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個月的艱苦鏖戰,頓巴斯地區重鎮北頓涅茨克終被俄軍拿下。6月24日,烏政府命令烏軍從堅守的北頓涅茨克阿佐特化工廠撤退。6月25日,俄國防部宣布已控制北頓涅茨克全城。這是繼馬里烏波爾之后,俄軍在頓巴斯地區獲得的又一個攻城戰勝利。北頓涅茨克解決后,俄軍已接近控制盧甘斯克地區全境。
復盤北頓涅茨克攻防戰
從北頓涅茨克的攻防看,5月27日,俄軍開始對該城發起地面攻擊。盡管俄軍很快占領了北頓涅茨克市的大部分區域,但烏軍依托阿佐特化工廠內的設施展開防御,雙方陷入膠著的巷戰。俄軍不惜切斷連接北頓涅茨克與隔河相望城市利西昌斯克的3座橋梁,以封鎖孤立據守在阿佐特化工廠內的烏軍。在失去后勤補給、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留給烏軍的選擇已不多。為避免遭遇馬里烏波爾亞速鋼鐵廠烏軍被迫投降的命運,并為后續作戰行動保留有生力量,烏政府6月24日宣布從北頓涅茨克戰略撤退。目前,俄軍已完全控制北頓涅茨克的消息已得到雙方確認。不過,據俄羅斯塔斯社26日報道,“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內政部助理部長維塔利·基謝列夫上周日稱,北頓涅茨克工業區尚未完全清理完畢,該市仍有來自烏克蘭的武裝分子,人數有1000余人。據守阿佐特化工廠的70名烏軍人26日被俘。塔斯社26日稱,俄聯邦克里米亞共和國應急部門證實,“黑海油氣公司”鉆井平臺再次遇襲。
自從北頓涅茨克被俄軍圍困后,烏總統澤連斯基就發出“北頓涅茨克之戰決定頓巴斯地區命運”的言論,可見北頓涅茨克的戰略重要性。失去北頓涅茨克對烏形成的政治打擊不亞于軍事后果。對俄軍而言,在當前已控制盧甘斯克地區超過90%地域的情況下,拿下北頓涅茨克,俄軍可以集中兵力攻擊利西昌斯克這個重要城池,俄已接近完成占領盧甘斯克全境的目標。
據俄聯邦新聞社26日報道,俄軍事專家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表示,俄羅斯軍隊在頓巴斯打敗烏克蘭武裝部隊后,將能夠開始攻占哈爾科夫和扎波羅熱。他堅信,俄軍將首先進攻扎波羅熱以打通到哈爾科夫的道路。俄軍需要切斷哈爾科夫的通信、鐵路、公路交通。
俄在利西昌斯克攻堅難度更大?
針對烏軍從北頓涅茨克撤出,烏克蘭國防部國防情報局局長基里洛·布達諾夫宣稱,這是烏軍的一種“戰術重組”措施。他強調,俄軍正在使用其在馬里烏波爾使用的策略,“從地球表面抹去這座城市”,烏軍在廢墟和開闊地帶堅守防御已不可能。因此,烏軍從北頓涅茨克重新集結到鄰近的利西昌斯克高地以獲取戰術優勢。這充分說明,烏軍準備以該城為依托、集中優勢兵力與俄軍展開死戰。俄軍在利西昌斯克面臨的城市攻堅難度可能要超過北頓涅茨克。
“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內政部助理部長維塔利·基謝列夫稱,利西昌斯克市內已有交戰發生。有約1萬到1.2萬名烏克蘭方面的軍人據守利西昌斯克及周邊地區,包括雇傭軍、所謂的自愿營、民族主義營等。對于利西昌斯克的戰局走勢,有分析認為,首先,俄軍必須確保在北頓涅茨克的防御部署到位,并肅清城內殘敵。由于北頓涅茨克距離利西昌斯克非常近,北頓涅茨克有可能被俄軍發展成為對利西昌斯克實施遠程炮火攻擊的部署陣位。其次,北頓涅茨克與利西昌斯克之間的橋梁交通已被摧毀,俄軍必須花時間進行后勤準備,以便較大規模兵力順利渡過北頓涅茨克河。再次,俄軍需要切斷利西昌斯克與外界聯系,迫使其孤立無援。此前,俄軍一直在攻擊頓涅茨克境內的巴赫穆特,就是由于駐守利西昌斯克烏軍的關鍵后勤補給線是從巴赫穆特延伸至利西昌斯克的高速公路。在完全切斷這條交通線之前,俄軍可能不會大規模行動。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宣布,俄軍戰機、導彈以及炮火襲擊了利西昌斯克西郊和4個彈藥庫,俄羅斯方面的武裝部隊已從南部封鎖該市。
軍事專家認為,自從俄軍第二階段特別軍事行動在頓巴斯地區開啟后,俄軍充分吸取此前分兵冒進、閃擊未遂的教訓,充分運用火力優勢對烏軍陣地進行長時間炮擊后才會發起攻勢行動。烏軍預計已在利西昌斯克進行了充足戰術準備。6月初,烏總統澤連斯基曾前往利西昌斯克和巴赫穆特視察,也充分說明利西昌斯克防御部署已大大加強。
俄大規模導彈攻擊震懾西方?
值得關注的是,俄軍在地面戰場拿下北頓涅茨克后,自6月25日起對烏全境實施了一波較大規模導彈打擊。
俄新社26日報道稱,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當天稱,“俄羅斯空天軍部隊用高精度武器和‘口徑’導彈對切爾尼戈夫州德斯納村附近的烏陸軍第169訓練中心、日托米爾州捷捷列夫卡地區的空降突擊部隊第199訓練中心、利沃夫州斯塔里奇地區的烏軍第184培訓中心進行了大規模打擊。”據俄國防部消息,此次空襲使在靶場結束訓練、由烏軍戰略預備隊組成的第65、第66摩步旅和第46空中機動旅完全喪失作戰能力。烏軍向戰區調派上述部隊的計劃夭折。
烏克蘭空軍司令部表示,俄軍向烏克蘭發射超過50枚陸基、空基和;鶎,打擊了日托米爾、基輔、赫梅利尼茨基、切爾尼戈夫、利沃夫、尼古拉耶夫、哈爾科夫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等多個州。其中,俄空天軍出動6架圖-22M3“逆火”轟炸機從白俄羅斯境內起飛,對基輔、蘇梅和切爾尼戈夫州的地面目標發射12枚Kh-22巡航導彈,這是俄軍首次從白俄羅斯發射此類導彈。烏空軍司令部指出,俄軍對烏西部目標使用了;l射的“口徑”巡航導彈,對烏克蘭北部目標使用了Kh-22巡航導彈和陸基“伊斯坎德爾”及“圓點-U”戰術彈道導彈,對烏克蘭南部目標使用了“縞瑪瑙”巡航導彈和“棱堡”岸基反艦導彈。位于利沃夫州的亞沃里夫軍事基地再次遭到打擊。利沃夫州長馬克西姆·科齊茨基稱,俄海軍從黑海發射6枚導彈,其中4枚擊中該基地,另外兩枚在擊中目標前遭到攔截。該基地內建有國際維和與安全中心,同時也是西方向烏軍援物資的重要存儲點。
有分析認為,俄軍此時對幾乎烏克蘭全境各方向實施遠程導彈打擊,很大程度上是在向美西方示威。目前,美歐各國領導人正齊聚召開系列會議,會議主題均聚焦俄烏沖突。俄軍此輪導彈戰意在向歐洲進行威懾,表明俄將不會向美歐制裁屈服的決心意志。
俄羅斯《觀點報》25日報道稱,對于俄軍近期不斷加大對烏克蘭軍事目標的導彈打擊,俄羅斯《國防》雜志主編伊戈爾·科羅特琴科稱,俄軍為了下一步目標,有必要阻止一直在幫助基輔供應武器的烏境內鐵路運輸。為了切斷西方所有武器運送,有必要打擊包括橋梁在內的烏關鍵鐵路基礎設施。烏方想要恢復和重啟被摧毀的橋梁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這將迫使烏克蘭鐵路運輸停止至少三個月。在這種情況下,供應商將不得不從波蘭或羅馬尼亞“拖走”武器。因此,近期俄羅斯對烏克蘭目標實施導彈打擊,主要打擊的是西方提供的武器彈藥和烏克蘭軍工企業等目標,從而達到削弱烏軍戰斗力的目的。
據烏克蘭通訊社25日報道,烏總統辦公室主任安德烈·葉爾馬克稱,俄大規模導彈襲擊表明俄軍仍有很多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