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提出,養生應當順應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季,不僅花草樹木,人的身體同樣要由冬天的“冬藏”轉變為春天的“復蘇”。季節轉變,對起居飲食也要有所調節,才能順利地完成這個時期的過渡。根據春季特點,將春天第一菜、春天第一果、春天第一粥、春天第一湯等吃全了,春三月能過得更滋潤。
第一菜 韭菜
中醫講究春夏補陽,而四季常青的韭菜又叫“起陽草”,以春天吃為最好。韭菜性溫,能補腎補陽,被稱為“春天第一菜”。韭菜和雞蛋搭配更是春季首屈一指的選擇,營養和口味均能互補。
第一果 草莓

味道酸酸甜甜、香味沁人心脾的草莓,特別適宜春天養生食用,被營養學家譽為“春天第一果”。《本草綱目》中記載草莓可以潤肺、健脾、補血、益氣,對老人、孩子和體虛者而言,是滋補的佳品。
草莓的營養配比很合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約是等量的西瓜、葡萄或蘋果的10倍。維生素C除了可以預防壞血病外,對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溢血、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都有積極的預防作用。
此外,草莓中的胡蘿卜素是合成維生素A的重要物質,具有明目、養肝的作用。草莓中富含鐵、果糖、葡萄糖、檸檬酸、蘋果酸等,對于春季容易出現的肺熱咳嗽、嗓子疼、長火癤子疾病,都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第一飲 枸杞菊花茶
老年人在春天肝陽旺盛,容易導致腎陰虧虛,從而容易出現腰膝酸軟、手足心熱、失眠、盜汗等癥狀。
枸杞養肝、滋腎、潤肺、補虛勞、強筋骨,是滋補性強壯藥,菊花清心明目、生津潤喉,現將兩者合二為一成茶飲,能夠起到益肝腎明目、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第一羹 姜汁蛋
春天乍暖還寒,尤其是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建議多吃些溫補陽氣、驅寒的食物。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營養科主任王宜特別推薦一道適合早春養生的菜——“姜汁蛋”。
制作姜汁蛋,先將生姜切碎后擠出姜汁,然后和雞蛋一起蒸成雞蛋羹,這道菜有很好的暖胃作用,可以幫身體趕走寒氣。
第一粥 青菜粥
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食用有著旺盛生發力的綠色蔬菜,順應天時最養人。“用菠菜(養生通便)、韭菜(補腎健胃)、芥菜(補鈣健脾)、芹菜(降壓下火)、生菜等幾種蔬菜做成的青菜粥,特別適合春季食用。”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體檢中心主任韋芳寧特別推薦了青菜粥。
第一湯 雞湯
中醫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說法,人體的調養也應與此相符。春季是生發之季,也是五臟中肝氣生發的時節,因此吃穿住行都要順應天地萬物的欣欣向榮之勢,以滋肝養肝為主。養肝的湯品中以雞湯為最佳,可稱為“春天第一湯”。
第一補 曬春陽
俗話說,春天“百草回芽,百病復發”,想要養陽去百毒,就得適當曬春陽。那么,春陽該怎么曬?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提醒兩個要點,第一個是曬背,第二個是曬頭頂。
人的背部皮下蘊藏著大量的免疫細胞,通過曬太陽可以激活這些免疫細胞,達到疏通經絡、流暢氣血、調和臟腑、祛寒止痛的目的。人的頭頂有百會穴,曬春陽時摘下帽子,讓陽光從頭頂的百會穴進入人體,有助通暢百脈、調補陽氣。曬背和曬百會結合起來效果最好,能去百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