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17日,“沿著水網看濟南”2025“泉水仙子”72名泉美好生活形象大使暨第八屆泉水文化·濟南都市圈強省會“1+16+N”泉水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發展論壇”等系列主題活動分別在濟南銀座玉函店、禹城以及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科技園舉辦。

《沿著水網看山東 跟著大賽游濟南》。15日,沿著水網看濟南 2025“泉水仙子·政企聯動·四個一百·圣水傳遞”新聞發布會暨文藝展演在全民健身中心濟南銀座商城玉函店舉辦。
水生民、民生文;文生萬象,泉生濟南。來自九州四海的領導嘉賓把“四瀆”之黃河之水、長江之水、淮河之水、濟水之水“和來自”泰山泰泉龍脈、曲阜尼山圣水“以及泉城濟南”趵突泉泉群、五龍潭泉群、珍珠泉泉群、黑虎泉泉群“的泉城之水“水乳交融”融匯到一起,戰略啟動濟南都市圈6市25區縣“2025泉水仙子72名泉美好生活形象大使”的全球海選的盛世歡歌。

此次發布會以“水”為紐帶,旨在展現濟南獨特的山水人文魅力,推動文旅產業創新發展. 活動將圍繞“72名泉”,“72名士”“72行業”與泉水新生活大健康理念。聚力打造泉城新名片,呈現濟南從傳統泉畔慢生活到現代都市快節奏,再到數字化、國際化的多元發展脈絡,彰顯深厚文化底蘊與創新活力。使其成為一道具有世界風范、展現中國精神、彰顯泉城特色的一道靚麗的風景和獨具山東特色的國際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國家城鄉融合創新發展新高地和世界級“山水圣人”中華樞軸文化文明交流互鑒的泉水叮咚響,加速泉水文化國際化進程,助力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
15日-16日,《沿著水網看山東 院士專家濟南行》活動走進“大禹治水”的龍興之地“禹城”。

水利部宣傳教育中心原黨委書記、中國水利報社高級編輯周文鳳,山東省僑聯委員、濟南市僑聯副主席、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原二級巡視員劉作宗,山東省體育局對外交流中心副主任、譯審、資深外事專家、國際奧委會中國青年領袖數字化發展項目負責人李偉巖,山東省人社廳原二級巡視員、省公務員局原副局長于順水,新華網山東分公司原總經理郝桂堯,濟南市泉水文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劉士琦一行六人在禹城市科技副市長、德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德州市武理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院長李大虎,市長助理張育銘院長,禹城市科學技術局、禹城市外國專家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志輝,禹城市文旅局副局長、副書記秦培培等的陪同下,先后赴“禹王亭、大禹公園、禹王集團、德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等考察調研并在德州市武理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進行了座談。大家通過考察調研深刻領會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四水四定”核心理念以及“民生為上 治水為要”的家國情懷。

《濟南泉水甲天下,海右名士古今多》。12月17日,第八屆泉水文化·沿著水網看濟南暨“濟南都市圈強省會‘1+16+N’泉水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發展”論壇在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科技園舉行。

眾多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與政府相關部門齊聚一堂,聚焦文化兩創以及“文化+科技+金融+生態+產業”五位一體生態產業鏈建設,賦能水文化“進社區、進學校、進黨政軍機關、進廠礦企業、進鄉村”的源頭活水,打造“沿著水網看中國”的山東示范、濟南樣板,講好“一滴水”背后的故事。充分發揮濟南作為“濟南都市圈6市25區縣以及黃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區域引領作用,共同探究泉水文化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

《小郵品 大乾坤》。這場盛會還得到了中國郵政濟南分公司和黃河集郵協會的大力支持,泉水聯盟高級文化顧問、著名郵品設計大師專門設計了三方紀念郵戳,巧妙地將大禹治水精神、體育產業發展、孔子學堂文化傳承、黃河文化、濟水文化、泰山文化、贏秦文化以及大學生、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等的開拓創新精神融入其中。《沂蒙大姐家政服務》、《一二叄四商務賦能平臺》、《奧華體育建設》等的戰略合作簽約;為泉水文化的兩個文明建設和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內涵。
水是萬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濟南,這座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正以“泉水”為媒介,以數字經濟為翅膀,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從大禹治水所蘊含的堅韌不拔與智慧的治水精神,到孔子學堂所傳承的文化教育理念,再到奧林匹克體育精神的弘揚發展等,尤其是泰岱文化、濟水文化、黃河文化、運河文化、海洋文化、贏秦文化、商埠文化、紅色文化等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淀,都為濟南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如今,這些文化元素與泉水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的發展相互交融,共同書寫著中國水網建設“山東篇章·濟南樣板”的現在和未來,濟南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值得各界期待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