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很多觀眾已經注意到,網絡劇《對決》和網絡電影《金山上的樹葉》新增了“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片頭,發證機關皆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就像院線電影片頭的綠色“龍標”,這兩部印有朱紅色“網標”001號網絡劇和網絡電影的上線,標志著網絡劇、網絡電影迎來了“許可證”時代。從6月1日起,國家廣電總局將對網絡劇片正式發放行政許可,這將讓中國的網絡影視劇創作更規范、品質更高。
持證上崗,更加規范
如今,中國的網絡影視作品已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以豐富的樣態、全新的面貌、精品創作的姿態面向充滿希望的未來。無論在作品數量、市場規模,還是在制作質量、觀眾認可上,網劇早已從“異軍突起”變為“主流戰力”。有數據顯示,2021年共上線網劇266部,與2020年的268部作品數量相比保持了比較平穩的發展狀態,即使在疫情的影響下,生產力以及制作水準均較為穩定。
除了創作數量保持穩定之外,在網劇的題材上也是百花齊放。今年5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了《2021年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推選活動評審結果的通知》,96部作品入選,涵蓋了網絡。êW絡微短劇)、網絡電影、網絡綜藝、網絡紀錄片、網絡動畫片、短視頻、網絡直播節目、網絡音頻節目、網絡公益廣告等各類網絡視聽節目形態。就拿此次拿到001號網絡電影“許可證”的《金山上的樹葉》來說,影片就書寫返鄉青年積極投身家鄉建設的溫情故事;《對決》則通過鏟除黑惡勢力、辟惡除患的故事,讓主流價值觀深入人心。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楊乘虎認為:“優秀網絡劇片在傳播效果與社會價值方面取得了動態平衡。網絡平臺不斷發力,充分發揮著聯動效應,在優勢挖掘和文化打磨中不斷閃現新的火花。”
2020年,《破冰行動》獲白玉蘭獎最佳中國電視劇獎,《長安十二時辰》獲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表明網絡影視作品正式走進主流視野,呈精品發展態勢。今年,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還發布《電視劇網絡劇攝制組生產運行規范(試行)》,其中提出,演職人員的不當言行會對參演的電視劇網絡劇作品造成負面影響,演職人員應按照合同規定自我約束。這些都展現了如今中國的網劇制作越來越規范,今年“網標”的出現更是提振了創作者和從業者的信心。
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周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網標’出現,意味著網絡影視內容生產在精品化、作品化的路上邁上了新的臺階。‘網標’制度的建立是對內容創作要求的一次自我提升。”
嚴格把關,品質更高
隨著網劇市場的不斷發展與創新,但許多平臺也發現了“優質內容依舊匱乏”的矛盾逐漸加深。在這個媒體大融合時代,網絡視聽行業的迅速崛起,開啟了主流價值的社交化傳播之門,網劇的內容形態、情感意蘊、價值觀念對受眾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因此,網絡視聽行業急需一場“內容為王、導向為魂”的大變革,以創作出更多兼具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好作品,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網標”的出現是意味著正式將國產網絡劇片審查納入行政許可事項,但事實上從片方角度來說,線上線下統一審核標準在過去幾年就已經實際運行,現在只不過從“備案號”換成了“網標”而已。比如2021年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評選出《冰球少年》等18部優秀網絡視聽作品,還有為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推出的《聲生不息·港樂季》都體現了網絡劇不斷聚焦社會前沿,通過年輕觀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新方式,建立藝術與價值的全新坐標系。
網絡劇片也須申領發行許可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網上網下同一標準”又前進了一步,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嗶哩嗶哩副總裁鄧博仁表示:“‘網標’為網絡視聽產業提質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接下來,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將對國產重點網絡劇片實施重點監管。據了解,重點網絡劇片拍攝制作完成后,制作機構要將節目擬播出平臺、實際投資、演員片酬等信息在“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中登記,同時將節目成片報所在地省級廣播電視主管部門。下一步,待網絡劇片行政許可全面實施后,網絡劇片報審的流程可能要像電視劇一樣。目前,各省級廣電局都在緊張地進行許可證發放的各項籌備工作。“網標”正在營造網絡視聽行業良性發展的機制,推動整個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