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濟南市2022年上半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進行介紹。濟南市生態環境局一級調研員解玉忠介紹,到2025年,將完成全部899個入河排污口整治,切實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
據了解,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將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會同水務、農業、城管、住建等部門和各區縣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打好碧水保衛戰。
持續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加強工業企業、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運行監管,確保其穩定達標排放,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總量。強化城鄉面源污染控制與監督指導,積極協調推進“兩個清零、一個提標”行動,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效。
著力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按照國家關于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要求,會同水務等部門協調推進沿黃河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確保入黃支流水質穩定達標。積極推進“智慧生態黃河”系統建設,建立覆蓋骨干河道干支流的數據采集監測網絡,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全面實施入黃支流綜合整治,加快推進北大沙河生態及河道綜合治理、錦水河清淤等工程進度,推進浪溪河、龍柳河、玉帶河等河道疏浚清理工作,重點控制長清、平陰入黃支流總氮濃度,持續改善黃河水質,在推動黃河生態保護中貢獻濟南力量。
實施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行動,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管理,逐步開展“萬人千噸”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問題排查整治,保障全市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達到或優于Ⅲ類。
加強河流斷面水質監管,濟南市全面啟動了入河排污口的溯源整治工作,實行清單化管理,推進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標志牌樹立等重點工作,為濟南市水生態環境實施精準化、“點穴式”治污提供了基礎保障。到2025年,將完成全部899個入河排污口整治,切實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充分發揮上下游治污的協同作用,發揮省會城市示范帶頭效用,主動與濱州、泰安、淄博等3市就跨市斷面開展會商,推進流域污染聯保共治,打造以聯合預警、聯動執法、聯合會商、協同解決為主體內容的上下游、左右岸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實現流域斷面聯防聯控常態化共治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