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的血管疾病,心臟的冠狀動脈發生硬化、狹窄會導致冠心病,供應其他器官的血管發生狹窄、閉塞會導致腦梗、腎缺血、腸缺血、下肢缺血等。這些疾病都可以通過放支架來緩解。
撐開動脈防腦梗
心臟作為全身血液循環的“泵”,與其連接的是一條供血的“高速公路”——主動脈。向頭頸部、上肢供血的血管發自主動脈的弓部,包括頸動脈、椎動脈、鎖骨下動脈等。
頸動脈狹窄時,大腦組織缺血,頸動脈狹窄處斑塊如脫落,順血流堵塞腦血管,就會引起腦梗塞,即中風。在狹窄處植入支架,可開通堵塞的血管,覆蓋斑塊,防止其脫落引發腦梗塞,改善大腦的血液供應。
鎖骨下動脈和椎動脈則主要負責小腦的血供,它們若狹窄會導致小腦缺血,出現頭暈、走路不穩等癥狀,嚴重時也會引起腦梗。鎖骨下動脈狹窄還會導致病變側上肢脈搏減弱和缺血。在病變部位植入支架,可恢復小腦的正常血液供應。
蓋住破裂的主動脈
主動脈夾層就是一類很兇險的疾病,發病時,主動脈內膜突然被撕開一個口子,血液進入主動脈壁內,撕裂部位的主動脈十分薄弱,若發生破裂會危及生命。解決辦法就是在出現破口的地方植入一枚特殊的“覆膜支架”,不讓血液漏出,恢復正常血流,降低主動脈破裂風險,挽救生命。
主動脈瘤是人體的主動脈由于某些原因擴張、膨脹而引起的一種疾病。主動脈瘤一旦破裂,會引起致命的大出血。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就是把覆膜支架放在主動脈里邊,使血液通過支架內流動,不對動脈瘤壁產生壓力,避免動脈瘤破裂的危險。
打通閉塞的下肢動脈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指腹主動脈、髂動脈、下肢動脈硬化狹窄或閉塞導致下肢缺血癥狀,如下肢間歇性跛行、疼痛、發涼、麻木等癥狀,嚴重時導致下肢缺血壞死甚至截肢的一類疾病。
腹主動脈和髂動脈的狹窄、閉塞,主要通過支架治療來解決,腹股溝以下的下肢動脈,比如股淺動脈、膝以下動脈狹窄、閉塞,動脈直徑較細,如果有狹窄、閉塞,提倡采取非支架的“藥物涂層球囊”來擴張狹窄或閉塞的血管。
內臟動脈疾病主要指給腹部臟器供血的血管出現問題導致的疾病。腎動脈如果出現狹窄,可引起病變側腎臟缺血和難治性高血壓,腎功能也會逐漸受損。可采用腎動脈支架治療。
腸系膜動脈是給腸道供血的主要血管,它的狹窄甚至閉塞會導致腸道的血液供應,出現進食后腹脹、腹痛的癥狀,長期發展下去會導致消化吸收不良、消瘦。一旦出現急性血栓,導致血管完全閉塞,還有可能出現腸道壞死,死亡率極高。可采用腸系膜動脈支架治療。
支架植入雖然能修復血管、改善器官功能、延長壽命,但絕非一勞永逸的治療手段,動脈硬化仍然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進展,無論支架部位還是其它部位的血管都會再次出現硬化狹窄的可能。因此,后續治療也十分關健。此外,患者需要改變不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鍛煉身體,尊醫囑規律復查,并按醫囑進行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