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印度對華的軍事力量,多數國人非常樂觀。國內的一些知名網絡軍事評論家也提供了大量的事實作為佐證,但是我們要認識四個基本事實:
1. 印軍對高原地區作戰已經有所準備,甚至在加速備戰,其之前暴露的一些武器弱點有些已經得到改善,我們不要輕敵。要理解“驕兵必敗”的道理。
2. 印軍掌握隨時挑起戰爭的主動權,而且印度政府在嚴重的社會危機(如疫情等)及強烈的民族沙文主義作用下,再加上其他西方國家及俄羅斯的背后支持,極可能對中國先發制人。
3. 印度舉國堅信中國“侵占”了印度的領土,這是不可能通過所謂“一線部隊脫離接觸”而解決的。這種暫時的“和平”實際是個緩兵之計。這個問題印度遲早想解決,而印度多年來認為解決的唯一途徑就是戰爭,也拒絕了任何合理的折衷及土地置換提議。
4. 中國對印戰爭將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印度自恃擁有美俄法英等各國高科技裝備,新的中印邊境之戰也將是中國在現代國際戰爭史上揚名立萬的機會。并順勢打滅印度在經濟上趕超中國的勢頭,建立中國在亞歐大陸地緣政治的領導地位。
印軍的戰爭準備
下面談談印度近日的軍事演習及戰爭準備。印度防長辛格近日突訪前線列城的Stakna地區,并在那里舉行了針對中國的軍事演習。那里距中國實際控制線(LAC) 約80公里,如下圖中”倒水滴標志”所指之處,中國實際控制線的部分地段用紅線標識。
印度防長辛格在那里還發表了鼓動人心的宣誓,即所謂“印度不會要別人的一寸土地,但也絕不會容許別人侵占自己的一寸領土”。
在這次軍事演習中,印度首先由俄制米-17直升機向作戰地區投放空降兵特種兵,該士兵配備了芬蘭制造的薩科(Sako)TRG42狙擊步槍,該槍適合遠距離射擊。 空降兵們還頭戴美制的Exfil空降兵專用頭盔。空降兵還裝備了俄制PIKA輕型機槍,可對我方進行連續射擊。
空降前,印方已由所謂的偵查兵分隊
(pathfinder)潛入我方地區引導空降特種兵在指定位置著陸。此時,印軍的美制 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已進入作戰區域壓制我方坦克和武裝車輛。
同時,印軍的俄版BMP-2步兵戰車高速趕來參戰。據印度媒體報道,印軍已于2020年6月初緊急訂購156輛改進型 BMP-2/2K步兵戰車(ICV)。該車將由在印度中部梅達克的兵工廠生產,其改進型采用285馬力發動機并減少了車身重量,目的是提高其戰場機動性及速度,設計時速可達每小時65公里。而且該車為兩棲戰車,其水中航行速度為每小時7公里,顯然,印軍是針對阿克賽欽地區與我控制線交界處有湖區的地貌。
隨后,其俄制T-72/T-90主站坦克進入作戰區域,既可發射炮彈也可發射導彈。
此外,印度在空軍方面也在積極備戰和采購軍機。
中國如何應對印軍隨時可能的侵略
首先,中國絕不能天真地認為“實際控制線(LAC)” 就是“邊界”。在印度的地圖里,阿克賽欽地區是被畫在印度的領土中。他們從上到下、從小到大就沒承認這個“實際控制線(LAC)”。他們輸掉1962年的中印戰爭后,雖然不敢隨意越過“實控線”,但卻無理要求中國不得在阿克賽欽有任何實質建設。這次的中印沖突,印方的說法就是中國在“實控線”中方一側搭了帳篷。
第二,印方握有挑釁和偷襲我方的主動權。印度軍方現在公開宣稱,其武力不僅僅是防衛,還能收復領土。結合印方現在大量采購針對性很強的武器,我們要充分認識這種風險,并積極制定多層級防御及反擊體系。并且要認真考慮當地的不同季節氣候因素對雙方的利弊。此外,還要對東、中、西段三處邊境爭議地區統籌安排,一旦印軍挑釁,不排除其會在若干爭議地區同時發難,我們也要制定相應的防御及反擊措施。
第三,中國應該在全國徹底清查印度在華的人數、活動類型,與中方的科技及經貿合作內容,并對此進行分級管理。限制對印度的技術與工程輸出,限制參與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限制對印度招收理工科留學生。并制定各種潛在的反制及制裁預案,一旦印度妄動,就可實施制裁。
從地緣政治看,雖然中美競爭是中國的主要矛盾,我們也不主動挑釁印度并盡量降低邊境沖突的風險,但也絕對不要盲目輕敵,尤其是印度是那種經常會不按正常邏輯思維出牌,并時常自我膨脹的國家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