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無關
大興區西紅門“11·18”火災發生8天之后,北京市首次對外公布火災事故現場內部情況。
26日上午9時40分,記者來到了發生火災的聚福緣公寓樓。在這個“三合一”建筑里,起火點地下冷庫里仍能聞到明顯的刺鼻氣味;在地上一層,小加工作坊里堆放著大量紙質成品,旁邊還有二層鋼架床;在地上二層,密布著305間出租公寓,內側的房間均沒有窗戶,而公寓樓對外的窗戶上也都安裝有無法緊急打開的鐵護欄。
大興區公安消防支隊防火監督處處長魏毅宇表示,目前,北京正在全市范圍內進行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專項行動,就是重點針對這類“三合一”、“多合一”場所、工業大院、散亂污企業、違法建設等高危場所加大清理力度,徹底、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在采訪最后,西紅門鎮鎮長表示,針對聚福緣公寓的騰退工作原本本月初開啟,原定于事發當天進行清退。但后來考慮到是周六,也是希望租住戶能多點兒時間找房子,結果臨時將清退行動時間延后到周一(11月20日),現在大家都很后悔。
探訪1 地下起火點冷庫仍存刺鼻氣味
經過多方協調,記者獲準進入本次火災事故的起火點地下冷庫一探究竟。
雖然戴著防護口罩,但剛一邁進地下室,記者還是被一股刺激性極強的味道熏得難受。偌大的空間內漆黑一片,建筑材料已燒焦變形,天花板和承重柱上沾滿了炭化的保溫材料。
據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西紅門特勤中隊政治指導員倪茂鐘向新華社記者介紹,事發當晚,地下6個冷庫有4個過火,大量有毒有害的熱煙氣從地下躥至地上。經法醫檢驗,19名死者的死因均是火災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
據調查,2016年3月,樊某某在起火建筑地下一層開始建設冷庫,近期冷庫正處于設備調試階段。施工人員均無相關專業資質。上述人員現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探訪2 一層“奪命”濃煙從電梯井擴散
進入一層,記者看到,被火炙烤過的建筑物內部一片狼藉,樓道內的墻體都被煙熏得黢黑,地面上散落大量門窗碎片。位于整棟樓東北側的出口,是公寓最重要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但它卻沒有任何安全防護措施與應急指示燈。
記者注意到,在一層內還隱藏著一個生產紙質筆記本的生產加工作坊,幾十平米空間內,堆放了大量紙質品。私拉亂建的電線,無序堆放的貨物和電動自行車等將不寬的道路堵死,僅剩下不足半米的通行距離。“這里面還有一個房間是小作坊領導供奉關公的地方,平時直接用明火燒香。”消防人員介紹,這個小作坊堪稱是“三合一”中的“三合一”,生產區域內堆放著大量紙質品,旁邊還有二層鋼架床,工人就住在這里。
“所幸是地下一層起火時這里沒起火,也沒人在工作,否則后果不堪設想。”魏毅宇說,在11月18日,消防官兵拼盡全力保護著這個小作坊,避免貨物著火引起更大事故。
一層進門處的一口電梯井已被大火燒毀。據了解,因整棟樓在施工中存在消防隱患,地上地下部分未進行分隔,事發時從地下冷庫內產生的“奪命”濃煙正是經此處擴散至一層、二層。
參與當天救援的倪茂鐘介紹,他們剛到現場時,滾滾濃煙不斷向外擴散,進入公寓大門二三米后,受煙霧影響完全辨別不了方向,“盡管我們有專業強光手電、頭燈,但整棟樓都斷電了,樓道里也沒有向外敞開的窗戶,什么也看不見,完全憑著感覺,用手一點一點往前摸,挨個屋子進行搜索。”
探訪2 二層公寓內側房間都是無窗房
從樓梯上到二層,記者發現,二層公寓是回字形結構,兩側都被分隔成一間間獨立的小公寓。防盜門上都貼著封條,透過幾扇敞開的大門向屋中望去,鍋碗瓢盆散落一地。
不僅樓道十分狹窄,而且到處都是隨意堆放的雜物,走廊內掛滿被燒壞的衣服和小件家具。記者每邁一步都需提防裸露的各種管線和頭頂上方不斷落下的建筑碎屑。
“樓頂的材料是聚苯彩鋼板,發生火災后會燃燒得非常快,并且產生大量有毒煙氣。”據魏毅宇介紹,按照相關防火要求,作為疏散通道的走廊,墻壁應直接砌到屋頂。而在二層居住區內,走廊的墻和房間內的隔墻都未通到房頂。因此當火災發生后,煙氣就會通過上方樓頂和隔出的居室頂之間形成的“悶頂”迅速擴散至建筑的每個房間,而不是通過走廊慢慢擴散,這大大縮短了房間內人員的逃生時間。
由于公寓樓是回字形結構,內側房間均為無窗房,而公寓樓對外窗戶上都裝有無法緊急打開的鐵護欄。魏毅宇表示,對于低樓層居民來說,如當時能從窗戶出來,利用床單擰成繩逃生,而不是冒險從濃煙中穿行,可能會有更大生還機會。“高溫煙氣在垂直方向上的擴散速度極快,是水平方向的10倍左右,很多人可能來不及疏散,就倒在自己房間的門口。”
聲音 鎮長:原計劃火災當天要騰退
西紅門鎮鎮長司文韜介紹,其實聚福緣公寓的這次事故是有可能避免的。原本這個公寓的騰退工作已經啟動,我們11月初下發的騰退文件,大部分租住戶都已經簽約,原計劃11月18日進行騰退工作。但后來考慮到是周六,也是希望租住戶能多點兒時間找房子,結果臨時將清退行動時間延后到周一(11月20日),現在大家都很后悔。
村民:事發后十余租戶全搬走
“我家之前也從事房屋出租的生意,在我們村基本上家家都會對房屋進行翻蓋再出租,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吧。”新建二村村民于占利坦言,他家里面一共有600平米的房屋進行出租,“原先住了十幾戶人,現在都搬走了,不光是我們覺得后怕,租戶也都很慶幸自己的房間沒有發生火災事故。”
此前同樣也進行民房出租生意的村民劉勇說,“說實話,這幾年因為違章建筑給新建村帶來的安全隱患確實挺大,而且我們村子本來就要進行棚戶區改造工程,通過這次事件也讓咱們老百姓更加意識到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 行動 順義關閉機場周邊存隱患物流設施
首都機場周邊倉儲物流設施將全面關停?對此傳言,順義區副區長李向英日前向企業表態,對于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隱患的倉儲物流設施確實要堅決關停,同時,區政府將協調安全正規的庫源供企業周轉。
機場周邊倉儲物流全關停?
依托首都國際機場和天竺綜合保稅區,順義區實際經營的物流企業577家,倉儲設施總面積達200萬平方米。
“11·10”、“11·18”火災事故后,順義區按照全市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專項行動工作部署,堅持“不漏一處、不留一患”,及時發現并迅速消除了一批重大消防隱患。其中,首都機場周邊的清理整治倉儲物流企業消防安全隱患行動,引發了“全面關停機場周邊倉儲物流設施”的傳言。
這引起一批重點物流企業的擔憂。“物流企業最看重的一是倉儲能力,二是發貨速度,一旦機場周邊倉儲物流設施全面關停,對企業的影響是致命的。”北京市郵政速遞物流公司副總經理劉瑋說。
協調正規庫源供企業周轉
順義區第一時間召開座談會,邀請北京郵政速遞物流、中外運敦豪、順豐速運等7家駐區物流企業代表以及區委宣傳部、商務委、安監局、消防支隊、海關順義辦事處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座談。
座談會上,順義區副區長李向英表態,對于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隱患的倉儲物流設施堅決關停,順義區將繼續協調安全正規的庫源供企業周轉;對于手續齊全但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隱患的倉儲物流設施,結合實際情況限期整改,確保物流企業正常安全運營。對于依法合規的倉儲物流設施,積極支持物流企業改造成為現代化、智能化、集約化倉儲設施,促進行業安全、高端、健康發展。
據悉,整治行動中,包括順豐速運3個一級分撥中心、EMS郵件處理中心、京東華北區一級分撥中心等在內的順義多家涉及民生服務的倉儲物流企業均安全正常運營。
順義區商務委主任袁日晨介紹,順義區正在全力提供應急保障服務,協調安全正規的庫源,積極摸排天竺綜合保稅區、臨空經濟核心區及重點鎮等區域庫房存量,確保物流企業正常安全運營發展。
首都國際機場坐落于天竺鎮境內。據天竺鎮政府網站11月20日消息,天竺鎮300多家隱患嚴重倉儲物流企業,累計查封274家,已成功查封86%,共計15.15萬平方米。
石景山百余社區建“老街坊”防消隊
26日,記者從石景山區了解到,石景山區151個社區成立“老街坊”防消隊,參與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專項行動。
老街坊協助查消防隱患
26日起,石景山區151個社區均組建了“老街坊”防消隊。居民王鋼第一時間報名成為防消隊隊員。他介紹,自己所在的七星園社區已有30多名防消隊員。他說,我們對社區相對熟悉,能協助社區居委會和專業消防部門做好涉及社區居民安全方面各項工作。
26日,在七星東街拐角處,防消隊隊員和執法人員發現了一間堆滿雜物的小屋,狹小空間堆滿了大量電動車輪胎。執法人員介紹,電動車經營者如此密集存放輪胎和雜物,極易造成火災隱患,必須立即清理。
石景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老街坊”防消隊將對影響社區公共安全的行為進行勸導,督促整改。同時,還會及時向街道、社區報告巡查中發現的各類安全隱患,并配合專業執法部門做好安全隱患治理,掌握火災報警和撲救方法,撲滅初期火災。
責令“三合一”超市整改
七星東街路口拐角向南的“物多多超市”內堆積了大量貨物,占用通道。昨日,魯谷社區街道和消防執法人員巡查發現,超市內一處門后可通向一間臥室。
石景山消防支隊魯谷大隊副隊長駱曉峰介紹,這是典型的“三合一”場所,經營、倉儲、生活等功能都集中在一起,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檢查后,消防執法人員對這家超市進行了臨時強制查封,并責令其進行整改,驗收通過后再恢復營業。
魯谷社區安全科科長張桂勇表示,類似這家超市的“三合一”場所,如果發生火災,人員難以及時逃脫,極易發生傷亡事故。此外,這種門臉兒多在居民樓下,發生火災會影響其他居民的安全。
目前,石景山區消防部門已下派18名消防監督員下沉街道。
從2017年11月20日至2018年2月底,石景山區開展為期100天的嚴查整治行動,重點嚴查彩鋼板建筑、工業大院、“三合一”“多合一”場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