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李龍龍 李森雨)“收入怎么樣?”“病情穩定嗎?”“有沒有去務工的打算?”“有啥需要解決的困難嗎?”……這是貧困群眾最近在田間地頭、家庭院落聽到最多的話。
剛從河道巡查回來的貧困戶毋戰強告訴記者:“我的幫扶人是禹州文廣旅局的胡宇曉,也是俺村的第一書記,人好得很,經常到我家,還給我送東西、講政策,對我的生活也很關心。每次來,都問長問短的,時間長了,感覺和親戚似的,這次又幫我找了一份工作,今年我實現脫貧一點問題都沒。”
毋戰強是順店鎮下毋村的貧困戶,與81歲老母親一起生活,母親肢體一級殘疾,常年臥床,聽力也有障礙,毋戰強需在家照顧母親,不能外出務工,胡宇曉根據毋戰強家實際情況,積極幫助其落實低保和金融扶貧政策,并給他申請了保綠員和河道管理員公益性崗位,每月可多收入1200元。今年毋戰強母親去世,胡宇曉就忙著同村兩委班子為毋戰強早日摘掉貧困戶的帽子出謀劃策。
近日,胡宇曉得知金惠購物廣場招聘務工人員,多次實地調研,又與負責人對接溝通。8月12日,胡宇曉帶領毋戰強到金惠廣場面試,最終達成了每月1500元的薪資報酬協議,成功為毋戰強謀得一份倉庫保管工作,為其早日脫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駐下毋村第一書記胡宇曉說:“村民們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外出找工作確實還存在一些困難,我們幫扶人根據每戶實際情況,因人施策,幫助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對象找到工作,早日實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