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長期喝飲料不健康,但其實有一種很“古老”的飲料,對健康很有幫助,不管是醫生還是各類研究都建議你多喝點!
茶飲,是除了水之外,喝得最普遍的飲品了。尤其是夏天,喝茶既解暑又解膩,很多人閑暇或飯后都會喝幾杯。經常喝茶對身體有哪些好處,你知道嗎?
經常喝茶
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1. 降低死亡風險
2022 年發表在《內科學年鑒》上的一項研究,對50萬名飲茶的人隨訪了大約11年,結果發現,每天喝≥2杯茶的人,全因死亡風險比不喝茶的人低9%-13%。
2. 降低患癌風險
2020年發表在《營養學進展》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喝茶真的可以預防癌癥,尤其是口腔癌。同時,飲用各種茶與胃癌、結直腸癌、膽道癌、肝癌等多種癌癥的風險降低有關。
3. 降低糖尿病風險
2021年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對中國約50萬成人隨訪11年的研究則顯示,與過去一年從未喝過茶的參與者相比,日常飲茶者的2型糖尿病風險降低8%。
4. 降低中風風險
《中風》雜志2013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對8萬多名日本人平均隨訪了13年發現,每天喝2-3杯綠茶的人,中風風險降低14%,每天喝4杯或更多杯風險降低20%。喝綠茶之所以能降低中風風險,主要是因為綠茶中的兒茶素可以通過抗氧化、抗炎、抗增殖、抗血栓形成等多種機制保護血管。
5. 降低高血壓風險
2023年發表在英國醫學委員會《公共衛生》雜志上的一項對中國7.6萬成人的研究顯示,喝茶可降低高血壓風險,其中喝綠茶可使高血壓風險降低6%,即使不是每天都喝,每次喝的量也不多,只要堅持喝,長期也能起到降低高血壓風險的效果。⑤
6. 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2018年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喝茶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長期堅持飲茶的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水平下降得更慢,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8%。
7. 降低癡呆風險
2022年發表在《自然》子刊上的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郁金泰團隊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與不喝茶的人相比,喝茶可使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降低16%。
茶的種類這么多,
喝什么茶最好?
不同的茶風味各異,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選擇。上海市周浦醫院腫瘤血液科副主任醫師周莉2017年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介紹,不同人群適宜的茶也有不同,科學飲茶,最好不要拘于某一種茶類。
1. 綠茶:適合內熱體質、胃熱的人,不適合體寒、有胃潰瘍、容易失眠的人。
2. 青茶:也稱“烏龍茶”,不寒不熱,是一種中性茶,適合大多數人飲用。
3. 紅茶:全發酵茶,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欲,更適合老年人。
4. 黑茶:適合任何人群,包括虛寒體質的人,老人也比較適合。
5. 白茶:具有健胃提神,祛濕退熱,適合中老年人飲用。
6. 黃茶:清熱降火、生津潤燥、助消化,適合需要清火的人。
對于很多人關注的“喝茶防癌”,應該如何選擇茶的種類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醫師鄭榮輝2023年在廣州市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公眾號刊文中介紹,茶葉的防癌效果主要與所含茶多酚類物質有關,而這一物質會在發酵過程中被茶葉中的多酚氧化酶所氧化,導致其含量降低。
就防癌效果來說:
1. 綠茶、白茶,不發酵或輕微發酵的效果最佳;
2. 青茶類(如單樅、烏龍、鐵觀音等)效果次之;
3. 紅茶與黑茶類經重度發酵制作后,茶多酚含量較低,其防癌效果相應也降低。
怎么喝茶能夠
獲益最大?
很多人天天喝茶,也沒想到,喝茶竟然有這么多健康益處。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秘書長、注冊營養師谷傳玲在科普中國公眾號刊文中表示,要最大程度地獲得這些健康益處,茶葉應該怎么存放、茶水應該怎么喝?
1. 茶葉密封、避光儲存
茶葉容易吸潮也容易串味,讓茶喝起來“鮮爽”的茶氨酸容易損失。抗氧化的茶多酚也容易氧化損失,而且溫度高時損失更嚴重。所以,茶葉要密封、避光、低溫儲存,短時間不喝的茶還可以抽真空后冷凍起來。
2. 沖泡溫度適宜
一般建議綠茶用80℃左右的水沖泡,紅茶和烏龍茶用沸水沖泡,這樣可以平衡咖啡因、茶多酚、茶氨酸等成分的溶出,沖出的茶更好喝。
3. 茶放涼再喝
我國廣東潮汕地區的工夫茶講究滾燙的時候趁熱喝,但是真不建議這樣,因為高溫會損傷食道,增加食管癌風險,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認為飲用溫度超過65℃的熱飲料可能會致癌,所以用沸水沖的茶,建議放到不燙嘴再喝。
4. 多喝淡茶、少喝濃茶
濃茶含有更多的咖啡因,容易引起惡心、胃灼熱、心悸等問題,下午或晚上喝也會影響睡眠,所以要少喝。另外濃茶富含的鞣酸還會影響鐵的吸收,有缺鐵性貧血的人最好不喝。
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