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左)回答記者提問。
媒體記者們提前一個小時入場,卻發現偌大的會場,居然沒有座位了,很多人只好站著等。會場組織方甚至拉起了警戒線。因為來的記者太多,原定1小時的發布會延遲了近20分鐘……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信中利資本集團董事長汪潮涌、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好未來集團創始人張邦鑫、邏輯思維和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獵豹移動公司首席執行官傅盛……下午3點整,七位企業家上臺就座,引起了現場一陣騷動。
這是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每年例行的一個項目——安排企業家集體接受采訪。和往年一樣,因為出場的都是大牌人物,媒體記者長槍短炮,都想爭一個好位置。
事實上,大會提早給這次集體采訪定了一個主題:攜手新時代,共話新經濟。不過,在現場,大佬們聊著聊著,人工智能再次成為話題的焦點。
楊元慶懟馬化騰:
AI不是突然變熱的
“我的大學畢業論文就跟AI有點關系,之后多年沒什么動靜。去年阿爾法狗贏了,AI突然熱起來。”馬化騰話音剛落,楊元慶就插話說:“其實AI熱,不是突然,它是基于互聯網發展起來的,尤其當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聯網,傳感器產生了大量數據后。”楊元慶認為,人工智能有三大要素:大數據、計算力以及算法,三者合力,使之產生智能。
不過,楊元慶表示,AI現在的翻譯是人工智能,他認為更好的翻譯是增強智能,不是為了取代人的智能,而是在人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
楊元慶透露,最近聯想正在基于大數據深度算法對供需環節進行預測。“機器預測,跟人拍腦袋預測對比,更準確,阿爾法狗只是一個游戲,而現在是整個社會生產效率的提高。”
那么,發展人工智能,是否擔心人工智能和人類的競爭?
“這個問題有的人很擔心,有的人覺得沒問題,增強智能嘛。”馬化騰接過楊元慶之前拋出的話題,他表示,目前AI主要適合一些重復性的,戰術性、有規律可循的領域,如果是創意性的、戰略性的,不可反復測試的產業,可能就沒辦法簡單替代。“機器是不能替代人類感情交流的,大家不用過于擔心。”“小馬哥”說。
馬化騰說:
必須解決游戲沉迷問題
在馬化騰看來,AI的意義在于提升整個人類的生產效率,為大家節省更多的時間。“以前一周工作6天,后來變成5天半,現在是5天。有了更多時間,大家可以愉快地游戲、旅游。”
就算你不玩游戲,最近或多或少也聽過“吃雞”游戲。這里所謂的吃雞并不是真的吃雞,而是出自網絡游戲《絕地大逃殺里》的臺詞。當你獲得第一名的時候就會有一段臺詞出現:“大吉大利,晚上吃雞!”因此被網友戲稱為“吃雞”游戲。
昨天現場,馬化騰爆料,自己最近《王者榮耀》玩得少了,更多的是在玩“吃雞”游戲。
提到游戲,騰訊公司可謂是當下中國互聯網的王者。馬化騰透露,騰訊對游戲產業投入很大,不僅在國內,在海外也積極投資。不過,游戲這個行業競爭很激烈。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檔爆款游戲,如當下最熱門的“吃雞”游戲,就連“小馬哥”都忍不住舍了舊愛戀上的新歡。
“游戲這個產業,很難按照常規套路進行布局,它有天然的偶然性,由玩家出來的產品可能更受歡迎。”馬化騰透露,騰訊希望更長遠地布局。
馬化騰解釋說,對于騰訊來說,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有很大責任,騰訊要做一家安全可控的公司。今年“騰訊游戲成長守護平臺”的上線,旨在幫助家長通過線上終端對未成年子女的游戲時間、游戲消費、游戲品類等實現信息同步和管理。
在馬化騰看來,游戲對于未成年人的成長、學習有一定幫助,但如果設計得不好,過度沉迷,就會適得其反。
“大家都是為人父母,知道這些弊端,我們必須著手解決這些問題。”馬化騰說得很堅定。
羅振宇說了一件標志性事件:
騰訊股價超過了Facebook
“今年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騰訊的股價超過了Facebook,它意味著,中國企業很可能失去了對標學習的模范,前面是創新的無人區,而數字經濟很可能會是中國趕超世界的一個決勝主戰場。”羅振宇的話,歷來有一鳴驚人的效果。
為什么這么說?今年發生了這樣一件事讓羅振宇記憶猶新。“道瓊斯集團和美國一些出版集團到公司訪問,問了一個問題,你們怎么能把一個教授的課賣那么多錢?這個生意在美國做不成,因為美國沒有那么多上進的人口。”羅振宇說。
羅振宇最近發現一個問題,今年中國的創新創業界似乎沒有那么多事兒。
“這說明,中國從美國拷貝商業模式,一波創業者跟上的時代很可能已經結束了,一句話總結,數字經濟可能真正開創人類下一階段的創新。”羅振宇說。
傅盛接話說,他的獵豹移動在硅谷投了一個小基金,自己也經常去看硅谷的創業公司。“后來我發現,他們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物理世界數據化。”傅盛覺得,傳統行業智能化,核心就是如何把傳統行業數據化。
“數字經濟怎么拔高都不過分,因為它代表未來。”楊元慶說,未來商業的比拼一定是業務模式的比拼,而業務模式的智能化程度決定了競爭能力的強弱。更多強調數字化,我們的企業就會比其他國家更領先一步。
不過,作為在場的創業元老,楊元慶還是提醒,我們不能太自以為是,固步自封,比如,在每一個手機以及電腦都要有的內存方面,我們尚沒有自己的技術。對此,我們還是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