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被通緝
5月中旬一個安靜的下午,已經退休的吳探學坐在自家二樓陽臺上,悠閑地看著樓下的風景。院子里一片蔥綠,一對祖孫蹲在池邊木凳上戲魚。幾個便衣警察在樓下的水池邊轉了一圈,徑自離去。
兩輛警車停在小區路邊幾天了,警察輪守蹲守剛剛被通緝的西南林業大學校長蔣兆崗。
蔣兆崗就住在云南省財經大學校內的這處高級住宅區內。這棟住宅樓共六層,每戶都是280平的復式結構。右側三戶是大學教授,左側三戶自上而下分別是蔣兆崗、原云南大學黨委書記劉紹懷和吳探學三家。
吳探學曾任職云南省財貿學院(云南省財經大學的前身)副院長,與蔣兆崗有過一些交集。不過,他們彼此并無深交。
2007年,吳探學搬入財經大學康園小區,與蔣兆崗同樓而居10年之久。蔣兆崗每每遇到吳探學都主動打招呼。吳探學的老伴與蔣兆崗的妻子也打過幾次招呼。她知道蔣兆崗的妻子在昆明市“小西門一家銀行”工作。因為她開一輛紅色的高級轎車上下班時,外出遇到吳探學和他老伴,總會客氣問他們要不要乘車“捎帶一下”。之前蔣兆崗同父母住在一起,父親去世后,母親搬出去了。至于蔣的子女,吳探學未曾見到過。
退休后,吳探學稱這里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如非相遇,鄰居幾年不見,也不覺得稀奇。
5月8日晚飯后,吳探學下樓,蔣兆崗上樓。兩人在樓梯上碰面,彼此打招呼問候。蔣兆崗笑著說:“會(議)多,才下班。”
5月9日上午,蔣兆崗正常去西南林業大學上班。在學校,他與校辦公室的郭顯貴(化名)見了一面,便各自在辦公室忙碌。“校長去辦公室之后,沒有批示和要簽字的文件,我也沒去辦公室”。
郭顯貴回憶,蔣兆崗中午回去之后再沒來學校。后來學校有職工需要簽署文件,打過蔣兆崗的電話,顯示“無人接聽”。當日下午,西南林業大學官網上發出一則5月4日的舊聞,舊聞內容是蔣兆崗陪同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李小三參與的學校調研活動。
接下來的事情突然且令人震驚。
5月11日,當地媒體報道,云南省公安廳5月10日發布通緝西南林業大學校長蔣兆崗的A級通緝令。
通緝令公布了蔣兆崗的身份證號碼、護照號碼和大陸居民往來臺灣地區通行證號碼。通緝令同時宣布,經省監察委同意,對發現線索、舉報查實的個人或單位,獎勵人民幣5萬元;對抓捕歸案的個人或單位,獎勵人民幣10萬元。
A級通緝令是被公安部門確認為應重點通緝的在逃人員而發布的命令,主要適用于情況緊急、案情重大或突發惡性案件。郭顯貴是看到網上的通緝令才知道蔣兆崗出事了。
被通緝前不久,蔣兆崗還在陪同省委領導調研。
“完全沒有任何征兆,他前一天還在單位按部就班的負責工作”,西南林業大學宣傳部長劉永欽對界面新聞說。隨后,學校官網撤下了蔣兆崗的名字,連同撤下的還有5月9日發布的那條蔣兆崗陪同省委常委活動的報道。
不僅他的同事,鄰居們也覺的意外。康園小區內,吳探學坐在椅子上,看到了電視里播放的蔣兆崗被通緝的新聞非常震驚。他對老伴說:“還都說曹建方出事之后,蔣兆崗沒事了。你看,這不……”
省委常委的校友
2015年,云南省常委、云南省委秘書長曹建方因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降為副處級非領導職務。
云南省官場很多人都知道,曹建方是蔣兆崗仕途上的貴人,二人早在云南財貿學院讀書時就奠定了不一般的關系。
1981年8月26日,國務院下發《關于增設云南財貿學院的通知》,云南省財貿干部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之前,這所院校是云南省財政廳的干部培訓學校,曾受財政廳管理。1981年11月7日,云南省政府會議決定,云南財貿學院的日常工作改由云南省教委和云南省委財貿辦公室管理。
1982年,蔣兆崗考入財貿學校商經系,成為該校第一屆本科生。同年,云南省財貿學院開辦第一屆干部專修班,吳探學任班主任。
此時,曹建方中專畢業進入云南省財政廳工作已有兩年。由于學歷問題,曹建方也要到財貿學院進行大專學歷深造。1983年,曹建方成為財貿學院第二屆干部專修班學員。
曹建方比蔣兆崗大7歲,兩人同時在校。由于系別不同,課程設置不同,曹和蔣在正常的學習過程中并無交集。不過蔣兆崗時任財貿學院共青團學生干部,與曹建方有一些團委工作接觸。至于私下關系如何,吳探學并不知情。不過從日后看,倆人在校期間已經建立起了不錯的“同學之誼”。
后來,曹建方也曾在不同場合曾提起過與蔣兆崗的同校之誼。
1985年,曹建方畢業回財政廳工作。一年之后,蔣兆崗以優秀畢業生身份留校。留校3個月后,財貿學校響應中央“支邊支教”的號召,派蔣兆崗等同屆畢業生前往云南省怒江州支教。
支教結束再回校時,蔣兆崗升任財貿學院團委副書記、書記。
1990年代之后,蔣兆崗一步步升任學校后勤處長,總務處長和負責基建、后勤的副院長。這期間,蔣兆崗負責了云南財貿學院的后勤社會化改革和學校基礎建設。
1996年,云南財貿學校的后勤社會化一度成為云南高校學習的榜樣。當地黨報的一位媒體人曾多次跟隨教育廳負責人到學校視察。蔣兆崗的社會化改革得到了相關主要負責部門的首肯。
2003年,蔣兆崗負責云南省財貿學院基建時未解決教職工住宿問題,開發建設康園小區。康園小區是云南財經大學教職工集資建設的商品住宅。這個小區2003年開始圈地建設。后期因為交房一再延期,經常停工,還產生了一些產權糾葛,教職工多次維權。2007年,房子達不到交房條件,“主體沒有全部完工,學校讓老師們去驗收簽字,代替工程質量部門的驗收。”一份當時的舉報信稱。
該校一位教授對界面新聞稱,“據說當年有兩個多億,原來的住房已經按學校的要求由學校統一賣了,但因為搬不了新房舊房無法騰出,舊房款也拿不到了。”
令教職工生疑的是,康園小區建設之初,一家名為云南佳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企業應運而生。一位房產中介對界面新聞說:“佳和房地產公司和財經大學是一種合作,這個房地產商確實很小,沒有什么名氣。”
2006云南省財貿學院年更名為云南省財經大學,蔣兆崗任副校長。
2007年11月底,云南省市工程質量部門對上述工程進行了一次部分驗收,“除280平方以上的校領導住房是合格的以外,其余均未達標,甚至曝出私改結構、省略剪力墻、水泥標號過低等無法整改的嚴重質量問題”。
界面新聞記者在康園小區發現,一些樓體的部分外墻瓷磚已經脫落,墻面大部分凸起,有些瓷磚雖然還在墻上,但隨時可能脫落。墻體上物業特別貼上了安全標示:“墻皮脫落,注意安全”
另一封2008年的網絡匿名舉報信稱,“云南財經大學前任領導2005-2007期間挪用8000萬元的教育資金用于財大康園商品房建設,至今無法收回。”2007年5月,校內的部分舊房被評估后,學校沒有收購,而是以學校“虛構價格”直接轉賣給第三方,收取手續費。舉報信還稱,“購新房的蔣兆崗(時任云南省政府副秘長)、田成有(時任云南省高院副院長)等校領導,以及校外及部分校內舊房戶的’兩證’未收、未評估、學校無權收購”。
界面新聞記者致電田成有了解具體事情,田成有稱:“我不想提(蔣兆崗的)臟事。”
步步高升
當地一位媒體人士對界面新聞稱,曹建方任財政廳長的時候多少給予了蔣兆崗支持。云南官場不少人知道,蔣剛進入云南省官場時更多得益于曹建方。
曹建方在云南官場算得上是一號人物,他先后擔任云南省財政廳長、楚雄州黨委書記、副省長和省委秘書長。“從參加工作之日起,就一直在位高權重的部門工作。”當地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員說,曹建方當年是白恩培賞識的“優秀干部”,“從財政廳長任上一躍進入省委常委行列”。
當地多位政壇人士也稱,曹建方也曾受時任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的賞識。
曹建方進入省委常委,任職副省長之后,蔣兆崗調離云南財經大學,于2008年10月升任云南省政府副秘書長。
當地一位政界人士稱,曹建方用人不避嫌。他在任省財政廳長期間,“秘書處小吳(吳敏章)是他的同鄉,最早小吳在財政廳(給曹建方)當司機,后來當職一個秘書處長。當然程序不一定違法”。
2011年2月,蔣兆崗被任命為云南省農信社黨委書記。攝影:劉成偉。
2011年2月,蔣兆崗被任命為云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云南省農信社)黨委書記,期間曹建方分管金融。同年,云南省財政廳企業處處長羅敏調任云南省農信社副主任。而羅敏正是曹建方在財政廳的老部下。一份法律卷宗顯示,曹建方和羅敏關系親密,很多人通過羅敏接觸曹建方。
云南省農信社是云南省服務網點最多的一個銀行。資金體量比較大,該行還享受一些政策性優惠,屬于金融系統的肥差。但蔣兆崗在任期間,云南省農信窩案爆發。唯獨蔣屹立不倒。
云南官場地震始于2014年。當年,云南省副省長沈培平,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先后落馬,當年年底,在云南主政了10年的省委書記白恩培被中紀委調查。
有“反腐愚公”之稱的原云南省政協主席楊維駿告訴界面新聞,白恩培任職省委書記的十年里,“用人唯親,處級以上干部都有裙帶,白恩培帶壞了云南官場”。
2017年8月21日至9月21日,云南省委第十一巡視組對云南省農信社又進行了機動巡視。根據巡視組反饋的問題,云南省信用社存在班子成員之間民主監督缺失,“好人主義”盛行。省聯社黨委、紀委成立后12年未換屆,法人機構黨組織覆蓋不全等系列問題。
農信社窩案
一份法律卷宗顯示,2011年12月底,昆明市農信社的理事長高波和主任施增榮宴請云南省農信社的班子成員在“翠湖會”吃飯。施增榮給在場的每人發了一個6000元人民幣現金紅包。 之后,施增榮用牛皮紙包了一個2萬元人民幣的信封送給羅敏,還接連送了兩根金條。
根據媒體報道,施增榮、萬任禮都是云南省農信社的老人。萬仁禮于2004年11月至2011年4月,任云南省農信社黨委委員、副主任。2011年4月升為主任,彼時的搭檔正是蔣兆崗。2013年8月,萬仁禮升為云南省聯社理事長,羅敏被提拔為主任。
2011年,云南省農信社由省聯社領導代表下屬單位到省屬各廳局級單位拉業務,進行“高位營銷”。通過羅敏協調,昆明市農信社進入到國庫資金存放銀行名單中。入圍后,昆明市農信社的財政國庫資金和煙草公司收購專項資金存款第一年大概就有100億元,其中,煙草收購資金大概有10億左右。省財政廳的國庫資金之前是存放在中國人民銀行,利率比農信社高。
這些資金轉存農信社之后,施增榮的薪酬大幅提升。一位云南財經大學的負責人稱,“當年昆明農信社一些領導都年薪將近百萬”。
羅敏除了幫昆明市農信社協調了煙草公司的煙草收購專項資金存款、還協調了社會保障廳、民政廳、省移民局、滇中產業新區等多家單位的資金。通過羅敏的關系協調后,昆明市農信社取得了這些存款,增加了業績,取得了效益。昆明農信社相關領導的收入大幅提升。
相關法律卷宗顯示,施增榮行賄金條的費用由昆明市農信社的營銷費用中開支,“過后經辦人員找一些發票報銷處理掉,不會有明確的記錄”。
曹建方的秘書吳敏章期間也疏通蔣兆崗的關系,幫助老鄉陳勇的公司從農信社貸款。2012年下半年,吳敏章約蔣兆崗吃飯。蔣兆崗叫盤龍區農信社理事長李紅坤、主任李明過來,讓他們關照陳勇。
2012年下半年,陳勇的仁澤房地產公司向盤龍農信社申請7億元的授信額度,蔣兆崗讓李紅坤和李明去翠府吃飯,并打了招呼。李紅坤、李明按照蔣兆崗要求,按照程序將公司的貸款報到了市信用聯社,陳勇順利從盤龍農信社拿到了7億的貸款授信,并貸款3.9元億。為了答謝,陳勇給了吳敏章33萬元。
根據法律卷宗,2012年底,施增榮和高波宴請曹建方、蔣兆崗、羅敏三人,席間,施增榮再次給每人送出高額現金紅包。
2016年,羅敏因受賄被逮捕。調查顯示,羅敏受賄贓款人民幣近160萬元、美元7萬余元、港幣5000元及價值人民幣338萬元的財物。羅敏在接受紀律審查期間,未向紀委提供過吳敏章和其他人的涉嫌犯罪的問題線索。
案發之后,羅敏被拘、曹建方被降職、吳敏章被判刑。施增容依然長時間在職,蔣兆崗從農信社黨委書記調任西南林業大學校長。
“從云南省一個重要的金融機構一把手,到一個二本院校行政負責人,蔣兆崗會這樣選擇?”當地一位官員稱,這調動背后肯定有深層的原因。
云南省一位政法系統的人士回憶,“當時就有他的線索,為什么沒有繩之于法。 這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
或涉農信社窩案
蔣兆崗任職西南林業大學校長是在2016年2月。
隨后兩年,云南省農信社窩案繼續發酵,主要負責人開始紛紛落馬。
2017年6月,云南省農信社原黨委書記、理事長萬仁禮落馬被調查;2018年4月13日,云南省農信社黨委委員、副主任施增榮接受紀委審查和監察調查。
云南省農信社主任羅敏2016年因受賄罪被逮捕。
2018年4月27日,云南省第八巡視組進駐西南林業大學。也正是在巡視組進駐期間,蔣兆崗不知去向,云南省公安廳不得不在5月10日發布通緝令。
不過,很多人士認為,蔣兆剛的潛逃與這一輪的高校反腐關系不大,尤其與西南林業大學期間的關系不大。
西南林業大學一位教授認為,很顯然,西南林業大學是“背鍋”的角色。“一直以來,西南林業大學是為數不多的沒有新校區的學校,石林新校區建設是校黨委提出的方案。現在石林校區尚未正式開工,蔣兆崗不可能在西南林業大學有重大貪腐問題”。
云南財經大學的一位副校長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認為,蔣兆崗更多的事情應該是在省農信社期間,“兩所學校都不是重點。”
據一位知情人士,5月15日,云南省一位主要負責領導在一次部署工作談話時明確,蔣兆崗事涉“農信社系統的問題”,預計涉案巨大。
“施增榮肯定掌握一些內情,而刑法有檢舉立功的條列”。上述官場人士稱,這可能是加劇蔣兆崗出逃的一種可能。
“按照我們國家法律,監察委立案,刑事訴訟法偵查是秘密的。蔣兆崗既然能出逃,還是有一些漏洞。”云南一位監察系統的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蔣兆崗基本可以確定的是“涉嫌受賄”。
不過,“從云南省地理條件來看,跑出去太容易,過一條小河就能到緬甸”。這位人士說,“這個途徑沒有身份記錄,肯定發現不了”。
這位地方監察系統官員還稱,當然也不排除坊間傳聞的畏罪自殺或他殺的可能,目前所有一切尚需等待調查結果。
事發后,西南林業大學連續召開會議,穩定師生思想。郭顯貴稱,郭兆崗涉案潛逃之事,國家按黨紀國法處理。“我們更迫切的是做好學校的正常教學科研秩序,好在目前工作沒受到多大影響,只是工作中涉及的學校法人的問題,還要向省級部門匯報”。郭顯貴說。
蔣兆崗的名字已經從學校官網領導欄里撤下。西南林業大學相關負責人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說,根據教育部規定,西南林業大學已經向上級部門匯報,這屆畢業期將近,“沒有任命校長和校長不在的時候,有黨委書記吳松代替簽章畢業證。”
整個云南省農村信用社系統都噤若寒蟬。“每一個行政崗位的人都很謹慎,”該系統一位內部人士說。
事發后,云南省財經大學各校門口都張貼上了蔣兆崗的通緝令,蔣兆崗曾經居住的單元樓門口也貼上了帶有他頭像的通緝令。
云南財經大學康園小區6幢門口,成為警方的重點監視處。樓道里,依然如常,蔣兆崗曾居住的601房大門緊閉。端午節的艾蒿已懸掛在門左,門口遺落著三雙拖鞋。其中兩雙酒店一次性便拖鞋疊在一起,一雙藍色男拖鞋平放在樓梯上,似乎幾天未動過了。
5月16日傍晚時分,601房間里燈火通明,房內顯然有人,但敲門始終無人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