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第10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主論壇在濟南市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次主論壇活動,以“新生態、新機遇”為主題,以三大權威數據發布、兩場互聯網話題分享為主線。把脈行業趨勢,發掘最新商機,交流行業資訊,共同探討后疫情時代糖酒行業發展新動能。
國際國內雙循環下食品行業涌現新機遇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食品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沖擊,疫情后,食品行業面臨哪些機遇與調整,成為亟需探索的問題。而2020年作為“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的銜接之年,站在了歷史的關鍵節點上。
組委會副主任、中糧糖業董事長由偉在致辭中表示,可以預期,未來我國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將進一步撬動,行業市場空間和機會將進一步催生。本次論壇以“新生態、新機遇”為主題,順應形勢要求,匯聚各方期待,邀請來自行業協會、研究院所和龍頭企業的專家,發布食品工業、商業和消費者數據,在互聯網視野下探討食品酒類營銷和小微金融發展新趨勢,為把握“雙循環”新格局下的發展戰略主動權,集思廣益、開拓視野、理清思路,助推食品酒類行業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攜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三大發布融合數字科技解析食品業發展方向
本次論壇發布的行業工業數據、商業數據和消費者數據,成為極大看點。阿里巴巴通過數字科技帶來的在線平臺本地化服務以及數字金融等,同樣備受關注。
中國消費大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立平根據多項調研,發布了2020年社區超市經營動向及發展趨勢報告。陳立平認為,疫情對消費的沖擊大,旅游業、餐飲業出現大幅下降,超市和便利店卻呈現增長趨勢。從全國大數據的分析情況看,超市企業經過2月份的一個短暫的下降之后,在3月份呈現了31%的增長。報告還分析了不同食品品類的銷售情況,其中,酒類在1月份增長了154%,2月份下降了70%,3月份反增20%,之后基本上在5-10%的區間增長。報告顯示,疫情期間、疫情后消費行為發生了明顯變化,也將帶來零售業態的改變。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京玉帶來2020中國食品工業數據報告及未來趨勢研判。數據顯示,疫情對我國食品工業生產造成短期沖擊,1-2月食品工業增加值明顯下降,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5%,3月份以來增加值恢復明顯,同比增長3.9%,已經由負轉正。未來食品工業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下,不斷開拓市場,重塑產業鏈、價值鏈,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線上線下市場融合。
食品行業新的消費需求是什么,消費偏好是什么,對于廠商挖掘新的消費潛能,開發新品等大有裨益。在此次論壇上,益普索中國資深研究總監王晶以“洞察食品創新趨勢”為主題,從用戶的角度來出發,提出未來趨勢必然朝著“有益健康、有益減脂”的方向發展。
如何用數據與數字化轉變來提升食品行業,成為業界關心的問題,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副總裁彭雷預測,未來三年,數字化門店在整個本地生活里面的規模會由現在的100萬門店提升到400萬門店以上,平均每年的增幅都在40%以上。疫情給本地生活的很多行業帶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的背后的推動力就是數字化,沒有數字化就沒有掃碼點餐,不能做到無接觸配送。螞蟻集團網商銀行也發布了數字化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為食品企業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