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0日,我國31省區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連續3日零報告,尤其是武漢的零新增,被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賽贊為“給世界帶來希望”。
然而,事實證明,零新增不等于零風險。21日全國新增一例本土病例,就是境外輸入的關聯病例,中斷了境內持續“零新增”。
23日,國家衛健委通報新增確診病例78例,其中74例為境外輸入,4例是本土病例。新增病例來自哪里?
本土新增確診病例4例
3月2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78例,其中,74例為境外輸入,分別是北京31例,廣東14例,上海9例,福建5例,天津4例,江蘇3例,浙江2例,四川2例,山西、遼寧、山東和重慶各1例。
截至3月23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27例。
3月18日,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工作人員詢問入境人員信息。圖片來源:新華社 丁汀 攝
本土新增確診病例4例,分別為:
武漢新增確診病例1例。患者系省人民醫院(本部)醫生,租住武昌區紫陽街張之洞路137號,近期在醫院上班,不排除院內感染。
上海新增1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該確診病例常住上海寶山,為境外輸入關聯病例。3月14、15日,其在廣東出差,曾與當地確診的境外輸入性病例有過接觸。3月21日根據協查通報,上海市將其作為密切接觸者,對其實施集中隔離觀察,期間出現癥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目前,已追蹤到其在上海市的密切接觸者9人,均已落實集中隔離觀察。
北京市海淀區新增報告1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
廣東省新增省外輸入病例1例,為佛山報告湖北輸入1例。
李蘭娟:我們面臨著第二次嚴峻考驗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23日在武漢表示,中國面臨的境外輸入病例防控任務非常艱巨。這需要我們繼續加大努力、毫不放松,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在其他城市蔓延。
自2月2日凌晨率醫療隊抵漢,李蘭娟已在武漢工作50余天。她談到,隨著其他國家疫情發展,中國所面臨的防控形勢依舊嚴峻,境外輸入風險在增加。“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國際交流頻繁,非常擔心境外輸入導致我們國家再次發生大的疫情。”
李蘭娟受訪時說,全國不少省區市已復工復產,武漢也已經多日報告新增確診及疑似病例“歸零”。但當前依然有兩個問題值得高度重視。
一是社會上可能還有“漏網”病例,需高度重視防止疫情“死灰復燃”,“這塊工作要堅持不懈”;當前病患存量還較高,應繼續加大救治力度,盡最大力度挽救重癥、危重癥患者生命。
二是中國正面臨嚴峻的境外輸入病例考驗,需嚴防死守,“對此決不能掉以輕心”。
無癥狀感染者為何不納入確診病例?武漢衛健委答復
3月23日,針對當前市民比較關注的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相關問題,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召開省、市專家咨詢會,就市民關注的問題答復如下:
一、什么是無癥狀感染者?
答: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無癥狀感染者是指無臨床癥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或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陽性者。
二、無癥狀感染者一般通過什么途徑發現?
答:無癥狀感染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者篩查、聚集性疫情調查和傳染源追蹤調查等途徑發現。
三、無癥狀感染者有沒有傳染性?
答:無癥狀感染者也可成為傳染源,具有一定的傳播風險。但是,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基于現有的數據,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由已出現癥狀的患者傳播的”,因此無癥狀感染者可能不是主要的傳播來源。
四、無癥狀感染者為何不納入確診病例?
答: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定義,疑似及確診病例需具備臨床表現。無癥狀感染者因無臨床表現,需要集中隔離14天并做進一步的檢測來進行判斷。如果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期間出現了癥狀,則將其作為確診病例報告并公布。
五、無癥狀感染者會發展為確診病例嗎?
答:少數無癥狀感染者可能會發展為確診病例,但絕大多數會自愈。
六、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如何處置?
答: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無癥狀感染者應集中隔離14天,隔離期滿后,原則上兩次連續標本核酸檢測陰性者(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可解除隔離。隔離期間出現癥狀,立即收治入院。
七、個人如何預防無癥狀感染者帶來的傳染風險?
答:對于一般人群而言,戴口罩、留距離、勤洗手、不聚集等措施是最有效的防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