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農歷端午節,西溪四鄰八鄉之龍舟,匯集于此,參與龍舟勝會,這一傳統民俗活動至今長盛不衰。圖為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以端午傳說、習俗為主題的沉浸式劇本游,為游客帶來別具一格的體驗感。圖/CNSphoto 周方玲 攝



山東聊城,東昌府區沙鎮鎮張箱村東昌古錦傳習所,村民在手工刺繡制作“五毒兜肚”。北方有端午節給孩子戴“五毒兜肚”、穿“五毒鞋”的習俗。端午期間,天氣轉熱蚊蟲孳生,用五色彩線將蛇、蝎子、蜈蚣、壁虎和蟾蜍五種毒蟲繡在兜肚和鞋上,傳說小孩穿戴上能驅邪除病,也寄托了對孩子平安、健康成長的美好愿望。圖/CNSphoto 張振祥 攝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所以端午期間掛艾草、菖蒲于門上,相沿成習,遂成端午風俗。民間也有將艾草制成香囊的習俗,以求驅病、防蚊、辟邪。圖為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工業路街道中橫街社區端午民俗文化體驗活動現場,非遺藝人在為香囊填充艾葉。圖/CNSphoto 岑屹 攝

臨近端午佳節,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許村鎮許村村,村民用五彩絲線、棉綢布、草藥香料等材料,縫制非遺“徽州端午錦”,蘊含平安健康的美好祝愿,深受人們的喜愛。圖為村民在手工縫制非遺“徽州端午錦”。施亞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