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觀大勢、謀大事,把方向、定方略,從多個維度就中國經濟如何抓作了深刻闡釋,對地方經濟工作怎么干進行了精準指引,既高瞻遠矚、又務實具體,為我們做好經濟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表達出我黨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重的理念。黨員干部要時時刻刻謹記為人民服務,無論身在何位,無論身在何方,都不要忘了腳下的奠基石-人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行進在追夢圓夢的征程上,不會永遠風和日麗,要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就必須要有更高的境界、更強的本領、更優的作風、更好的精神狀態,不能忘記走過的路,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
我們黨面臨許多風險和挑戰,最根本的挑戰就是來自黨自身。保持黨的肌體健康,要靠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制,在反腐執紀機制制度上不斷創新,通過機制制度改革,營造“不能腐”、“不敢腐”、“不愿腐”的政治生態。在黨內監督已經實現全覆蓋的情況下,通過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把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結合起來,把監察對象范圍擴大到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監察體系,使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有機統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誠然,反腐道路是艱辛的,也是漫長的。從基層到中央,從普通黨員到紀檢干部,幾乎就沒有不腐敗的“真空”,只要放松了監管,權力就可能擺脫“籠子”的約束而“任性”。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場持久戰。要想打贏這場戰爭,就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強化責任追究,不能讓制度成為紙老虎、稻草人。
今天的中國在繼續發展,要求我們的黨必須擔負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歷史使命,書寫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征程的宏偉藍圖,其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都無比重大而深遠,將有力地推動我們的黨進一步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起萬眾一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信心和無窮力量。
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沒有國,哪有家。我們每個黨員干部都要嚴于律已,堅持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以正風肅紀反腐新成效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良好政治生態,為穩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保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文/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