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百年黨史中感悟思想偉力,從百年奮斗中汲取奮進力量。濟南三中將“守底線,立高線,創亮線”三線工作法應用于黨史學習教育,從黨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以扎扎實實的學習成效,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為建黨百年獻禮。

“守底線”就是抓實黨史學習教育,不折不扣完成規定動作。濟南三中成立了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結合學校實際,進行頂層設計,制定了《濟南三中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繪制了黨史學習教育路線圖,詳細規定了每項內容參與的人員、開展的時間段、活動的形式和要求等。學校黨委掛牌督戰,對集中活動進行統一安排。每周干部工作推進會上,工作小組對黨史學習教育督查情況進行反饋,保證按計劃推進。

該校黨委嚴格對標對表,精心組織安排,細致跟進指導,落實“準”的要求,貫徹 “實”的作風,保證規定動作不折不扣完成。例如,為保證專題宣講和專題黨課質量,學校統一提供了宣講提綱和宣講課件,并帶領各支部進行黨課集體備課。為保證 “大走訪”“大排查”“大提升”活動走深走實,黨委委員帶領各部門通過座談會、問卷調查、走訪等多種形式,深入服務對象開展調研,指導各部門對照師生家長意見建議進行整改,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25項提升行動,切實為師生辦實事解難事,得到師生家長好評。

“立高線”就是抓規范、抓質量、抓實效、樹立標桿。“觀”紅色電影、“唱”紅色歌曲、“賞”紅色畫作、“抄”紅色詩詞、“尋”紅色足跡、“講”紅色故事、“薦”紅色書籍、“誦”紅色作品、“贊”紅色人物、“繪”紅色黨章……濟南三中各黨支部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開展的這些既符合黨史學習教育特點和規律,同時又能夠體現支部特色的“自選動作”,實現了內容形式方法上的創新。第一黨支部帶領黨員“尋”紅色足跡,錄述榮軍故事、開展“快閃”式黨史宣講;第二支部結合學科節,開展 “科學也偶像”系列推介活動;第三黨支部組建了“黨史宣講團”,面向全校師生開展了“走進三中黨史館,追尋中國共產黨百年足跡”活動;第四黨支部啟動了 “紅色經典永流傳”系列活動, “唱”紅歌、“賞”紅畫,學習其背后的黨史故事。離退休黨支部組織的“共話入黨初心,重寫入黨誓詞”活動,讓老干部們在重溫入黨時的莊嚴承諾和堅定決心過程中,再一次感受到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堅定了老干部們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堅定意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自選動作”,讓廣大黨員在春風化雨中汲取百年黨史的豐富營養,使黨史學習教育更貼近實際,更深入人心。

“創亮線”就是以項目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實現教育形式內容創新創優。濟南三中黨委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采取“黨建+團建”“支部+學科組”“支部+社區”“黨員+群眾”“黨員+教師”“黨員+學生”的多元協作模式,壯大了黨史學習教育隊伍。第三、第四黨支部聯合學部開展的 “教室里的黨史館”活動,讓學生成為教育主體,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推動,這一活動受到學生喜愛,《人民日報》客戶端等多家媒體報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該校還積極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校本課程開發”項目,“理論新視角”“有風景的黨史課”“繪影繪色黨史課”三大系列黨史學習教育校本課程,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系統、豐富的課程載體,實現了黨史學習教育資源的可持續、可共享。
該校把歷城區甄家村作為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基地,把黨史學習教育“搬”進“紅村”,傾力打造“有風景的黨史教育課”。活化的歷史場景,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美好的未來貫通起來,師生們在與革命先輩的心靈交流中,由“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在感悟黨的苦難和輝煌中洗滌了思想靈魂、堅定了理想信念,不斷加深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增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