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濟南市生態環境委員會率全市各區縣生態環境局、城管局、城鄉水務局等單位在歷城區唐冶街道召開全市城市面源污染治理現場觀摩會。觀摩會旨在做好全市各類流域污染防治專項檢查中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進一步推動解決城市面源污染問題,鞏固碧水保衛戰成果,交流學習城市面源污染治理的先進經驗。
第一階段,觀摩組一行走進歷城區唐冶街道面源污染治理點,實地觀摩唐冶西路面源污染治理點和工作展板,詳細了解唐冶街道面源污染整治、沉淀池運營和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等情況。市生態環保局歷城分局和歷城區唐冶街道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有關情況:歷城區現道路保潔面積為1800余萬平方米,配備洗掃車輛80輛。其中唐冶街道道路保潔面積約316萬平方米,道路洗掃車14輛,該觀摩點處沉淀池于4月22日啟用,可以同時容納兩輛保潔車輛排污。每天有6輛車在該沉淀池進行排污,每車每次排放污水約3立方米,耗時7分鐘,按照四班作業計算,每天排放污水累計約150立方米。自該沉淀池啟用以來,每周第一沉淀池沉積污泥雜質約15厘米,第二沉淀池沉積污泥雜質約5厘米,沉淀效果良好。
據了解,為有效提高保潔車輛作業效率,做好洗掃車污水收集,避免污水直排河道,歷城區唐冶街道共建設三處洗掃車污水沉淀池,分別位于街道南區、北區和西區,各區域保潔面積約10平方公里。通過混凝土管道下穿人行道連接沉淀池,沉淀池分沉淀一池、沉淀二池,二次沉淀池經管道與污水井相連,污水經兩次沉淀后排入污水管網,流入唐冶污水處理廠,經處理達標后循環使用,避免水資源浪費。
第二階段,在召開的座談會上市城管局對城市面源污染整治工作進行安排,市城鄉水務局對水污染防治工作安排部署。市生態環境局強調,各單位要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信心,牢固樹立爭先進位、爭創一流的意識,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加快排查整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同時,市區(縣)兩級生態環境、城鄉水務、城管部門要加強聯動,定期召開會議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共同深入研判問題,尋求面源污染治理對策。隨后與會各單位開展座談交流。
污染治理,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拿出久久為功的韌勁兒,方能確保持續取得實效。展望“十四五”,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濟南將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繼續保持生態優先的戰略定力,堅持生態立市,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加強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泉涌的生態濟南,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生態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