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來濟南,請你一定要走一走歷下的街道,古城老街與高樓大廈相映成趣,聽泉水叮嚀,賞清風飛鳥。在一磚一瓦為這幅美麗的城市畫卷增添艷麗筆觸的同時,環保守護者們也在夜以繼日地做著減法,全力攻堅,減少城市發展中的污染——據最新數據顯示,該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35,同比改善為11.2%,優良天數為238天,優良率為64.2%,比去年同期優良天數多了31天 ,6項主要污染物均實現大幅改善,在全市空氣質量第一單元中現狀排名第一、改善率排名第一、總排名第一,各項數據均為自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成績……其中PM2.5濃度為36ug/m³,同比改善率為 20.0%。這是2021年歷下區生態環境工作交上的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一年來,歷下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一城山色和泉水叮咚化為百姓福祉,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并成功摘得“國字號”榮譽——入選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廣告一根神骨百萬年修為,少年撿了一筐回家煲湯,喝完整個修仙界炸了
大氣環境持續改善。今年以來,歷下區堅持鐵腕治污、科學治霾,從“減煤、降塵、控車、治源、禁燃、增綠”六個方面著手,形成系統化攻堅,集合各地各相關部門力量,依托“人防+技防+大數據”,做到一微克一微克地摳,堅決把空氣污染降下來。高標嚴管、常抓不懈,推動各項大氣防污治污措施落地見效。
全域水質穩定達標。安全飲水潤民心,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產、生活和生態的命根子。歷下區堅持科學治水、系統治水、精準治水、高效治水,重點做好河長制管理、水環境治理和水體保護提升,持續加大黑臭水體治理力度,打造更多生態型景觀河道。全區4個市控及以上考核斷面,4項污染物濃度較去年同期改善幅度較大,轄區5處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平均水質優于市級下達的考核目標,位于全市前列。
土壤修復圓滿完成。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才能確保建設用地安全利用,保障人居環境安全。歷下區強化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污染分類管控、污染治理與修復,確保土壤環境質量安全,構建“依山而游、枕林而憩”的山城綠化大格局。圓滿成全區13個土地性質變更地塊的污染狀況調查與評估及義和土壤污染修復治理工作,目前歷下區無疑似污染地塊和污染地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為100%,走在全市前列。

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歷下區充分發揮“最多跑一次”改革引領作用,精減辦事材料、優化辦事流程、縮減辦事時間,提高辦理效率。先后完成27個建設項目環評報告批復、60次辦理輻射審批業務、13個項目污染物總量確認。“四減四增”扎實推進,對企業開展駐點幫扶和“體檢式”幫扶,既查問題,又幫整改;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實行“一企一策”差異化管控,做到了精準治污。
執法監管嚴格有力。圍繞水、氣、土、安全等多個領域,歷下區聚焦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持續發力,全面打造新時代生態環保鐵軍隊伍,堅持鐵面執法、鐵腕執法。先后出動執法人員6000余人次,巡查工業企業、餐飲業戶、工地等單位3300余次,下發整改通知書90余份,移交問題線索80余條,處罰案件34件,收繳罰款85萬余元。

環境監測科學規范。歷下區通過污染源監督監測、執法監測、在線監測及“空天地”一體化監管監測,實現水、氣、聲、土監測的全方位、全鏈條、全覆蓋。圓滿完成各項監測任務,取得數據近1萬個,為區生態環境決策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持。市生態環境監控中心歷下分中心被評為“濟南市生態環境監測優質實驗室”,負責人王程濤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生態環境監測‘技術骨干’稱號”,并榮獲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章。
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這些看得見的變化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顯著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的每個腳印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努力,在日常工作中,歷下區注重加大污染防治、生態文明建設等工作的宣傳,以創建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等為重點,開展送環保知識到企業、到學校、到社區活動,積極營造了社會廣泛參與環保的濃厚氛圍。

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今年,歷下區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還有哪些“大動作”?據悉,歷下區將繼續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要求,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加強源頭、系統、整體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面完成市下達歷下區的目標任務,努力確保歷下區環境安全。
其中,歷下區將申請創建國家“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在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基礎上,接續啟動創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申報工作,持續擦亮綠色發展“金名片”。
此外,歷下區還研究探討減排降碳相關工作。目前已與中國環境科學院、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對接,擬對CBD和自貿區的項目進行減排降碳方面的研究探討,高起點規劃激發經濟活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歷下分局黨組書記、局長付延華表示:展望2022年,歷下生態環境鐵軍將繼續推動空氣質量持續穩定向好,守護好轄區的氣清天凈、藍天白云的最美底色,全局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實干勁頭,敢啃“硬骨頭”的拼勁和韌勁,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讓藍天白云、群星閃爍成為常態,為人民群眾營造生態宜居、宜商宜業的優美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