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發布了《關于2020年度擬確定為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名單的公示》,截止公示結束,成立僅兩年多的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繼獲批山東省眾創空間、濟南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后再接再厲,再次成功升級,正式被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
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隸屬于中關村信息谷。中關村信息谷是在實施國家創新驅動戰略、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中關村1+6政策全國推廣指示的背景下,經中關村管委會批準,由中關村發展集團出資組建的線上線下平臺為支撐的產業互聯網創新服務公司,近年來在推動國內創業孵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中關村信息谷以中關村豐富的創新資源為依托,通過在合作城市設立創新平臺,充分與當地資源稟賦結合,形成優勢互補的城市創新發展體系。截至2019年7月,中關村信息谷已在全國服務超過31個城市及區域,托管運營載體面積超過110萬平米,合作土地面積60平方公里,服務創新型企業超過8000家,落地企業2100家以上。

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起源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號召之下。2016年12月,濟南高新區與中關村領創(現為中關村信息谷子公司)簽署落地協議,共同打造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項目,2018年3月中心在濟南市高新區港興三路北段未來創業廣場1號樓正式運營。中心面積2萬㎡,不僅囊括會議室、路演區、展示廳、創業咖啡吧、洽談區、共享接待室等配套功能空間,還設置有創業苗圃、孵化和加速空間,中心致力于建設和完善科技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營造區域科技創新創業良好環境,培養高水平、高素質、高層次的創業團隊,培養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源頭企業。

創新中國行走進濟南暨濟南·中關村協同創新論壇
作為濟南市高新區雙創服務生態鏈前延的重要一環,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專注于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科技服務等領域項目,以打造集中關村創新資源、線上平臺、科技金融為一體的類中關村產業生態體系。成立兩年來,中心共孵化60多家企業和團隊,舉辦雙創活動60多場,成功打造出“創新中國行走進濟南暨濟南•中關村協同創新論壇”品牌活動,輻射創業者3000余人次;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創業企業和團隊,4家企業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1家企業獲得濟南市瞪羚企業認定;獲得省市領導認可,濟南市前市委書記親臨現場給予充分肯定,省市科技局、人社局多次蒞臨給予指導;獲得多個國家及省市榮譽,2018年獲得山東省眾創空間備案,2019年獲得濟南市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

輔導空間企業參加創業大賽并榮獲第二名
該中心先后與二十余家高端機構及專業服務機構簽訂合作協議,聘請了十余名國際級創業導師,共同為中心及中心企業的發展努力。企業不僅能夠享受到配備會議室、培訓室、洽談室、多功能廳、茶水間等公共空間的公共服務,還能享受到包含政策宣貫、投融資對接、創業輔導培訓、人力資源服務、法律稅務和知識產權服務、市場推廣服務、國內外交流合作等專業服務。

第17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與美國terraPulse簽約
該中心成立之初,就設定了“黨領導創新”的定位。中心成立了聯合黨支部委員會,在黨支部委員會的組織下,聯絡創新資源、舉辦創新活動、推薦國外成果轉化機構、招引創業人才,加強了企業內部凝聚力。

該中心的發展離不開濟南市高新區及濟南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的大力支持,在推動項目整體發展、在申請國家和省市榮譽、在協調企業入駐、在打造項目創業活動方面,都有他們協調溝通忙碌的身影。

聘任新舊動能轉換生態系統導師顧問
勝不足喜,不忘初心,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將以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為契機,依托中關村信息谷及中關村發展集團創新資源,圍繞打造京滬沿線“生態核動力、創新集聚芯”,繼續深耕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科技服務三大領域,以服務創新型企業為本,整合雙創資源,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構建創新創業服務生態圈,向更多的國家級雙創牌照努力。

各類政策、財稅、金融、人力培訓

赴大峰山進行紅色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