網站、APP、公眾號、小程序,推動實現企業、群眾辦事線上“進一張網,辦全省事”,線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其中“愛山東”APP已上線1205項高頻服務和重點應用,政務新媒體共梳理243項,16 市全部在“愛山東”APP上開設了分廳,接入69個電子證照。

                 濟南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

           道路上車流不息,大明湖景區一覽無余……在濟南市智慧泉城運行管理中心,濟南市的交通實況盡收眼底。

           “我每天上班沿經十路開車,用‘綠波速度’暢通無阻,擁堵時40分鐘的路程,現在十幾分鐘就可通達。”這是濟南市民對智慧治堵的感受。

            濟南市“交通大腦”已搭建全國領先的“一云四中樞,一環十服務”的整體架構,構建了具有實時感知交通體征、動態分析交通行為、科學評估交通狀態、智能下達交通決策的智能交通管理生態系統。

            依托“交通大腦”,百姓可以通過路面誘導屏、“濟南交警”公眾號等了解交通路況、預計到達時間等動態信息;AI智慧派警平臺還會智能自主發現并派警,交警事件處置到場效率提高65%,撤場效率提高74%;信號燈會“思考”,能自動調配不同路段、不同方向的通行時間。同時,為拓展便民、為民服務渠道,濟南市交警部門還利用微博、微信、“泉城行+”APP等新媒體渠道,全方位、多途徑實時發布路況信息,使出行信息直達掌心。目前,濟南交通大腦已經打通交通局、公交、出租、長途客運、城管、氣象等部門數據,運行了約50個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通過大數據深度挖掘和分析,將實時路況信息推送至廣播電臺、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使導航信息更精準、高效。

            智慧交通已經成為濟南智慧城市的標桿。濟南市工信局副局長楊福濤告訴記者,有些城市的智慧社區是從底層開始,一個功能模塊各自建設,像是“壘地基”;濟南的做法則是先“樹標桿”。先解決頂層架構、運作模式,再需求推動,深化應用場景。比如與浪潮合作,成立智慧泉城智能科技公司,企業投資占60%,并吸引社會資本入股,大大減少了財政投入。在建設水平上,濟南也走在了世界最前列,2019年11月19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濟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斬獲產業數字化轉型獎,該獎項被譽為全球智慧城市領域的奧斯卡。

         

        微信圖片_20200411053237.jpg

        ▲濟南市智慧泉城運行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展示城市防洪觀測系統。

            楊福濤說,參與當時評選的人士認為,基于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的智慧城市建設,全世界范圍內也沒有可以參照的對象,“前邊已經沒有路了”。

            楊福濤認為,智慧城市最大的難題不是資金、技術,而是管理者的城市管理“智慧”。比如怎樣更好地“架構”智慧城市,需要解決哪些需求?實現哪些應用場景?再考慮需要什么數據、系統支撐。

            受疫情反思,濟南市智慧泉城管理中心現在正在推進企業網格化管理系統。楊福濤回顧:疫情暴發以后,作為工業分管部門,他們首先要摸清本市范圍內的醫用物資生產企業有多少?產能多大?一開始誰也說不清楚,只能先向有關資質管理部門打電話詢問,知道有幾家之后,再去一一落實、了解。隨后,再跟蹤企業生產狀況、幫助協調原材料等上下游企業,并出臺相關政策,這其中,做了大量人工工作。

            企業網格化管理就是要掌握濟南市所有企業的運營情況,為不同的企業畫像,從而形成“濟南產業地圖”。那么,用什么數據來為企業畫像?稅收、環保、資產總額?這些肯定不足以判斷企業的質量。最終濟南市工信局確定了一項包含106個指標的評價體系。將濟南市現有企業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A類是質量較好的重點企業,D類就是一些落后動能的企業了。有了這個“畫像”,政府在企業管理、政策制定、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就更加有的放矢了。

           “智慧長清”也是濟南市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成功案例。長清區人民政府與濟南鐵塔公司合作,利用鐵塔基站等優質掛高資源布設城市監測感知系統,為全區環境檢測、城市管理、消防安全等提供智能監控。楊福濤舉例,在方圓數十里的林區,即使一處手機大小的著火點,也能被高空的“千里眼”迅速發現、告警,系統運行后,已經及時消除多起安全隱患。

              智慧醫療:從懷疑到接受

           作為平安保險的老客戶,濟南市民許睿(化名)曾經在客服人員的推薦下安裝了“平安好醫生”APP。但安裝后一次也沒有使用過。“一是不信任,二是住的地方離醫院不遠,有病就去醫院了。”

           疫情期間,跟大多數人一樣,許睿自我隔離、深居簡出,可能由于室內空氣干燥,開始出現鼻塞、出血等癥狀。非常時期,許睿不敢去醫院檢查,在嘗試了熱敷、滴香油、吸冷水等各種法子仍不見效之后,許睿想起久未使用的“平安好醫生”,開始嘗試網上求診。

           打開平安好醫生APP,首頁就是“快速問醫”, 點擊耳鼻喉科,“坐診”醫生的姓名、簡介、評價、收費標準出現在菜單里。許睿先點了位好評率較高的免費咨詢醫生,立刻彈出類似“淘寶小二”的快速導診對話窗?头儐栃祛5男詣e、年齡、主要癥狀后,轉到醫生問診界面。

           一位顯示身份為“銀川平安互聯網醫院”的醫生在詢問癥狀、治療經歷后,給出了“干燥性鼻炎”的診斷,并建議服用口服藥物及藥物噴劑。許睿詢問激素類噴劑是否有副作用,醫生的解釋也比較耐心和專業:“綜合考慮用藥的效果大于負面效應”。

           從問診到開藥一共用了15分鐘左右,期間可以增加免費時長一次。拿到處方后,許,F場下單,購買3盒通竅鼻炎顆粒及一盒抗酸莫米松鼻噴霧劑。藥費:96.5元,新客享受優惠10元。

        微信圖片_20200411053327.jpg

        ▲山東眾陽基于大數據研發的智能診療機器人。

            對這次網上問診過程,許睿感覺還算滿意。“聽很多人說過慢性鼻炎的痛苦,本來打算等疫情過去后去省立醫院西院耳鼻喉科掛號,還擔心是否要做鼻鏡檢查之類,幸虧沒有拖延太久,網絡醫生說藥物治療可以康復,希望能取得好的效果。”

           不過,許睿也有幾點疑惑:互聯網醫院為盈利性企業,醫生在開藥時會不會以商業利益為重?為此,許睿還專門選擇了另一個醫生來比較,第二位醫生開出了178元的藥方。

            另外,許睿還有些顧慮:醫生的身份、資歷是否真實?用戶評價機制是否可靠?互聯網醫院可以讓看病變得像“淘寶”一樣簡單,但起步不長的互聯網醫院,會不會也像初期的“淘寶”一樣,醫療質量良莠不齊?

            疫情讓網上問診更快地來到了我們身邊。但記者發現,在各級部門的應用平臺上,“智慧醫療”可以實現的功能還不太多。比如濟南的“愛城市網”APP,首頁設置“物資預約、疫情防控、復工復產、身份健康碼、企業供需、泉城辦事、質量鏈、一貸通、五險一金、我的卡包”十大欄目。在最下方位置的“濟南辦事地圖”中,有預約掛號小標志,點擊進入,出現“預約掛號”“個人中心”兩個子項。記者數了數,預約掛號項目關聯醫院25家,其中濟南11家。點擊可以關聯各家醫院官方掛號系統。此外,APP首頁推出了濟南市中心醫院互聯網醫院的發熱咨詢門診,應該是疫情期間推出。

            至于互聯網診療等應用,還沒實現。濟南市智慧泉城管理中心的人士告訴記者,由于醫療數據的建設是個龐大的工程,比如一個普通CT片子就要占用一個U盤的空間,醫療數據共享和平臺建設尚需時日。

            山東眾陽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山東省“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也是山東省衛健委省人口健康信息資源綜合平臺和 “健康山東”服務平臺的建設者,記者采訪時,他們剛剛拿到“濟南百靈健康互聯網醫院”的注冊,這也是山東第一家由企業獨立開設的互聯網醫院。

            眾陽健康甄強經理告訴記者,眾陽自1998年成立起就一直服務于我國醫療健康信息化事業。2019年,公司打造了智慧健康建設的“淄博模式” ,建立了淄博市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平臺,依托以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健康信息共享平臺,基于電子健康卡可在任何醫院完成就醫流程,實現病歷共享、遠程醫療等。山東省衛健委以健康淄博平臺為試點,進一步推出了 “健康山東”服務號,目前,全省500多家醫院實現了預約掛號、發熱門診等互聯網醫療服務。

        微信圖片_20200411053423.jpg

        ▲眾陽健康人士介紹企業發展歷程。

            甄強打開微信“健康山東”服務號,共設醫療服務、網上問診、健康服務、個人中心四個底欄。其中醫療服務項目包括掛號、導診、費用支付、住院、體檢等各項服務。在一項中醫診療欄目中,甚至提供了中醫診療機器人輔助診斷和健康咨詢功能。

            甄強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醫院開通互聯網醫院的熱情很高,他們已協助全國800多家醫院開通了互聯網發熱門診。下一步,實現線上線下醫療機構的數據共享,從而實現遠程醫療、疾控監測、分級診療,將是大勢所趨。

           與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這些巨頭一樣,眾陽認為,中國的醫療市場還有龐大的成長空間,同時也任重道遠。

           在某種層面,智慧城市的建設似乎也面臨同樣問題。疫情是對智慧城市建設水平的階段性考驗,也為今后的智慧城市建設指出了短板和努力方向。只有打通基層需求與上層治理之間的通道,堅持以人為本,需求導向、市場主導、共建共享,才能使智慧城市更上層樓,切實提升城市管理質量與人民滿意度。

         

        責任編輯: 任志強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

        国产香蕉一本大道| 国产精品jlzz视频| CHINESE中国精品自拍| 男女一进一出抽搐免费视频| 国产99在线|亚洲| 182tv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网站 | 亚洲毛片基地4455ww|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又大又粗又爽的三级小视频| 男人与禽交的方法| 人人影院免费大片|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久久中文娱乐网|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avtt2015天堂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 课外辅导的秘密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淫片视频免费看| 第一福利官方航导航| 哦┅┅快┅┅用力啊┅┅动态图| 男人扒开双腿女人爽视频免费 | 免费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自拍网|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久久99中文字幕久久|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 三级韩国床戏3小时合集| 在线视频国产99| 5g影院天天爽天天|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视频| 精品一二三四区| 亚洲精品**中文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