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封閉病區值守的護士寫的首稿,我的眼眶經不住濕潤了。多好的護士,多好的同志們!真心說一句:“您們辛苦了!”,我們并肩站在一個戰壕里,各司其責,只是您們的任務更艱巨。疫情面前,無人能松懈,分工不同,使命和擔當相同。在這場無情的疫情里,我們責無旁貸。相信每個人早已在心里暗暗地掂量著自己能做點什么。
針對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煙臺市牟平區三病防治院呂志波院長及其帶領團隊根據上級文件精神,迅速行動,精心部署,全方位落實,傾力打造了精神科病區“24小時”全封閉式管理。
精神科病區一共9個護理人員,進入封閉病區的六位護士和住院患者同吃同住,防護性地與外界隔離,每一輪下來,得14天。剩下的三名護士,在封閉病區外進行日常的護理工作。三病防治院精神科病區進入封閉式防護以來,在外的三名護士從未休過一天班。天大的事在此時,都要放下!
這三名護士主管精神科門診、結核科門診,還有近150位住院患者的口服藥。這些口服藥需要在外值守的護士挨個病區送過去,且負責為封閉病區提供后勤保障工作、每天配消毒液、處理醫囑、去藥房拿常規口服藥、準備第二天所有住院患者的吊瓶、迎接新病人入病房、登記、鋪床、做治療、皮膚病性病門診性病患者的肌注、所有病人的飲用水等等。一天下來的工作量之大之繁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光精神科口服藥就有幾十種之多。每位患者口服藥的用藥品種和數量多而雜,為了精準執行醫囑,三查七對已經不能滿足日常工作需要,是常規性的十二查對,以確保發到每位患者手里的藥無任何紕漏。
這三位在外值守的護士中,有一位是哺乳期的楊清護士,每天忙得連一口水都顧不上喝,經常是一拖再拖回家給孩子喂奶的時間,作為一名母親,身體會吃不消的,更可況如此巨大的工作量!疫情期間,她的外公去世了,家里人怕她分心,沒有告訴已經返崗的她。最后還是叫楊清護士知道了,第二天早上,她頂著紅紅的眼睛,強壓著悲痛,強打著精神,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工作中,奔忙在護理崗位上!此時此刻,每個人都明白,沒有軟弱傷心的時間。
在外值守的護士們,時不時地觀望著封閉病區里的護士,希望自己能多干點,再多干點,讓同事輕松點,其實自己早已疲累不堪!相同的使命,讓她們彼此惦念,更加忘我的工作。疫情當前,沒有一個護士退縮的,堅守職責,無畏而戰。雖然沒有武漢一線護士那樣的處境,區三病防治院全體護士都有著一顆舍我其誰、決勝疫情的拳拳之心!
面對這場大仗、硬戰、苦戰,這群護士默默堅守、無私奉獻,為區三病防治院疫情防控筑牢了一道鋼鐵防線,守護了精神科所有住院患者的平安!確保了區三病防治院目前沒有疫情發生!
他們很平凡,萬眾一心,無數的平凡匯聚成海,眾志成城,才能實現中華民族抗疫的偉大成功!為你們感到驕傲!為您們由衷的點贊,您們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