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今年7月30日病亡后,10月7日埋葬在新北市汐止區五指山軍人公墓,遭到不少民眾的抗議。
李登輝墓園的主體工程
移靈車隊10月7日上午8時許從翠山莊出發,由李登輝的孫女李坤儀手捧骨灰壇,與李登輝女兒李安妮等人一同護送前往奉安禮拜會場。車隊9時許抵達五指山“國軍示范公墓”后,由蔡英文率“副總統”賴清德、“總統府秘書長”李大維、“內政部長”徐國勇和“國防部長”嚴德發等人迎靈。隨后蔡賴進行禮敬儀式,之后由“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舉行禮拜,“國防部”鳴葬槍3響,儀式于10時多結束。李登輝就此埋葬在五指山“國軍示范公墓特勛區”。
當天,反“臺獨”團體“藍天行動聯盟”“333聯盟”和“拔菜總部”等到場抗議,在車隊經過的馬路口舉旗吶喊,表達訴求。“藍天行動聯盟”副主席錢達稱,他們是為了抗議蔡英文將李登輝葬在五指山公墓,認為“這個行動是對中華民國軍人最大的侮辱”,因為他們“不斷宣傳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居民林立騰身穿早期軍服、手持大面“國旗”站在汐科火車站。他說,李登輝自稱是日本人,也并非沒錢,卻葬在“國軍示范公墓”,“對中華民國的軍人來說,這是莫大的侮辱”。還有人大罵李登輝不要臉,并對蔡英文喊話說,“你越囂張,你的日子是不會久的”。警方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在現場部署大批警力戒備。
啟用于1982年的五指山“國軍示范公墓”,依葬者軍階分為特勛區、上將區、中將區、少將區、上校區、中少校區、尉官區、士官長區、士官區及士兵區,有超過9000個穴位。李登輝所在的“特勛區”位于由蔣經國題字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碑”前方的一塊坡地,在該區26個墓穴中,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前“國防部長”蔣仲苓等軍方高階將領均安葬于此。李登輝成為繼嚴家淦后,第二個安葬在五指山的臺灣地區領導人。10月4日,臺軍方稱,李登輝墓園工程分三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擋土墻工程”9月25日完工;第二階段“造墓主體工程”10月4日完工,奉安后再進行后續的“造景植栽工程”。臺媒稱,山區警戒相當森嚴,明令禁止媒體空拍機在園區內升空拍攝。
自李登輝病亡以來,有關其安葬地點持續引發爭議。8月10日,新黨召開記者會稱,讓李登輝這樣一個有爭議性的人物安葬于五指山公墓,會讓后代看不清價值所在。“藍天行動聯盟”主席武之璋直言,將李葬在“國軍公墓”,臺灣大多數的愛國同胞是不會同意的,因為他沒有資格。他痛斥李登輝是沒有中心思想的投機分子,沒有資格與英勇抗日的將軍和官士們比鄰而葬。陳水扁在臉書稱,蔡英文當局選定五指山作為李的長眠地,但這不是李登輝生前遺愿。他還說,蔣介石當年遺愿是回大陸葬在紫金山,最后沒實現;蔣經國遺孀蔣方良及蔣緯國遺孀曾寫信給前“國防部長”湯曜明,希望將兩蔣安葬五指山軍人公墓,與部屬同袍相伴。但礙于蔣家后代意見不一,兩蔣至今未入土為安,沒想到李登輝卻長眠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