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后發現懷孕,興奮之余,難免又讓人擔憂: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婦科和秀魁主任醫師表示,吃藥后發現懷孕,此時應趕緊到醫院向專科醫生咨詢,醫生會根據服用的藥物及服藥時間等因素綜合考慮。
和秀魁表示,由于孕期使用的藥物能夠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一些甚至還會引起胎兒畸形等,因此,孕期用藥需要非常慎重。但這并不意味著吃過藥之后所有的孩子都不能要了。
“藥物的種類很多,并不是每一種藥物都會對胎兒的發育造成致畸等嚴重的影響。”和秀魁介紹,目前,根據藥物對胎兒的危險性來劃分,一般可以將藥物分為A、B、C、D、X五個級別:
A級的藥物是已證實對胎兒無傷害的;
B級的藥物是在動物實驗中已證實無害,但尚缺乏在人類中的研究;
C級的藥物尚無很好的動物實驗及人類研究,或已發現對動物有不利影響,但尚無人類相關研究;
D級的藥物是已有研究對胎兒有危險,但在權衡治療使用的利弊時,有時也會考慮用藥;
X級是已證實對胎兒的危險是弊大于利,可有致畸或其他嚴重不良影響的一類藥物。
除了不同級別的藥物會對胎兒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外,吃藥的時間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因素。
一般來說,受精卵發育成胚胎和胎兒的過程中,對外界影響的敏感性可以分為不敏感期、敏感期和低敏感期這三個階段。
不敏感期:
指的是在妊娠兩周內,藥物對胚胎的影響是“全”或“無”,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如果不小心吃了藥,那么藥物對胚胎造成的影響有兩種,要么就是“全”,即藥物對胚胎造成了影響,這種情況下的結局是胚胎在孕早期的時候會保不住而自己流掉,另一種結局是藥物對胚胎并未造成影響,胚胎可以繼續無異常地發育下去。
敏感期:
即妊娠2~12周,這個階段是胚胎細胞的分裂和增殖期,對外界的影響極為敏感,如果在這個階段不慎服藥了,藥物很可能會通過胎盤屏障到達胎兒體內,干擾胚胎組織、細胞的正常分化,從而導致畸形的發生。
低敏感期:
即妊娠12周之后。這個階段胎寶寶由細胞的分裂增殖過渡到依靠細胞的增生過程中,從這個階段開始,寶寶已經度過了發育中最危險的時期,吃藥后出現致畸的幾率大大降低。“但也不是說這個階段就可以隨意吃藥,畢竟在這個階段里,胎兒的各項功能尚未發育成熟,不慎用藥時仍有可能會影響到胎兒某些器官的生長和功能,如影響胎兒的肝腎功能、生殖功能或神經發育等。”和秀魁強調,這個階段因治療需要確實要吃藥時,也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并在用藥期間做好監測。
和秀魁提醒,孕媽媽要放寬心,不要一直處于憂慮當中,否則,這種不良的情緒也會影響寶寶健康成長。
當然,除了藥物影響,還有很多因素甚至是不明因素會影響胎兒發育,孕媽媽在孕期中一定要規律做好產檢,一旦發現異常,應聽從專科醫生的建議,以保證優生優育。