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鄉村振興”便成為歷屆兩會的“熱詞”,至今熱度不減。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再次指出,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
鄉村振興有五大振興,人才振興既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每一個領域解題的“題眼”。鄉村的產業要靠人才來干,文化要靠人才來興,生態要靠人才來美,組織要靠人才來強,沒有人才的支撐,鄉村振興就無從談起,也只有解決好人才保障這個最基礎最根本的問題,厚植人才動能,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振興。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外引金鳳凰。要重點聚焦現代農業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對接現代高效農業高端人才需求,通過全職引進、兼職聘用、交流合作、技術攻關等多種形式,面向海內外引進聚集一批“高精尖缺”農業科研頂尖人才、領軍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創新團隊,發揮農業高端人才的“領頭雁”作用,引領產業創新。要厚植“鄉土情懷”,以鄉情鄉愁為紐帶,支持鼓勵出自本鄉本土的優秀企業家、黨政干部、高技能人才等鄉賢“回流”,通過返鄉投資創業、包村包項目、技術指導等多種方式,助力家鄉振興。
內育棟梁才。人才引進是一個重要途徑,但無法滿足鄉村對人才的需求缺口,所以最根本的還是要植根于本土人才,培育一只帶不走的“工作隊”。要創新農村人才培育機制,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完善農村人才孵化培育鏈條,著力培養一批種、養、產、供、銷全面發展的“田秀才”、“土專家”,扶持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創辦人、農業職業經理人,壯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要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體系,加快推進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工作,綜合利用教育培訓資源,結合本地鄉村發展靈活設置專業,提升農民學歷層次和素質能力,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營造好環境。“環境”是引才招智、吸人留人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加快產業發展。產業發展是就業的基礎,也是人才集聚的依托,只有產業發展了,鄉村的人才才能引得來、留得住,才能真正避免“有新房無新村,有新村無新貌,有新貌少新人”的鄉村囧相。另一方面,要加強設施建設。要逐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逐步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做到既能享受青山綠水的田園風光,又能享受舒適便利的公共服務,那么就不愁人才引不來、留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