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ydtpl"><meter id="ydtpl"><bdo id="ydtpl"></bdo></meter></label>
    <label id="ydtpl"><meter id="ydtpl"></meter></label><span id="ydtpl"><optgroup id="ydtpl"><xmp id="ydtpl"></xmp></optgroup></span>

      1. <li id="ydtpl"><mark id="ydtpl"><strong id="ydtpl"></strong></mark></li>

        <thead id="ydtpl"><optgroup id="ydtpl"></optgroup></thea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社會 > 社會萬象
        投稿

        罕見病患者困局

        2018-08-14 11:46:37 來源:法治周末 作者:管依萌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2014年,袁納納與一位卡爾曼氏綜合癥病友為罕見病患者的用藥進行呼吁。
         

        罕見病確診困難,三分之一的醫生承認并不了解罕見病,同時罕見病患者還深陷用不起藥的困境。我國的罕見病立法還遠遠沒跟上

         “今天和媽媽聊天,她突然來了一句‘小時候,那么多偷孩子的,怎么也沒把你們兄妹倆偷走,找個有錢人家偷走了,現在就能用藥了’。”

         這是龐貝氏癥患者郭朋賀最近發的一條朋友圈。

         今年3月,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逝世,再次引發世人對罕見病的關注。這位物理學家活到了醫生宣告他“死刑”的半個世紀后,讓漸凍癥(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癥,發病率在十萬分之一)患者重燃希望。

        今年年初,病痛挑戰基金會與香港浸會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作發布了《2018年中國罕見病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罕見病確診困難,三分之一的醫生承認并不了解罕見病,同時罕見病患者還深陷用不起藥的困境。

         

        確診平均花費5.3年

         

        小時候,郭朋賀的體育課永遠不及格,當伙伴們開心地跳著皮筋、踢著沙包時,她只能遠遠看著,她總也想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呢?”

        大學畢業后,她發現自己連爬臺階、上公交都很吃力。2011年,郭朋賀開始輾轉于北京各大醫院檢查身體,其間她吃過中藥,做過按摩,看過名醫,也拜過佛。

        病情加重是在2013年,在與男友領證結婚返京的當天,郭朋賀在車站上廁所時發現站不起來了,那次之后,在外面時她再也不敢蹲下。

        3年之后,27歲的郭朋賀才被確診為龐貝病。那一刻她悲喜交加——她終于知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原因,但醫生告訴她這個病無法醫治。

        郭朋賀現在根本不敢獨自出門,在2016年病情加速惡化后,她走路很困難,隨時會摔倒,一旦摔倒自己無法爬起來。同年9月,她的哥哥因感冒引起肺炎,導致呼吸衰竭而入院,進而也查出罹患龐貝氏癥。

        同樣有過多年困惑的還有袖珍人之家負責人袁納納。

        若不是她明說,別人很難看出她身體患病,除了個子稍矮之外,她的外表與正常人無異。直到16歲,袁納納也沒有第二性征發育的跡象,她就好似被“凍齡”一般。低落的情緒一直伴隨著袁納納,她從山東的縣醫院、市醫院,一路看到了省醫院、北京各大醫院,其間多次被誤診,多年后終于在北京協和醫院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癥。

        罕見病確診難并非個案。《報告》顯示,受訪的患者中近65%都曾被誤診,平均每位患者確診需要的時間是5.3年。其中,最極端的兩個患者分別花了44年和42年才獲得確診。

        令人意外的是,285名受訪的醫生中,有33.3%的醫生承認自己只是聽說過罕見病,但不太了解;甚至有1.1%的醫生從未聽說過罕見病。

        生活中最令袁納納困擾的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大家都會把她當小孩子。沒有接受治療之前,她的身高只有127厘米,在銀行的提款機取錢都很費勁。她求醫3個月后,半年身高長高了5厘米。

        “袖珍人”在求學過程中,會遭受到不友好的對待,在職場中,發展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有病友曾在面試時被問“你在這兒坐的住嗎?”對方擔心一個“小孩兒”無法一天踏實工作8個小時。

        郭朋賀和袁納納都是罕見病患者,就是指那些發病率低、患病人數少的疾病,全世界范圍內目前已發現的罕見病超過7000種。依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球受罕見病影響的人群約占全球人口的1/15。

         

        有藥也吃不起

         

        從確診至今已經將近4年,郭朋賀一直沒有吃藥,身體情況也大不如從前。兩年前,她身高160厘米,體重94斤,如今只有68斤。

        “藥太貴了,根本吃不起。”她告訴記者,目前治療龐貝病的藥物僅在山東青島市納入了困難家庭成員醫療救助,其他地區尚無救助報銷政策。

        按照她的體重計算,每年正常用藥的費用高達280萬元,這對于像郭朋賀這樣的普通家庭而言,是完全無法承受的:“明明有藥可治,但就是用不起,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

        “天價藥,望而生畏。”袁納納也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在成立袖珍人之家前,袁納納就職于一家醫院,工作中她碰到很多罕見病患者都是由于藥價太高不得不放棄治療。

        每當看到有病友放棄治療,袁納納都感到很惋惜,因為生長激素缺乏癥患者只需要定期注射一種藥物就可以回歸正常人狀態。

        袁納納告訴記者,生長激素缺乏癥需要終生使用生長激素替代治療,每月3000元至5000元的費用對于很多病友而言都是障礙。

        對于很多人來說打針不是值得慶幸的事,但對于袁納納來說,每天打一針,是非常幸運的,“很多罕見病都是無法治愈的,我們有藥可治,真的是一種福氣”。

        《報告》也披露了罕見病患者的這一困境。

        2017年,受訪的1867位罕見病患者平均花費在看病吃藥、康復治療方面的費用超過5萬元,其中最多的一人花費了300萬元。平均而言,上述花費是他們全年總收入的三倍,而醫療保險僅可以報銷20.4%,即患者需要個人負擔近80%的醫療費用。

         

        政策與立法滯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罕見病為患病人數占總人口的0.65‰~1‰的疾病。不過各國會根據各自的情況對罕見病的認定標準作出調整。

        《報告》顯示,約有80%的罕見病與基因有關,超過50%的罕見病從兒童時期開始發病,僅有5%的罕見病有一些治療方法。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一種罕見病可以被治愈。霍金雖然比醫生預估的多活了半個世紀,但他幾十年來也一直忍受著漸凍癥所帶來的痛苦。

        中國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罕見病患者群體,北京藥伙伴罕見病數據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罕見病患者群體約有1904萬人。

        與罕見病已經成為全球主要國家醫療市場增長的一大重要的驅動力不同,我國大約只有130種針對罕見病治療的藥物,從公布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來看,其中不到一半被列入國家醫保目錄,可以全額報銷的更是屈指可數。

        事實上,對于任何一種罕見病而言,由于患者人數極為有限,市場份額不足,罕見病藥物的銷售利潤難以覆蓋藥品研發成本,藥企缺乏研發興趣,因此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都陸續出臺過類似“孤兒藥”政策。

        例如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通過了“孤兒藥”法案,除政府補貼研發、優先加速審批之外,被授權的罕見病藥物可以獲得一定時期的市場獨占權,同時對該藥物臨床試驗的稅收也大幅減免。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罕見病方面的立法還遠遠沒跟上。

        我國涉及罕見病立法最早的文件是1999年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首次提及罕見病,但未對其定義作出明確規定,2007年修訂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中明確對罕見病藥物臨床試驗和審批作了規定,但仍未給出罕見病的官方定義。

        “罕見病定義和流行病學統計資料的匱乏,加上臨床醫學界對罕見病的有限理解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即有能力診斷罕見病的醫生越少,學術界對罕見病的理解越是碎片化,越是難以開展系統的流行病學研究,而監管部門更是無法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管和法律支持體系。”中歐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了這一令人擔憂的現狀。

        更殘酷的現實是,在少數情況下,臨床醫生實際上并不愿意讓患者使用那些進口的罕見病藥物。在當前主張控制國家總體醫療開支的大環境下,特別是受到藥品開支不得高于醫院總體醫療開支一定百分比的限制,醫生并不愿意開出大額處方。

        《報告》指出,全球范圍內,比較通行的解決罕見病的法規政策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是針對罕見病用藥及治療、康復等而制定的“孤兒藥”政策;二是專門針對“罕見病”以及受其影響人群而制定的醫療及社會保障政策。

        《報告》采訪的醫生對兩種政策均有表示支持,不過大部分人更傾向于將罕見病納入大病醫保的方案。

        目前我國已有部分發達地區開始嘗試改革醫保政策,提高公費醫療對罕見病患者的覆蓋范圍和支付比例,這些地區已將部分罕見病列入重大疾病醫療保險。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張灼華表示,目前,我國已基本建立起全民醫保制度,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加快推進,改革成果廣泛惠及人民群眾。然而,相對于多發病和常見病,罕見病因為患病人數相對較少往往被忽視。對罕見病的認識、控制和治療進展遲緩,導致罕見病患者的醫療和生活等相關基本需求,未能得到應有重視和保障。

        張灼華建議,加大對罕見病診斷和治療的研發支持力度。推動早期診斷,藥物開發和治療新技術開發。由于絕大多數的罕見病是遺傳疾病,要加大對新生兒、兒童疑難疾病進行基因組研究和診斷研究。

        袁納納一直以世界足球先生梅西作為榜樣,梅西11歲時,身高只有130厘米,被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癥,通過持續的治療,他的身高長到了169厘米,不僅改善了身高,也實現了夢想。“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所有的病友都可以用得起藥,生活在沒有歧視的環境下,秀出精彩人生。”袁納納說。

        責任編輯: 任志強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

        韩国无遮挡羞羞漫画| 爽好舒服使劲添我要视频| 天天澡天天碰天天狠伊人五月|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久久丁香五月天综合网| 巨肉超污巨黄h文小短文| 一级毛片高清免费播放|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插| h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色视频在线| 91精品91久久久久久|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无吗免费一二区|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老熟妇自拍HD发布| 把胡萝卜立着自己坐上去|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免费| 天天操天天摸天天干|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美女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噜噜噜在线观看播放视频| 玩弄丰满少妇XXXXX性多毛| 亚洲精品第1页| 欧美18www| 久久精品隔壁老王影院|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自产一c区|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毛多水多高潮高清|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手机| 午夜网站免费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