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中國正在世界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重要作用,但在世界級綜合性體育組織中,至今還沒有一個是由中國發起的,這與中國的國際地位極不相稱。 究竟是什么制約了中國體育在全球戰略上的創新與發展呢?是傳統的守舊的惰性的腐敗的觀念與體制!世界搏擊運動向何處去?筆者一九八七年便提出創建“世界搏擊運動聯合會”(簡稱:搏聯)的構想,并建議北京應建為世界搏擊運動之都。
國人不應滿足于北京辦奧、里約參奧,滿足于取得什么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等,國人從根本上缺少像創建國際奧委會組織的顧拜旦那樣的體育創新戰略家!試想,以顧拜旦創建國際奧委會與北京舉辦奧運會相比,會出現不可比性,因為后者從屬于前者。任何東西,凡是拿來和別的東西比較時,顯得高出許多的,便是偉大。毫無疑問,顧拜旦和他的國家為世界體育做出了獨有的偉大貢獻。那么,當代中國體育又該怎么辦呢?我認為:應先掌握唯物的可知論和實踐論,以便敢于從過去的經驗、現有的結論、原有的學科見解中超脫出來,站到如當年顧拜旦創建國際奧委會組織那樣的起點和高度上去研究世界,了解中國,發展體育。突破性的提高中國體育在全球戰略上創新發展的決策、投資與合作水平,如此大智大勇的認知與執行,中國一定能為世界體壇做出無愧于巨人的重大貢獻。
體育的歷史是一個不斷創造的過程。站在全球體育戰略創新發展的高峰看,北京辦奧充其量不過是與別國城市做守舊的低層次互相模仿較勁而已,這只能使全球體育事業徘徊不前。沒有宏觀創造精神的體育是沒有大前途的。而無知或壓抑這種創新精神則不僅僅是中國體育的悲哀!
創新發展的征途會有許多前無古人的事去做。問題是誰肯吃研究的苦頭!誰敢擔責任的風險!
我經過對拳擊、柔道、武術、泰國拳等奧運會和非奧運會搏擊運動項目發展史的研究發現:全球范圍內各流派搏擊運動都是以克敵制勝為原始目的,不同流派只是為達到這個原始目的表現出來的不同形式。在現代社會是以對抗性體育運動形式出現,并具有抗暴自衛、健身、人體美展示和人格修養等共同價值。由于歷史的原因,現代社會那種“同行是冤家”的流派之見仍根植于搏擊界,彼此之間的交流太少,這樣對搏擊界整體發展不利。面對此情,我以“物以類聚、優化組合”的發展思路逐漸形成一整套“體育利世強國興京”的理論。
為此,我研究并呼吁由中國體育界對搏聯創業認識理解大力宣傳,在國內外先形成共識影響力,再逐級上報國務院,最終以中國政府名義在全球發起和牽頭組織創建全新的大型世界級體育組織“世界搏擊運動聯合會”(簡稱:搏聯)。旨在把國際拳擊聯合會、國際柔道聯合會、國際武術聯合會等所有國際性搏擊運動組織融為一體,形成國際單項搏擊運動團體之間的聯合組織。以利于世界范圍內各流派搏擊運動之間的團結、交流、借鑒與提高,并通過本會的一切活動促進世界的正義、和平與發展。(搏聯憲章暫略 )
不止于此,作用還在于借此提升中國武術、中國體育及國家形象嶄新的威望和美譽度。同時,按國際慣例,便于將搏聯總部設在發起國,這對以中國(北京)為中心的世界搏擊體育、經濟和文化的創新發展大有裨益,也將大幅度提升中國(北京)和全球搏擊運動的國際地位。
位卑未敢忘體育利世強國興京。以上建言供討論,切盼搏聯這一認識成果早日轉化成實踐成果。(作者單位:中國陜西省大荔縣人防辦)
附部分相關史料圖片:
1:陜西省體育總會調查表示:“搏聯”可先行宣傳后醞釀為好。
2:CCTV-5節目總監岑傳理博士給王成助手的來信認可并支持“搏聯”創業。
3:武當武術傳承人游玄德道長支持“搏聯”創業信件。
作者簡介:王成,男,1967年出生,現供職陜西省大荔縣人民防空辦公室。業余從事體育戰略研究、文物收藏交易和特別宣傳策劃,率先涉足《搏擊心理能力的培養》等課題,已出版《武術百功》《王成詩選》2書。特別是曾經所辦的《王成搏擊導報》被收藏界譽為首家個人主辦、首家個人姓名命名報名及首家個人體育成果為報紙內容的獨家三絕奇報珍品。1987年提出創建“世界搏擊運動聯合會”(簡稱:搏聯)的構想,并為之奮斗多年。搏聯事業曾獲國家體育總局方面對王成的直接指導,搏聯被海內外眾多相關專家稱為:“國際體育組織物以類聚的楷模、優化組合的典范!中國將對世界體育的最大貢獻和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