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績公布后,眾多考生及家長關注招考計劃及志愿填報,焦灼的心情,我們懂得。 濟南市教育局中招辦特此整理編輯《濟南市2020年職業教育招生政策明白紙》,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國20條”),方案中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緊密、與就業和民生關系最直接的教育類型,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山東省教育廳等11部門出臺了《關于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十條意見》(簡稱“省10條”)、市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濟南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重大制度設計,提出新增教育經費要向職業教育傾斜,進一步擴大職業院校助學金覆蓋面,落實對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傾斜政策,健全職業教育獎學金制度,逐步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特別是技術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高職擴招100萬等一系列改革舉措。一系列政策頂層設計發布和利好政策的出臺,標志著職業教育發展進入黃金期。 2020年,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于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決定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縱向貫通和橫向融通并行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并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與模式。意見明確指出:將現有半數左右省屬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高校,為山東增加職業教育本科、專業碩士和專業博士計劃。山東應用型本科院校、職業教育本科院校和專業將招收更多中、高職院校畢業生。濟南市也即將出臺《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實施方案》,對職業教育的目標、任務、重點工作、保障機制等進行了系統設計,濟南職業教育發展步入了快車道,中職畢業生將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這是認識上存在的一個誤區,沒有必要擔心,F在上職業學校起碼有四條出路可供自己選擇:一是可以直接報考中等職業學校與本科院校對口貫通分段培養“3+4”教育,畢業后頒發本科學歷證書;二是報考初中后高等師范教育、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或三二連讀高等職業教育,畢業后頒發大專學歷證書。高職院校也開通了專升本的通道,還有繼續提升的機會;三是上中等職業學校通過3年學習后,可參加春季高考、高等職業院校單獨招生、高等職業院校注冊入學、技能大賽獲獎(詳見有關規定)保送等,一樣有機會進入大學繼續深造;四是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后,希望盡快就業的學生,有了一技之長可以比較容易找到一份工作或者自己創業。2019年起教育部啟動了“1+X”證書試點工作,即職業院校學生畢業時可拿到1個學歷證書+若干個職業技能證書,就業渠道更寬廣?傊狭寺殬I學校可以說是“升學有通道,就業有優勢”。 “春季高考”,是2012年山東省重點面向省內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設立的高考,每年3月份考語數外文化基礎課,5月份考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是相對于夏季普通高考來說的,高中階段畢業生和社會人員均可報名考試。2019年,山東省教育廳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的意見》,明確從2022年起(即從2019年秋季進入高中階段教育學習的學生開始),應屆普通高中畢業生不再允許報名參加春季高考。2020年,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出臺《關于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意見中明確將探索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屆時“職教高考”將取代“春季高考”,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為學生依照興趣和稟賦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成長渠道;健全中高職與本科銜接培養的考試招生辦法。聚焦山東省重點產業需求,按照專業大致對口原則,山東應用型本科院校、職業教育本科院校和專業更多招收中、高職院校畢業生,并按照有別于普通高考、能滿足培養需求的原則調整文化素質考試內容,進一步提高職業技能考試成績在錄取中所占權重,原則上不低于50%。單獨招收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國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等優秀選手和有突出貢獻的技術技能人才接受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為技術技能人才持續學習和發展提供機會。實施職教高考制度后,職教高考本科招生計劃將逐步達到應用型本科高校招生計劃的30%,職教高考本科招生數量將大幅度增加,到2022年,將由現在的1萬人增加到7萬人左右。 中等職業學校與本科院校對口貫通分段培養“3+4”教育(簡稱“3+4”),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憑中考成績統一錄取,完成中職層次三年學習后,參加春季高考報名考試(單獨一類),合格者升入對口本科院校繼續學習四年,期間分別享受相應階段政策,畢業后頒發教育部統一印制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畢業證書》;“初中后五年制高等教育”,包括“初中后五年制高等師范教育”(五年一貫制和三二連讀小學教育、學前教育,下同)、“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五年一貫制和三二連讀高職,下同)兩種類型,都是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學制為五年,畢業頒發大專畢業證書。“五年一貫制”是學生在一所高職院校連續學習五年,如濟南職業學院的機電一體化專業;“三二連讀”是由一所中職學校和一所高職學校合作貫通培養,學生前三年在中職學校就讀,三年結束后,經轉段考試合格,原則上對口升入高職院校再學習二年,畢業后頒發大專畢業證書。如濟南信息工程學校與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開展的 “三二連讀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前三年在濟南信息工程學校學習,后兩年在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對口學習,畢業后頒發大專畢業證書。 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總體上還是比較好的,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我市各職業院校與聯想集團、浪潮集團、重汽集團、青島海爾、海信等市內外上百家企業開展聯合辦學,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訂單培養”以及“現代學徒制”等形式,由學校“單方育人”轉變為“校企雙方共同育人”,企業參與教育教學過程,提供實習實訓條件和就業安置。這些做法使得學校與企業等用人單位之間建立起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可擇優推薦到合作企業順利實現就業。 這要視情況而定。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包括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五年制高等師范教育前三年的學生)所有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生免除學費。經政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批準、符合國家標準的民辦中等職業學校,其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符合免學費政策條件的在校學生,按照濟南市同類型同專業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標準免除學費;經批準的學費標準高于公辦學校的部分允許向學生收取。同時,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享受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年2000元的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比例按不低于在校學生的10%確定)。通俗地說,就是“你學技能,政府掏錢”。 2020年全市職業院校(含萊蕪地區,不含技工學校)計劃招生31598人(其中三年制中專16473人,3+2貫通培養8735人,3+4貫通培養290人,五年一貫制高職6100人),比2019年增加1758人(2019年招生計劃為29840人)。技工學校2019年招生23000人,2020年招生計劃24000人。職業院校具體招生院校、招生專業及招生人數等詳細情況請參閱學校發布的招生簡章,或《濟南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填報志愿指導手冊》(市招考院網站http://www.jnzk.net/同時登載)。 思想品德評定合格,身體健康。報考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五年制高等師范教育的考生須是濟南市應屆初中畢業生且初中學業考試成績達到相應要求。報考中等職業教育的考生須是應、往屆初中畢業生及同等學力的社會青年(退役士兵,下同);往屆初中畢業生及同等學力的社會青年可到中等職業學校注冊入學;報考高中后中專班的考生須持有普通高中畢業證書或結業證書。 參加今年初三學考的初中畢業生根據濟南市初中學業考試成績,可于8月份填報志愿(共三次機會),依據考生成績和錄取規則統一平臺錄。煌鶎贸、高中畢業生及同等學力的社會青年實行“免試錄取”的招生錄取辦法;濟南特殊教育中心等部分學校采取學校自主招生的錄取辦法(詳情請參閱各學校發布的招生簡章)。 考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3+4”高等師范教育、“3+4高等職業教育”、五年制高等師范教育、初中后學前教育專業招生實行單獨劃線,在普通高中錄取前提前錄取,有的學校有面試要求,具體面試辦法由招生學校提前向社會公布。 考生志愿的填報詳見“2020年濟南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填報志愿程序及要求”。考生需要特別注意:一是填報志愿方式采取網上填報。填報志愿依據錄取進程分為3個批次,三個批次均可報考職業學校;二是職業學校的招生不實行劃片,學生選擇學校和專業時,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等自身實際情況,在公布的職業院校中自主選擇填報一個學校志愿,不得兼報。提倡考生在志愿填報前到職業院校實地考察,了解情況后確定自己的報考志愿;三是有面試要求的學校(或專業),只有面試合格才能報考;四是考生要根據個人意愿在網上獨立填寫,一經本人確認提交,不得撤銷,但有2次修改機會。 錄取工作按志愿優先、成績優先的原則進行,按照計分科目總分(含特殊考生加分)從高到底排序,總分相同時按照語文、數學、外語、體育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檔。投檔比例為1:1。 每個批次錄取結束后,公布錄取結果,考生可登錄http://www.jnzk.net/查詢。 按成績錄取的考生憑錄取通知書、身份證、準考證到錄取學校報到;免試錄取的考生憑錄取通知書、身份證(或戶口本)和畢業證(或同等學力證明材料)到錄取學校報到。 考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能按時報到的新生,應向招生學校提出書面申請,經同意后方可延期報到。對未經招生學校同意逾期不報到的考生,視為自行放棄入學資格。 職業學校的招生由市教育局牽頭組織實施。未經批準備案的學校或專業不得擅自招生。嚴格實行統一錄取和按志愿錄取。嚴格執行招生廣告管理的有關規定。各職業學校通過各種媒體、各種形式發布的招生廣告,要按照有關程序先報市教育局審核同意后方可發布。嚴禁任何單位或個人以不正當手段搶挖生源;嚴禁任何單位私自下發入學通知書或接收已被其他中等職業學校錄取的學生;嚴禁中職學校招收初中在籍學生;嚴禁中職學校委托任何個人或中介機構組織參與招生;嚴禁中職學校以任何形式實行有償招生;嚴禁中職學校與非學歷教育機構聯合或合作舉辦學歷教育班;嚴禁中職學校采取虛報、謊報等違法手段,套取國家資助中職學生專項資金。完善違規違紀舉報和申訴受理機制,對招生中的違規違紀行為,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36號有關規定嚴肅查處。 招生期間市教育局設立咨詢監督電話。電話號碼:0531-66608045(職業與高等教育處)、0531-86111580(市教育招生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