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于凱) 1月17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北京稻香湖旅游度假區舉行。啟動儀式以海淀、延慶非遺項目蘇家坨太平鼓、撲蝴蝶、上莊大秧歌、永寧南關竹馬等巡游展演拉開序幕,舞龍舞獅隊伍引導現場觀眾一路走到活動主會場。主會場內既有喜慶熱烈的節慶演出,還設立了非遺互動體驗、鄉福年食品嘗及“非遺進校園”作品展示,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海淀區勞模代表、企業代表、街鎮代表、文化志愿者代表等500余名群眾到場體驗、參與。海淀區副區長張若冰出席活動并致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遷,區文旅局局長陳靜等參加活動并為現場觀眾送福送春聯。
啟動儀式一是突出文旅融合,二是突出“非遺過大年”主題。啟動儀式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非遺過大年”要求,現場設立了京繡、石畫、毛猴、絨布唐等近20項非遺展示、互動,驢打滾、吹糖人、糖畫、冰糖葫蘆、果脯等“鄉福年食一條街”,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感知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三是突出“非遺傳承”。現場舉辦了海淀區“非遺進校園”百校非遺作品聯展,展示海淀區中小學非遺教育成果,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實現立德樹人,幫助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
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靜介紹道:本屆“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級節慶活動相關指示精神,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為主題,突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新發展兩大特點,于1月17日至3月8日舉辦,共有“紅梅報春”“文化暖春”“民俗歡春”“非遺染春”“名園盡春”“精品亮春”“筑夢迎春”“歌舞贊春”等八個主題單元67項250余場文化活動。期間,既有國家大劇院等帶來的高品質文藝演出,也有鳳凰嶺新春游園會、圓明園皇家燈會等廟會游園活動,有頤和園“傲骨幽香”梅花、蠟梅迎春文化展等文化展覽,還有蘇家坨千人餃子宴、“百花鬧新春”花會踩街等群眾自發的民俗活動,預計惠及人數達150萬人次。
據悉,多年來,海淀區文化建設始終秉持“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的工作宗旨,以普惠送達和高端配送兩種方式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滿足海淀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青春的海”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等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淀區繽紛四季、氣象萬千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經過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全區上下的不懈奮斗,海淀區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稱號,公共文化建設從硬件設施、服務效能、產品供給等,均實現了新跨越、達到了新高度、形成了新格局,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站在新的起點上,海淀區公共文化建設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啟新時代再創業新征程,推動“兩新兩高”戰略落地落實,續寫中關村創新發展新輝煌。
非遺大年春風千里 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2】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于凱) 1月17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北京稻香湖旅游度假區舉行。啟動儀式以海淀、延慶非遺項目蘇家坨太平鼓、撲蝴蝶、上莊大秧歌、永寧南關竹馬等巡游展演拉開序幕,舞龍舞獅隊伍引導現場觀眾一路走到活動主會場。主會場內既有喜慶熱烈的節慶演出,還設立了非遺互動體驗、鄉福年食品嘗及“非遺進校園”作品展示,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海淀區勞模代表、企業代表、街鎮代表、文化志愿者代表等500余名群眾到場體驗、參與。海淀區副區長張若冰出席活動并致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遷,區文旅局局長陳靜等參加活動并為現場觀眾送福送春聯。
啟動儀式一是突出文旅融合,二是突出“非遺過大年”主題。啟動儀式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非遺過大年”要求,現場設立了京繡、石畫、毛猴、絨布唐等近20項非遺展示、互動,驢打滾、吹糖人、糖畫、冰糖葫蘆、果脯等“鄉福年食一條街”,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感知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三是突出“非遺傳承”。現場舉辦了海淀區“非遺進校園”百校非遺作品聯展,展示海淀區中小學非遺教育成果,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實現立德樹人,幫助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
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靜介紹道:本屆“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級節慶活動相關指示精神,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為主題,突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新發展兩大特點,于1月17日至3月8日舉辦,共有“紅梅報春”“文化暖春”“民俗歡春”“非遺染春”“名園盡春”“精品亮春”“筑夢迎春”“歌舞贊春”等八個主題單元67項250余場文化活動。期間,既有國家大劇院等帶來的高品質文藝演出,也有鳳凰嶺新春游園會、圓明園皇家燈會等廟會游園活動,有頤和園“傲骨幽香”梅花、蠟梅迎春文化展等文化展覽,還有蘇家坨千人餃子宴、“百花鬧新春”花會踩街等群眾自發的民俗活動,預計惠及人數達150萬人次。
據悉,多年來,海淀區文化建設始終秉持“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的工作宗旨,以普惠送達和高端配送兩種方式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滿足海淀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青春的海”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等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淀區繽紛四季、氣象萬千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經過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全區上下的不懈奮斗,海淀區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稱號,公共文化建設從硬件設施、服務效能、產品供給等,均實現了新跨越、達到了新高度、形成了新格局,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站在新的起點上,海淀區公共文化建設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啟新時代再創業新征程,推動“兩新兩高”戰略落地落實,續寫中關村創新發展新輝煌。
非遺大年春風千里 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3】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于凱) 1月17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北京稻香湖旅游度假區舉行。啟動儀式以海淀、延慶非遺項目蘇家坨太平鼓、撲蝴蝶、上莊大秧歌、永寧南關竹馬等巡游展演拉開序幕,舞龍舞獅隊伍引導現場觀眾一路走到活動主會場。主會場內既有喜慶熱烈的節慶演出,還設立了非遺互動體驗、鄉福年食品嘗及“非遺進校園”作品展示,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海淀區勞模代表、企業代表、街鎮代表、文化志愿者代表等500余名群眾到場體驗、參與。海淀區副區長張若冰出席活動并致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遷,區文旅局局長陳靜等參加活動并為現場觀眾送福送春聯。
啟動儀式一是突出文旅融合,二是突出“非遺過大年”主題。啟動儀式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非遺過大年”要求,現場設立了京繡、石畫、毛猴、絨布唐等近20項非遺展示、互動,驢打滾、吹糖人、糖畫、冰糖葫蘆、果脯等“鄉福年食一條街”,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感知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三是突出“非遺傳承”。現場舉辦了海淀區“非遺進校園”百校非遺作品聯展,展示海淀區中小學非遺教育成果,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實現立德樹人,幫助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
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靜介紹道:本屆“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級節慶活動相關指示精神,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為主題,突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新發展兩大特點,于1月17日至3月8日舉辦,共有“紅梅報春”“文化暖春”“民俗歡春”“非遺染春”“名園盡春”“精品亮春”“筑夢迎春”“歌舞贊春”等八個主題單元67項250余場文化活動。期間,既有國家大劇院等帶來的高品質文藝演出,也有鳳凰嶺新春游園會、圓明園皇家燈會等廟會游園活動,有頤和園“傲骨幽香”梅花、蠟梅迎春文化展等文化展覽,還有蘇家坨千人餃子宴、“百花鬧新春”花會踩街等群眾自發的民俗活動,預計惠及人數達150萬人次。
據悉,多年來,海淀區文化建設始終秉持“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的工作宗旨,以普惠送達和高端配送兩種方式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滿足海淀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青春的海”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等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淀區繽紛四季、氣象萬千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經過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全區上下的不懈奮斗,海淀區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稱號,公共文化建設從硬件設施、服務效能、產品供給等,均實現了新跨越、達到了新高度、形成了新格局,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站在新的起點上,海淀區公共文化建設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啟新時代再創業新征程,推動“兩新兩高”戰略落地落實,續寫中關村創新發展新輝煌。
非遺大年春風千里 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4】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于凱) 1月17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北京稻香湖旅游度假區舉行。啟動儀式以海淀、延慶非遺項目蘇家坨太平鼓、撲蝴蝶、上莊大秧歌、永寧南關竹馬等巡游展演拉開序幕,舞龍舞獅隊伍引導現場觀眾一路走到活動主會場。主會場內既有喜慶熱烈的節慶演出,還設立了非遺互動體驗、鄉福年食品嘗及“非遺進校園”作品展示,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海淀區勞模代表、企業代表、街鎮代表、文化志愿者代表等500余名群眾到場體驗、參與。海淀區副區長張若冰出席活動并致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遷,區文旅局局長陳靜等參加活動并為現場觀眾送福送春聯。
啟動儀式一是突出文旅融合,二是突出“非遺過大年”主題。啟動儀式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非遺過大年”要求,現場設立了京繡、石畫、毛猴、絨布唐等近20項非遺展示、互動,驢打滾、吹糖人、糖畫、冰糖葫蘆、果脯等“鄉福年食一條街”,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感知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三是突出“非遺傳承”。現場舉辦了海淀區“非遺進校園”百校非遺作品聯展,展示海淀區中小學非遺教育成果,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實現立德樹人,幫助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
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靜介紹道:本屆“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級節慶活動相關指示精神,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為主題,突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新發展兩大特點,于1月17日至3月8日舉辦,共有“紅梅報春”“文化暖春”“民俗歡春”“非遺染春”“名園盡春”“精品亮春”“筑夢迎春”“歌舞贊春”等八個主題單元67項250余場文化活動。期間,既有國家大劇院等帶來的高品質文藝演出,也有鳳凰嶺新春游園會、圓明園皇家燈會等廟會游園活動,有頤和園“傲骨幽香”梅花、蠟梅迎春文化展等文化展覽,還有蘇家坨千人餃子宴、“百花鬧新春”花會踩街等群眾自發的民俗活動,預計惠及人數達150萬人次。
據悉,多年來,海淀區文化建設始終秉持“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的工作宗旨,以普惠送達和高端配送兩種方式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滿足海淀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青春的海”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等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淀區繽紛四季、氣象萬千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經過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全區上下的不懈奮斗,海淀區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稱號,公共文化建設從硬件設施、服務效能、產品供給等,均實現了新跨越、達到了新高度、形成了新格局,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站在新的起點上,海淀區公共文化建設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啟新時代再創業新征程,推動“兩新兩高”戰略落地落實,續寫中關村創新發展新輝煌。
非遺大年春風千里 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5】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于凱) 1月17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北京稻香湖旅游度假區舉行。啟動儀式以海淀、延慶非遺項目蘇家坨太平鼓、撲蝴蝶、上莊大秧歌、永寧南關竹馬等巡游展演拉開序幕,舞龍舞獅隊伍引導現場觀眾一路走到活動主會場。主會場內既有喜慶熱烈的節慶演出,還設立了非遺互動體驗、鄉福年食品嘗及“非遺進校園”作品展示,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海淀區勞模代表、企業代表、街鎮代表、文化志愿者代表等500余名群眾到場體驗、參與。海淀區副區長張若冰出席活動并致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遷,區文旅局局長陳靜等參加活動并為現場觀眾送福送春聯。
啟動儀式一是突出文旅融合,二是突出“非遺過大年”主題。啟動儀式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非遺過大年”要求,現場設立了京繡、石畫、毛猴、絨布唐等近20項非遺展示、互動,驢打滾、吹糖人、糖畫、冰糖葫蘆、果脯等“鄉福年食一條街”,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感知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三是突出“非遺傳承”。現場舉辦了海淀區“非遺進校園”百校非遺作品聯展,展示海淀區中小學非遺教育成果,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實現立德樹人,幫助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
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靜介紹道:本屆“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級節慶活動相關指示精神,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為主題,突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新發展兩大特點,于1月17日至3月8日舉辦,共有“紅梅報春”“文化暖春”“民俗歡春”“非遺染春”“名園盡春”“精品亮春”“筑夢迎春”“歌舞贊春”等八個主題單元67項250余場文化活動。期間,既有國家大劇院等帶來的高品質文藝演出,也有鳳凰嶺新春游園會、圓明園皇家燈會等廟會游園活動,有頤和園“傲骨幽香”梅花、蠟梅迎春文化展等文化展覽,還有蘇家坨千人餃子宴、“百花鬧新春”花會踩街等群眾自發的民俗活動,預計惠及人數達150萬人次。
據悉,多年來,海淀區文化建設始終秉持“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的工作宗旨,以普惠送達和高端配送兩種方式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滿足海淀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青春的海”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等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淀區繽紛四季、氣象萬千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經過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全區上下的不懈奮斗,海淀區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稱號,公共文化建設從硬件設施、服務效能、產品供給等,均實現了新跨越、達到了新高度、形成了新格局,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站在新的起點上,海淀區公共文化建設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啟新時代再創業新征程,推動“兩新兩高”戰略落地落實,續寫中關村創新發展新輝煌。
非遺大年春風千里 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6】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于凱) 1月17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北京稻香湖旅游度假區舉行。啟動儀式以海淀、延慶非遺項目蘇家坨太平鼓、撲蝴蝶、上莊大秧歌、永寧南關竹馬等巡游展演拉開序幕,舞龍舞獅隊伍引導現場觀眾一路走到活動主會場。主會場內既有喜慶熱烈的節慶演出,還設立了非遺互動體驗、鄉福年食品嘗及“非遺進校園”作品展示,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海淀區勞模代表、企業代表、街鎮代表、文化志愿者代表等500余名群眾到場體驗、參與。海淀區副區長張若冰出席活動并致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遷,區文旅局局長陳靜等參加活動并為現場觀眾送福送春聯。
啟動儀式一是突出文旅融合,二是突出“非遺過大年”主題。啟動儀式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非遺過大年”要求,現場設立了京繡、石畫、毛猴、絨布唐等近20項非遺展示、互動,驢打滾、吹糖人、糖畫、冰糖葫蘆、果脯等“鄉福年食一條街”,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感知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三是突出“非遺傳承”。現場舉辦了海淀區“非遺進校園”百校非遺作品聯展,展示海淀區中小學非遺教育成果,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實現立德樹人,幫助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
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靜介紹道:本屆“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級節慶活動相關指示精神,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為主題,突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新發展兩大特點,于1月17日至3月8日舉辦,共有“紅梅報春”“文化暖春”“民俗歡春”“非遺染春”“名園盡春”“精品亮春”“筑夢迎春”“歌舞贊春”等八個主題單元67項250余場文化活動。期間,既有國家大劇院等帶來的高品質文藝演出,也有鳳凰嶺新春游園會、圓明園皇家燈會等廟會游園活動,有頤和園“傲骨幽香”梅花、蠟梅迎春文化展等文化展覽,還有蘇家坨千人餃子宴、“百花鬧新春”花會踩街等群眾自發的民俗活動,預計惠及人數達150萬人次。
據悉,多年來,海淀區文化建設始終秉持“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的工作宗旨,以普惠送達和高端配送兩種方式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滿足海淀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青春的海”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等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淀區繽紛四季、氣象萬千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經過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全區上下的不懈奮斗,海淀區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稱號,公共文化建設從硬件設施、服務效能、產品供給等,均實現了新跨越、達到了新高度、形成了新格局,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站在新的起點上,海淀區公共文化建設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啟新時代再創業新征程,推動“兩新兩高”戰略落地落實,續寫中關村創新發展新輝煌。
非遺大年春風千里 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7】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于凱) 1月17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北京稻香湖旅游度假區舉行。啟動儀式以海淀、延慶非遺項目蘇家坨太平鼓、撲蝴蝶、上莊大秧歌、永寧南關竹馬等巡游展演拉開序幕,舞龍舞獅隊伍引導現場觀眾一路走到活動主會場。主會場內既有喜慶熱烈的節慶演出,還設立了非遺互動體驗、鄉福年食品嘗及“非遺進校園”作品展示,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海淀區勞模代表、企業代表、街鎮代表、文化志愿者代表等500余名群眾到場體驗、參與。海淀區副區長張若冰出席活動并致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遷,區文旅局局長陳靜等參加活動并為現場觀眾送福送春聯。
啟動儀式一是突出文旅融合,二是突出“非遺過大年”主題。啟動儀式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非遺過大年”要求,現場設立了京繡、石畫、毛猴、絨布唐等近20項非遺展示、互動,驢打滾、吹糖人、糖畫、冰糖葫蘆、果脯等“鄉福年食一條街”,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感知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三是突出“非遺傳承”。現場舉辦了海淀區“非遺進校園”百校非遺作品聯展,展示海淀區中小學非遺教育成果,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實現立德樹人,幫助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
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靜介紹道:本屆“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級節慶活動相關指示精神,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為主題,突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新發展兩大特點,于1月17日至3月8日舉辦,共有“紅梅報春”“文化暖春”“民俗歡春”“非遺染春”“名園盡春”“精品亮春”“筑夢迎春”“歌舞贊春”等八個主題單元67項250余場文化活動。期間,既有國家大劇院等帶來的高品質文藝演出,也有鳳凰嶺新春游園會、圓明園皇家燈會等廟會游園活動,有頤和園“傲骨幽香”梅花、蠟梅迎春文化展等文化展覽,還有蘇家坨千人餃子宴、“百花鬧新春”花會踩街等群眾自發的民俗活動,預計惠及人數達150萬人次。
據悉,多年來,海淀區文化建設始終秉持“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的工作宗旨,以普惠送達和高端配送兩種方式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滿足海淀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青春的海”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等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淀區繽紛四季、氣象萬千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經過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全區上下的不懈奮斗,海淀區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稱號,公共文化建設從硬件設施、服務效能、產品供給等,均實現了新跨越、達到了新高度、形成了新格局,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站在新的起點上,海淀區公共文化建設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啟新時代再創業新征程,推動“兩新兩高”戰略落地落實,續寫中關村創新發展新輝煌。
非遺大年春風千里 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8】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于凱) 1月17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北京稻香湖旅游度假區舉行。啟動儀式以海淀、延慶非遺項目蘇家坨太平鼓、撲蝴蝶、上莊大秧歌、永寧南關竹馬等巡游展演拉開序幕,舞龍舞獅隊伍引導現場觀眾一路走到活動主會場。主會場內既有喜慶熱烈的節慶演出,還設立了非遺互動體驗、鄉福年食品嘗及“非遺進校園”作品展示,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海淀區勞模代表、企業代表、街鎮代表、文化志愿者代表等500余名群眾到場體驗、參與。海淀區副區長張若冰出席活動并致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遷,區文旅局局長陳靜等參加活動并為現場觀眾送福送春聯。
啟動儀式一是突出文旅融合,二是突出“非遺過大年”主題。啟動儀式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非遺過大年”要求,現場設立了京繡、石畫、毛猴、絨布唐等近20項非遺展示、互動,驢打滾、吹糖人、糖畫、冰糖葫蘆、果脯等“鄉福年食一條街”,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感知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三是突出“非遺傳承”。現場舉辦了海淀區“非遺進校園”百校非遺作品聯展,展示海淀區中小學非遺教育成果,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實現立德樹人,幫助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
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靜介紹道:本屆“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級節慶活動相關指示精神,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為主題,突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新發展兩大特點,于1月17日至3月8日舉辦,共有“紅梅報春”“文化暖春”“民俗歡春”“非遺染春”“名園盡春”“精品亮春”“筑夢迎春”“歌舞贊春”等八個主題單元67項250余場文化活動。期間,既有國家大劇院等帶來的高品質文藝演出,也有鳳凰嶺新春游園會、圓明園皇家燈會等廟會游園活動,有頤和園“傲骨幽香”梅花、蠟梅迎春文化展等文化展覽,還有蘇家坨千人餃子宴、“百花鬧新春”花會踩街等群眾自發的民俗活動,預計惠及人數達150萬人次。
據悉,多年來,海淀區文化建設始終秉持“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的工作宗旨,以普惠送達和高端配送兩種方式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滿足海淀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青春的海”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等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淀區繽紛四季、氣象萬千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經過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全區上下的不懈奮斗,海淀區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稱號,公共文化建設從硬件設施、服務效能、產品供給等,均實現了新跨越、達到了新高度、形成了新格局,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站在新的起點上,海淀區公共文化建設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啟新時代再創業新征程,推動“兩新兩高”戰略落地落實,續寫中關村創新發展新輝煌。
非遺大年春風千里 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9】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于凱) 1月17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北京稻香湖旅游度假區舉行。啟動儀式以海淀、延慶非遺項目蘇家坨太平鼓、撲蝴蝶、上莊大秧歌、永寧南關竹馬等巡游展演拉開序幕,舞龍舞獅隊伍引導現場觀眾一路走到活動主會場。主會場內既有喜慶熱烈的節慶演出,還設立了非遺互動體驗、鄉福年食品嘗及“非遺進校園”作品展示,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海淀區勞模代表、企業代表、街鎮代表、文化志愿者代表等500余名群眾到場體驗、參與。海淀區副區長張若冰出席活動并致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遷,區文旅局局長陳靜等參加活動并為現場觀眾送福送春聯。
啟動儀式一是突出文旅融合,二是突出“非遺過大年”主題。啟動儀式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非遺過大年”要求,現場設立了京繡、石畫、毛猴、絨布唐等近20項非遺展示、互動,驢打滾、吹糖人、糖畫、冰糖葫蘆、果脯等“鄉福年食一條街”,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感知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三是突出“非遺傳承”。現場舉辦了海淀區“非遺進校園”百校非遺作品聯展,展示海淀區中小學非遺教育成果,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實現立德樹人,幫助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
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靜介紹道:本屆“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級節慶活動相關指示精神,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為主題,突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新發展兩大特點,于1月17日至3月8日舉辦,共有“紅梅報春”“文化暖春”“民俗歡春”“非遺染春”“名園盡春”“精品亮春”“筑夢迎春”“歌舞贊春”等八個主題單元67項250余場文化活動。期間,既有國家大劇院等帶來的高品質文藝演出,也有鳳凰嶺新春游園會、圓明園皇家燈會等廟會游園活動,有頤和園“傲骨幽香”梅花、蠟梅迎春文化展等文化展覽,還有蘇家坨千人餃子宴、“百花鬧新春”花會踩街等群眾自發的民俗活動,預計惠及人數達150萬人次。
據悉,多年來,海淀區文化建設始終秉持“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的工作宗旨,以普惠送達和高端配送兩種方式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滿足海淀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青春的海”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等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淀區繽紛四季、氣象萬千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經過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全區上下的不懈奮斗,海淀區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稱號,公共文化建設從硬件設施、服務效能、產品供給等,均實現了新跨越、達到了新高度、形成了新格局,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站在新的起點上,海淀區公共文化建設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啟新時代再創業新征程,推動“兩新兩高”戰略落地落實,續寫中關村創新發展新輝煌。
非遺大年春風千里 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10】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于凱) 1月17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北京稻香湖旅游度假區舉行。啟動儀式以海淀、延慶非遺項目蘇家坨太平鼓、撲蝴蝶、上莊大秧歌、永寧南關竹馬等巡游展演拉開序幕,舞龍舞獅隊伍引導現場觀眾一路走到活動主會場。主會場內既有喜慶熱烈的節慶演出,還設立了非遺互動體驗、鄉福年食品嘗及“非遺進校園”作品展示,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海淀區勞模代表、企業代表、街鎮代表、文化志愿者代表等500余名群眾到場體驗、參與。海淀區副區長張若冰出席活動并致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遷,區文旅局局長陳靜等參加活動并為現場觀眾送福送春聯。
啟動儀式一是突出文旅融合,二是突出“非遺過大年”主題。啟動儀式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非遺過大年”要求,現場設立了京繡、石畫、毛猴、絨布唐等近20項非遺展示、互動,驢打滾、吹糖人、糖畫、冰糖葫蘆、果脯等“鄉福年食一條街”,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感知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三是突出“非遺傳承”。現場舉辦了海淀區“非遺進校園”百校非遺作品聯展,展示海淀區中小學非遺教育成果,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實現立德樹人,幫助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
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靜介紹道:本屆“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級節慶活動相關指示精神,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為主題,突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新發展兩大特點,于1月17日至3月8日舉辦,共有“紅梅報春”“文化暖春”“民俗歡春”“非遺染春”“名園盡春”“精品亮春”“筑夢迎春”“歌舞贊春”等八個主題單元67項250余場文化活動。期間,既有國家大劇院等帶來的高品質文藝演出,也有鳳凰嶺新春游園會、圓明園皇家燈會等廟會游園活動,有頤和園“傲骨幽香”梅花、蠟梅迎春文化展等文化展覽,還有蘇家坨千人餃子宴、“百花鬧新春”花會踩街等群眾自發的民俗活動,預計惠及人數達150萬人次。
據悉,多年來,海淀區文化建設始終秉持“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的工作宗旨,以普惠送達和高端配送兩種方式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滿足海淀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青春的海”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等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淀區繽紛四季、氣象萬千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經過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全區上下的不懈奮斗,海淀區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稱號,公共文化建設從硬件設施、服務效能、產品供給等,均實現了新跨越、達到了新高度、形成了新格局,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站在新的起點上,海淀區公共文化建設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啟新時代再創業新征程,推動“兩新兩高”戰略落地落實,續寫中關村創新發展新輝煌。
非遺大年春風千里 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11】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于凱) 1月17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北京稻香湖旅游度假區舉行。啟動儀式以海淀、延慶非遺項目蘇家坨太平鼓、撲蝴蝶、上莊大秧歌、永寧南關竹馬等巡游展演拉開序幕,舞龍舞獅隊伍引導現場觀眾一路走到活動主會場。主會場內既有喜慶熱烈的節慶演出,還設立了非遺互動體驗、鄉福年食品嘗及“非遺進校園”作品展示,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海淀區勞模代表、企業代表、街鎮代表、文化志愿者代表等500余名群眾到場體驗、參與。海淀區副區長張若冰出席活動并致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遷,區文旅局局長陳靜等參加活動并為現場觀眾送福送春聯。
啟動儀式一是突出文旅融合,二是突出“非遺過大年”主題。啟動儀式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非遺過大年”要求,現場設立了京繡、石畫、毛猴、絨布唐等近20項非遺展示、互動,驢打滾、吹糖人、糖畫、冰糖葫蘆、果脯等“鄉福年食一條街”,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感知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三是突出“非遺傳承”。現場舉辦了海淀區“非遺進校園”百校非遺作品聯展,展示海淀區中小學非遺教育成果,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實現立德樹人,幫助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
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靜介紹道:本屆“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級節慶活動相關指示精神,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為主題,突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新發展兩大特點,于1月17日至3月8日舉辦,共有“紅梅報春”“文化暖春”“民俗歡春”“非遺染春”“名園盡春”“精品亮春”“筑夢迎春”“歌舞贊春”等八個主題單元67項250余場文化活動。期間,既有國家大劇院等帶來的高品質文藝演出,也有鳳凰嶺新春游園會、圓明園皇家燈會等廟會游園活動,有頤和園“傲骨幽香”梅花、蠟梅迎春文化展等文化展覽,還有蘇家坨千人餃子宴、“百花鬧新春”花會踩街等群眾自發的民俗活動,預計惠及人數達150萬人次。
據悉,多年來,海淀區文化建設始終秉持“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的工作宗旨,以普惠送達和高端配送兩種方式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滿足海淀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青春的海”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等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淀區繽紛四季、氣象萬千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經過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全區上下的不懈奮斗,海淀區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稱號,公共文化建設從硬件設施、服務效能、產品供給等,均實現了新跨越、達到了新高度、形成了新格局,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站在新的起點上,海淀區公共文化建設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啟新時代再創業新征程,推動“兩新兩高”戰略落地落實,續寫中關村創新發展新輝煌。
非遺大年春風千里 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12】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于凱) 1月17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北京稻香湖旅游度假區舉行。啟動儀式以海淀、延慶非遺項目蘇家坨太平鼓、撲蝴蝶、上莊大秧歌、永寧南關竹馬等巡游展演拉開序幕,舞龍舞獅隊伍引導現場觀眾一路走到活動主會場。主會場內既有喜慶熱烈的節慶演出,還設立了非遺互動體驗、鄉福年食品嘗及“非遺進校園”作品展示,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海淀區勞模代表、企業代表、街鎮代表、文化志愿者代表等500余名群眾到場體驗、參與。海淀區副區長張若冰出席活動并致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遷,區文旅局局長陳靜等參加活動并為現場觀眾送福送春聯。
啟動儀式一是突出文旅融合,二是突出“非遺過大年”主題。啟動儀式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非遺過大年”要求,現場設立了京繡、石畫、毛猴、絨布唐等近20項非遺展示、互動,驢打滾、吹糖人、糖畫、冰糖葫蘆、果脯等“鄉福年食一條街”,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感知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三是突出“非遺傳承”。現場舉辦了海淀區“非遺進校園”百校非遺作品聯展,展示海淀區中小學非遺教育成果,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實現立德樹人,幫助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
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靜介紹道:本屆“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市級節慶活動相關指示精神,以“非遺大年春風千里文化送福溫暖萬家”為主題,突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新發展兩大特點,于1月17日至3月8日舉辦,共有“紅梅報春”“文化暖春”“民俗歡春”“非遺染春”“名園盡春”“精品亮春”“筑夢迎春”“歌舞贊春”等八個主題單元67項250余場文化活動。期間,既有國家大劇院等帶來的高品質文藝演出,也有鳳凰嶺新春游園會、圓明園皇家燈會等廟會游園活動,有頤和園“傲骨幽香”梅花、蠟梅迎春文化展等文化展覽,還有蘇家坨千人餃子宴、“百花鬧新春”花會踩街等群眾自發的民俗活動,預計惠及人數達150萬人次。
據悉,多年來,海淀區文化建設始終秉持“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的工作宗旨,以普惠送達和高端配送兩種方式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滿足海淀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海之春”新春文化季、“青春的海”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中關村金秋演出季等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淀區繽紛四季、氣象萬千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經過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全區上下的不懈奮斗,海淀區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稱號,公共文化建設從硬件設施、服務效能、產品供給等,均實現了新跨越、達到了新高度、形成了新格局,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站在新的起點上,海淀區公共文化建設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啟新時代再創業新征程,推動“兩新兩高”戰略落地落實,續寫中關村創新發展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