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3月5日,毛澤東親自為雷鋒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并在《人民日報》發表。從此,英雄戰士雷鋒作為一個精神符號,一直被各個時代的奮斗者學習追崇。
在今年的學雷鋒活動中,部分黨員干部卻注入了形式主義的水分,“一陣風”式的假學習。或者帶上袖標舉起旗子,擺拍幾張。或者將學習活動一鍋甩給團委部門志愿者,給自己不去真正踐行找借口。又或者干脆覺得雷鋒精神已經過時,將之視為“老古董”丟棄一旁。要知道,“雷鋒精神是永恒的”,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用實際行動生動的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對標看齊,做一名新時代的“活雷鋒”。
學習雷鋒,首先要學習為人民服務的自覺。就是要加強理論學習,永葆初心。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方法,保持理論上的堅定。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習雷鋒精神的形式內容都在與時俱進,但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沒有變,我們要自覺對照雷鋒這面“鏡子”,時時檢查自己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是否跑偏。尤其是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眾多風險挑戰集聚的今天,黨員干部更應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保持對黨的絕對忠誠,在政治信仰上做到“眼里容不得半點沙子”,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放在全心全意服務群眾,不斷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來。
學習雷鋒,還要錘煉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雷鋒就像一枚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對技術精益求精,對工作極度負責。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做勇擔當、敢“亮劍”的實干家,不做怕風懼雨的“泥菩薩”。面對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就顯得尤為重要。但風險機遇并存,黨員干部要有所為必須有“真材實料”。一要“會學”,深入基層一線,向實踐學習;拜人民為師,向群眾取經。二要“肯干”,要沉得住氣、靜得下心,甘當“老黃牛”,心無旁騖積極鉆研。三還要“耐扛”,前進路上必然“山重水復”,有時還會危及生命,要一般的壓力扛得起,超重的擔子扛得住。
習近平總書記認為“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雷鋒精神的種子需要每一個人去播撒,因為我們都是人民群眾的“勤務兵”,新時代的“活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