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節申遺工作在文化傳承的浪潮中穩健推進。在央視新聞發布的創新節目片單現場,春節申遺工作組顧問巴莫曲布嫫分享的背后故事,讓我們看到這一古老節日申遺之路的獨特與不易。春節,無疑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宛如一座承載著數千年歷史文化的巍峨豐碑。從古老的農耕時代起,春節就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成長,歷經歲月的洗禮,不斷豐富和發展。它不僅僅是一個時間節點上的慶祝,更是民族精神、文化傳統的集中展現。然而,申遺規則卻給這一宏大的文化敘事設置了一個嚴苛的限制——對春節的概括性介紹不能超過 200 個英文單詞。這就如同要在一方小小的畫布上,繪就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文化長卷,其難度不言而喻。但申遺工作組憑借著對春節文化深入骨髓的理解,巧妙地抓住了迎新、祈福、團圓這三大核心主題。迎新,意味著告別過去一年的風霜雨雪,以嶄新的姿態憧憬與開啟新的一年。在春節前夕,人們忙著打掃房屋,清除陳舊,寓意著掃去過去一年的不如意。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煙花照亮夜空,那是對新一年滿滿的期待與希望。祈福,凝聚著人們對美好生活最質樸的向往。從貼春聯時對吉祥話語的精心挑選,到長輩給晚輩發紅包時傳遞的祝福,再到人們前往寺廟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健康,每一個細節都滲透著對未來的美好愿景。團圓,是春節永恒的情感內核,它如同一股強大的磁力,讓漂泊在五湖四海的心紛紛歸巢。無論路途多么遙遠,無論工作多么繁忙,春節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享年夜飯,嘮家常,這種溫馨的團聚時刻,是春節最動人的畫面。圍繞著迎新、祈福、團圓這些主題,“和合”這一中華價值觀得以淋漓盡致地凸顯。“和合”思想猶如一條無形的絲線,巧妙地貫穿于春節的諸多習俗之中。一家人團聚一堂,其樂融融,體現著家庭內部的和諧;鄰里間相互拜年,噓寒問暖,傳遞著社區的和睦情誼。這種和諧、和睦的氛圍,不僅僅是春節期間的美好景象,更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盡管只能用百詞左右來介紹春節,但通過這些主題的精準提煉,卻能恰到好處地勾勒出春節豐富的文化輪廓,將中華民族追求和諧、團結的精神清晰地傳遞給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藝傳千年》節目也將為春節文化傳承助力。在現代社會,信息飛速傳播,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我們更應借助各種方式,讓春節這一文化瑰寶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出耀眼的光彩。通過《藝傳千年》這樣的節目,能夠以更加生動、多元的形式,向全球觀眾展示春節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從精美的傳統手工藝品制作,到熱鬧非凡的民俗表演,再到蘊含智慧的傳統習俗講解,全方位地呈現春節文化的豐富內涵。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在全球的土地上生根發芽,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了解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感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魅力。春節申遺,不僅僅是為了給這個古老節日增添一份榮譽,更是為了讓世界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讓春節所承載的價值觀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共鳴,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